林满就在外头等着消息呢,见林如海出来不免也要问,“老爷怎么出来了?”
林如海咳了一声,“都商量好的事情,他们说他们的。我问你,嫁妆都运来了?”
“先运了大件来的,大件准备不易,万一有磕碰还得补一补,明年开春再去运小件。”
林如海刚嗯了一声,就见里头端茶递水的小厮跑了出来,“老爷,不好了!忠顺王跟李太傅吵起来了!”
林如海一脑门子的问号,快步跟着小厮回去。“这有什么可吵的?我都同意了,纳彩就是问问男方情况,庆之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不是。”小厮无奈又虚弱的声音响起,“李太傅说忠顺王不该把戏子给了北静王,又隔三差五的去瞧。忠顺王说李太傅偏心眼,北静王能勾搭他府上戏子,他怎么就不能勾搭北静王府上戏子了?”
林如海回去大厅,好在李太傅年纪大了,忠顺王又是给顾庆之操办婚事,两人说了两句就停了下来。
看见林如海进来,李太傅立即就道:“这婚事不错,男方也很好,家室好也知道上进,德才兼备,可以送纳彩礼了!”
忠顺王也跟着点头,“不错,三日后送礼。”
大厅里唯一一个五品的官张监正也跟着点了点头,挺直腰板给自己带来点勇气,“不负国师重托!”
不管怎么说,第一步的第一小步完成了。
不过等顾庆之过来吃饭的时候,林如海没忍住道:“我还是头一次听说媒人先吵起来的。”
“谁不是呢……”顾庆之叹息道,不过很快他就又有了精神,“问题不大,送纳彩礼的时候,我肯定是要上门的,要让女方看看男方的样貌嘛。”
林如海道:“原先治《礼记》倒是没觉得这样不合实际,成亲肯定是要实现商量好的,怎么能到纳彩才看男方样貌呢?真要长得磕碜,都到纳彩这一步,这不耽误事儿吗?”
顾庆之还要安慰他,“哪怕到了合八字那一步,也能反悔。不过我倒是觉得,《礼记》讲的是周礼,是士大夫的礼节,也是王侯成亲的规矩。都是诸侯国了,谁管孩子愿不愿意,家长愿意就成。师尊不是也提过,君权父权是治国之本。”
“你看明白这一点,倒是比许多治《礼记》的学子强上许多。”
从林家出来,顾庆之又去了趟忠顺王府。
王妃出来见的他,还笑道:“王爷说没办好这差事,没脸见你了。”
顾庆之也觉得好笑,一路摸到了忠顺王的外书房。
忠顺王有点不敢看人。
但是这事儿实际上也不能怪忠顺王。
早先把蒋玉菡送过去,也是顾庆之出的主意,至于后来忠顺王隔三差五去北静王府听戏,其实就是打着把北静王拉倒跟自己一个水平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