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母亲,我明白了。”婆媳二人商议完毕之后,王夫人行了一礼便离开了贾老太太卧房之中。
冠军侯府书房内,贾珏极目远眺,看向皇宫方向。
明日必然会有一番波澜了,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与此同时,乾清宫里,永平帝仿佛与贾珏心有灵犀一般,也是站在宫门前看着远方。
不久之后,六宫都太监夏守忠来到殿门前恭敬说道。
“陛下,夜深了,风大,陛下要保重龙体,早些歇息吧。”
永平帝淡然一笑说道。
“天象之风,与朝局之风,真不知孰弱孰强啊。”
“明天的朝会,肯定会很热闹了。”
夏守忠听后笑着说道。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任凭朝局之风波如何,有陛下君临天下,自然海晏河清,风平浪静。”
永平帝轻笑一声说道。
“你这老家伙,倒真是越来越会拍马屁了。”
“好了,是该安寝了,明天还有戏看呢。”
一夜无书,转过天来,鸡鸣五更,朝臣们已经在太和殿内列队等候。
伴随着宫中宫廷乐队奏乐,文武百官依次来到了太和殿中。
不久之后,永平帝身着天子冕服不疾不徐来到了殿中,文武百官随即齐齐参拜,三呼万岁。
永平帝转屏风入座后,端坐龙椅之上,帝王威仪尽显。
他微微抬手后淡然说道。
“众卿平身吧。”
“谢陛下。”
伴随着文武百官起身,而后各番邦使节开始一一朝拜永平帝,彰显大周天朝上国气度。
在繁琐的礼仪之后,夏守忠朗声说道。
“朝拜礼毕,诸位大臣,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殿中,楼太傅、国舅沈从兴以及车骑将军王淳对视了一眼,静静等候着好戏开场。
很快,一名御史便走到殿中行了一礼后说道。
“陛下,臣御史台监察御史孙有道,具本弹劾左丞相柯政。”
监察御史孙有道这番话,很快便引起了轩然大波。
朝臣们顿时议论纷纷,反倒是被弹劾的主角柯政,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
御座之上,永平帝气定神闲说道。
“孙有道,但不知你弹劾柯相所为何事啊?”
孙有道随即说道。
“启奏陛下,臣收到消息,本次科举,在开考之前,便有民间儒生张恒兜售科考策论题目,其兜售五道策论,居然与科举出题丝毫不差。”
“柯相乃是本次科举主考官,考题也是柯相所出。”
“就算考题不是柯相泄露,身为主考官,柯相也是难逃失察之责。”
“此案详情,臣已经在奏折中详细描写,请陛下御览。”
一听孙有道弹劾的居然是科举舞弊,柯政本人瞬间可就不淡定了。
要知道,大周的御史可是不许风闻奏事的。
所为风闻奏事,就是谏官可以根据道听途说来参奏大臣,而无需提供确凿证据或署名。
即便是事后查明此事完全是子虚乌有,弹劾之人也是没有任何责任。
大周御史弹劾必须是掌握真凭实据的,若是敢风闻奏事,轻则考核下等,重则要以诬陷罪问罪。
孙有道敢在大朝会上具本弹劾,不用说,那绝对是有真凭实据的,否则他这个行为,就等于是自绝于朝廷。
当然了,柯政本人是问心无愧的,他并没有做泄露考题的事情。
尽管如此,柯政还是急忙来到殿中表态说道。
“陛下,既然御史台具本弹劾,那臣愿意暂停职务,配合三法司即刻调查此案。”
“请陛下准允。”
御座之上,永平帝在翻看了奏折之后,面色凝重了一分。
“科举者,国家命脉也。”
“前朝九平中正制,以举孝廉选官,寒门士子,终其一生难有出头之日。”
“自我大周一统天下后,太祖皇帝建立科举制度。”
“使得我朝名臣辈出,国无遗才。”
“如有人胆敢以科举舞弊,结党营私,朕绝不饶恕。”
“柯相乃两朝老臣,德高望重,朕相信你不会行科举舞弊之事。”
“不过为了避免浮言,即日起,内阁暂由右相萧钦言执掌,柯相回府清养。”
“刑部、大理寺会同御史台,即刻审理科场舞弊案,限期七日之内,务必查个水落石出。”
“凡有玩忽懈怠者,一律严惩不贷,退朝吧。”
“臣等遵旨,恭迎陛下。”
在永平帝离开后,朝会也是到此为止。
朝会刚结束,盛弘就有些六神无主找到了贾珏。
“贤婿,这,这可怎么得了啊,看样子他们是打算要跟咱们鱼死网破了啊。”
“三法司介入,长枫的事情肯定是瞒不过去的,到时候只怕长柏都会受到影响啊。”
贾珏也是故意佯装苦恼说道。
“岳父,这次事情不好办了,我原本以为他们不敢走这一步,现在看来,他们主动引爆科举案,肯定是已经找好替死鬼了。”
“不过岳父放心,豁出去这个冠军侯不做,我也绝不会让长柏出事的。”
盛弘感动的看向贾珏说道。
“贤婿言重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长柏能保住最好,若是实在保不住,贤婿当以自身为重。”
“只要你还在这个位子上,早晚长柏都能再度出头的。”
贾珏微微点头后说道。
“岳父放心就是,我一定会竭尽全力的。”
在和盛弘各自分开之后,贾珏的脸色随即恢复了平静。
上午,荣国府的马车缓缓从荣国府出来,沿着朱雀大街往东去了。
马车里,林黛玉看着一个个全神贯注的随从,心里也是有些忐忑。
怎么回事儿,难道自己露馅了,不应该啊,要是露馅了,那她们不可能让自己出来啊。
可要是没露馅,这群随从干嘛这么一副严阵以待的样子,好像生怕自己有什么动作一般。
眼看着已经距离目的地越来越近了,林黛玉思考了一番,和身边的小丫鬟耳语了几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