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放着刚拿进来的糕点,小巧玲珑的糕点摆放成梅花形状,赵徽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香味……实在是太像了!当年他二次娶妻,生了一场大病,葭雪在府里照顾了他一段时间,他每天都吃她做的菜肴糕点,相似的气味触动了久远的回忆,他疾步上前,拈起一块放进嘴里。
然而,同一种材质的糕点,闻起来几乎是一样的气味,口感却相差甚远,完全不是他熟悉的味道,赵徽大失所望,放下了手里吃了一半的绿豆糕。
一众大臣都知道皇长孙颇得皇帝欢心,诗词歌赋都有涉猎,为了讨皇帝欢心,有诗才者有意藏拙,为的就是突出赵弘之才学。赵徽心下明了,看过张张诗稿,多数平平无奇,赵弘的七律诗倒有些意思,颔联和颈联四句遣词造句都属上乘,昭华帝一见果然欢喜,当场封赵弘为义忠郡王。
赵弘惊喜交加,连忙叩头谢恩。
赵徽暗自一惊,面上却含了微笑道:“恭喜侄儿。”
随行的大臣喜者有之惊者有之,赵弘之父赵徵尚被圈禁,他竟越过父亲被封了郡王,可见皇帝对这个长孙十分看重,然而这封号却又耐人寻味,义忠郡王,仁义忠孝,皇上到底是有意隔代传位还是用这个封号来敲打赵弘,让他守义尽忠呢。
皇太子赵徵被废圈禁,六王赵彻获罪贬为庶人,如今在朝堂上最得皇帝心意者非赵德莫属,此番昭华帝南巡,留赵德在京城监国,代为处理朝政,似有传位之意,但此次册封赵弘,却又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诗会之后,龙舟行至孤山,昭华帝弃舟登岸,上了白堤,过西泠桥,经苏小小墓,来到了苏堤。昭华帝年事已高,上了苏堤便觉得有些困乏,便乘龙辇回行宫休息,随者子孙大臣们可不必跟来伺候,自去游玩即可。
赵弘一心做个孝顺孙子的模样,跟着龙辇一起回了行宫,赵徽意兴阑珊,独自去曲院风荷静一静心。
赵徽拿出了贴身珍藏的荷包,已经显出了旧色,芙蓉鸿雁的绣痕依旧栩栩如生,两面绣着蝇头小楷,正是元好问的《雁丘词》,还有家中那幅《秋浦蓉宾图》的刺绣,她给他留下的,就只有这两样东西了。
一别至今,只有去年秦河在金陵发现过一次她的踪迹,此后就再也找不到她的下落,赵弘已经知道葭雪还活着,曾以她朋友的性命逼迫她行刺皇帝,行刺是假,铲除他和赵德才是真正的目的。不能让赵弘找到她,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只要赵德能继承大统,赵弘一败涂地,她就不用再东躲西藏了。
可到了那个时候,她还是会把自己隐藏起来,她甚至连再见也没跟他说过。
若有重逢之时,又能如何呢?连嫁他为妾都只是一场做给别人看的戏,他抛妻随她远走江湖,她更加不可能同意。
“你到底在哪里……”手心里紧紧地攥着荷包,赵徽低声自语,曲院风荷绿叶碧波,如诗如画,映在眼里却是满目的荒凉。
昭华帝在杭州留了将近一个月,葭雪小心翼翼,除了厨房和卧室哪也不去,天天盼着皇帝赶紧回京,行宫人多眼杂,万一一个不慎被人发现这老太太不是个真老太太就完蛋了。
五月二十七那天,一个差役跑来厨房传话,让厨子准备酒席,说今天京城里来信了,明睿郡王喜得麟儿,皇上要开家宴庆贺一番。
正在烧火的葭雪闻言不禁一抖,莫名的酸楚抑制不住地涌上心头,灶膛里的火烧得正旺,炎热的气流熏得眼睛流下了几滴眼泪,她飞快地擦干眼睛,继续往灶膛里添加木柴。
“林大娘,火太大了!”灶台旁边的刘厨子冲葭雪叫了一声,见她没有反应,还一个劲地添柴,急得赶紧蹲下来用铁钳夹了几块柴出来,抱怨道:“林大娘,你老糊涂了吧,火烧得这么旺,汤都要熬干了!”
葭雪这才回过神来,木木地道:“不好意思,是我老糊涂了。”
刘厨子本来有点生气,看到葭雪脸色不好,关心地道:“脸色怎么这么难看,林大娘,你身子不舒服就去歇着吧。”
葭雪回到房间反锁好门窗,极力忍住不让眼眶里的水珠落下,她反复告诉自己,她没有立场没有资格为了这件事哭,他有妻子,他们生孩子这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他的儿子就是她的侄儿,将来是要叫她姑姑的,他们一家会幸福美满,她也会完成自己的目标,回到她要回去的地方。
相见不晚,而当她明白过来自己的真心时,却已经太迟太迟了。
一封家书从京城送到杭州赵徽的手上,带来了王妃平安诞下麟儿的好消息,赵徽终于有了嫡长子,后继有人,昭华帝龙颜大悦,亲自给这个还没见到的孙儿起名赵弡(j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