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这首歌,也必须火!
……
《探窗》这首歌,其实不难唱。
李小沁和温佳慧一起唱,绝对会比另外一个时空【上戏416女团】,更加的出圈。
不过,两个女声当中,混入了路风这么一个男声,有点怪怪的。
路风思考片刻,决定自己不唱了,不做画蛇添足之举。
用《探窗》这一首歌,直接让李小沁捆绑温佳慧,打出【昆曲双璧】的名号,才是路风想要的结果。
“温师姐,小沁,简谱我已经写好了,感觉差不多。要不,你们来试一试这首歌?”
今天是周六,魔都昆剧团作为事业单位,当然是放假的,因为李小沁和温佳慧,要商量公演的事情,才约在这里。
平时的时候,温佳慧全国各地到处演出,是一个非常忙的人。
难得碰到,路风当然要把事情给全部搞定。
“好,那我们试试。”
路风当着她的面创作了一首国风歌曲,还要送给她和李小沁一起唱,温佳慧当然也很感兴趣。
这会儿,她便拉着李小沁,你一句我一句,将《探窗》这首歌,完整的唱了一遍。
“不错,比我想象的要好听多了。”
不愧是专业的昆曲强者,温佳慧和李小沁唱戏腔的时候,简直让路风头皮发麻。
“温师姐,要不,你跟我们公司签个歌手合同吧,我感觉你肯定能火。”
路风适当的拍了几句温佳慧的马屁。
让对方开心无比。
“当歌手就算了,我还是喜欢唱昆曲。”
偶尔唱一首歌,那可以说是调剂生活,不过跑去当专业歌手,那就有些不务正业了。
温佳慧是一个清醒的人。
不过,有了这么一段小插曲,倒是让温佳慧对路风的态度,变得十分亲热。
两人闲聊了一会儿,温佳慧小声的问了一句:“路风,你听说过张静闲老师吗?”
要的就是这个!
温师姐真上道!
路风内心激动,但表面上,装作淡定的点了点头:“当然知道。第七届梅奖得主,闺门旦的传奇人物!”
这位张静闲老师,就是路风,想通过温佳慧,认识的大佬!
戏曲学校这边,昆曲闺门旦,6年才招一次人。
这位张静闲老师,也是毕业于戏曲学校,是第二代闺门旦传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李小沁的师祖级别的人物。
昆曲这个行当,有几名泰山北斗级别的强者,而这位张静闲老师,便是其中之一。
她还是魔都昆剧团的镇山之宝之一。
更巧的是,这位张静闲老师与温佳慧的老师,第四届梅奖得主岳美提老师,乃是多年的好朋友。
路风就是想通过温佳慧的关系,将李小沁塞到这位张静闲老师门下!
这位张静闲老师,不但是第七届梅奖得主,世界闻名的昆剧表演艺术家,而且,还是魔都政协委员!
江湖地位有几十层楼那么高!
只要,李小沁可以顺利拜入这位张静闲老师的门下,以后的人生,将是一帆风顺。
戏曲是冷门行业。
但是,在江浙沪这一带,影响力却非常巨大。
“我和小沁元旦公演的时候,张静闲老师会过来观看……到时候,我让老师帮忙说几句好话,说不定,张静闲老师会心动,收小沁当入门弟子。”
路风要的就是这个。
温师姐简直有一颗七窍玲珑心。
“温师姐,大恩不言谢。回头,我再写几首国风歌曲,你跟小沁一起唱。要不,干脆出一张专辑?”
这个年代,国风歌曲还不算太多。
但是,路风是从未来穿越过来的,他的曲库里面,起码有几百首国风歌曲。
凑一张专辑,毫无压力。
而且,他甚至不用自己唱……就能靠歌曲版权费,赚到源源不断的零钱!
颇有一种,资本家压榨廉价劳动力的成就感。
“哈哈,出专辑就不必了。以后,等你变成大明星之后,记得多来看我们的演出,帮我们宣传一下昆曲就好。”
“那必须的!我从小跟着我外婆,看昆曲长大的,我最喜欢看《桃扇》了!”
年轻人普遍不爱看戏曲,觉得这是老古董玩意儿。
尤其是昆曲在戏曲当中,还是个小众类目。
眼看着昆曲一天天式微,作为从业者,温佳慧也很着急。
她估计,全国看过昆曲的人,全部加起来,还不如听过路风那一首《嘉宾》的人多。
她看好路风将来变成一个大明星。
如果,路风时不时跑来看昆曲,表现出热爱的样子……他的那些小粉丝,哪怕为了跟偶像有共同话题,估计也能带动不少人,了解一下昆曲,从而爱上昆曲。
不过,听到路风说喜欢《桃扇》,这会儿,温佳慧的眼神有些奇怪,忍不住打趣了一句:“路风,你最喜欢的是《桃扇》,不是《牡丹亭》,小沁知道这件事吗?”
李小沁是第5代杜丽娘,专攻《牡丹亭》。
而《桃扇》这个曲目,自然有李香君传人。
据温佳慧了解,在年轻一代当中,《桃扇》唱的最好的,似乎是单文!
2005年,16岁的单文,出演田导的《1699桃扇》,演绎16岁李香君,一戏成名!
考虑到,单文与路风年纪一样大。
温佳慧不得不多想了一点。“路风,我需要一个解释。”
李小沁在旁边,故意装作一脸吃醋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