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说谎》,空降mtv排行榜第一!
……
参加完《东方风云榜》颁奖典礼之后,路风马不停蹄,直接进组了《夜·店》。
开机之前,杨大庆导演这边,很郑重的搞了一个剧本围读会。
几个主要角色都来了。
尤其是贾冰老师,本来在曲艺界混的好好的,受到特别邀请,来演了这部电影的一个灵魂人物。
他拿到剧本之后就觉得,这个角色,不就是为他量身定造的吗?
——可惜这是你和他的婚礼,而我只是贾冰。
看到这句歌词的时候,贾冰感觉,自己的dna都动了一下,忍不住想当场哼出来。
“导演,开始之前,我有个小小的建议。”
“路风,你说。”
徐争作为监制,男主角,都没有开口,路风这个男2号,资源咖,居然敢开口提建议?
导演杨大庆,心里顿时有些无语。
但碍于这个项目,是上影集团的王总大力投资的,而他很清楚,路风跟王总的关系。
只要路风不是跳起来打他的脸,其他小事情,他都可以忍一忍,算是给王总一个面子。
“导演,咱们电影的名字,能不能稍微换一下?换成《疯狂的超市》,或者《24小时便利店》,随便哪个都可以。”
“毕竟,这是一个喜剧,4月份开拍,顺利的话,赶得上国庆档,可以当做是一个合家欢项目。”
路风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明明适合一家人来看的喜剧,你搞了一个色色的标题,这不等于拒绝了大部分观众?
如果有人问你,国庆有什么电影比较好看?
你敢在大庭广众上,推荐《夜·店》?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看的是什么乱七八糟的电影呢。
宣传那边,也不好意思大张旗鼓的宣扬这个电影。
除此之外……
路风也得为自己考虑。
因为,他靠着《嘉宾》,还有给凌一尧写舔狗小说,凝聚了不少年轻女粉丝。
他的那些粉丝,原本都可以转化为票房的。
但是,你电影名字叫《夜·店》,人家女孩子面皮薄,说不定就不来电影院了,在家看盗版也一样。
就因为这个破名字,得劝退多少人?
“徐争师兄,你说呢?”
导演虽然是杨大庆,但这个剧组,话语权最大的人是徐争,因为徐争干的是制片人的工作。
投资全是他拉来的。
上影集团,一半看的是他的面子,另外一半看的是路风的面子。
杨大庆导演,一个新人导演,哪有什么面子?
所以,只要徐争站在路风这一边,那这个电影的破名字,改定了!
徐争有些尴尬。
但他心里想的,倒是跟路风差不多。
《夜·店》这个名字,乍一看,确实挺有噱头的,不用任何宣传,就能吸引一部分老色批进入电影院消费。
但这是因为,电影之前投资不够。
宣发就更不用说了。
一共200万,想要干点什么,也都是捉襟见肘。
可现在不一样了。
众所周知,路风背后有神秘人物撑腰。
昨天晚上,九雨天下的老板,标叔来了,请徐争还有路风以及刘师师,一起吃了顿饭。
席间谈起这个项目。
标叔的意思是,如果项目缺钱,让路风打个电话,500万以下,随时到账。
此话一出,让徐争激动的连干了三杯。
有钱就是大晒!
别说500万了,再搞个100万,用来宣传一下,他就心满意足了。
“改!”
没有任何犹豫,徐争也觉得,应该改个更光明正大的名字。
拍电影,是搞艺术啊。
怎么就不能光明正大呢?
取一个这么猥琐的名字,对得起自己的演技吗?
“那行,回头我们商量一下。”
男1号和男2号,要说改电影名字,杨大庆导演都懒得多看一眼。
但是,这是两个金主爸爸。
杨大庆导演还能怎么办?
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了。
反正就是个电影名字而已,不影响内容。
“至于其他的,我没意见了。”
“既然如此,那就开始今天的剧本围读会。”
……
剧本围读会,进行了一天。
其他人的演技和台词功底,来之前,杨大庆导演心中多少有数,就是担心路风这个,被投资方插进来的资源咖,会不会掉链子?
剧本围读会结束之后,杨大庆导演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他拉着徐争,去旁边聊了一会儿。
“没想到,路风的台词功底还不错,演技好坏虽然还看不出,但应该问题不大。”
“那当然,我们上戏出来的,还是有点东西的。”
知道路风要跟自己一起拍戏,徐争早就让人在学校里面,打听过路风的情况。
虽然在学校里面,路风的演技只能说中上,不算拔尖。
但,路风这家伙实在是能折腾。
刚入学没多久,一曲《嘉宾》,声名鹊起,在网上成了前男友代名词。
进了《射雕》剧组,电视剧还没拍完呢,写了一本小说,让凌一尧这个名字,火遍了全网,成了一个虚拟的屌丝女神。
回学校上了没几天课,跟女朋友去了一趟魔都昆剧团,听了一曲《玉簪记》,直接写了一首《探窗》,带着两个昆曲小演员,去了央视元宵晚会。
这简直是个福星啊。
更不用说,路风背后还有上影集团王总的支持,以及挥洒着钞票,抽着大雪茄的大老板,标叔。
就算路风演技差一点,徐争大不了手把手教路风怎么演。
现在,路风演技不错,那等同于,他出门随手买了一张刮刮乐,结果,刮出了1万块大奖。
完全是意外之喜。
……
4月1号,愚人节。
《夜·店》……
不,现在改名叫《疯狂的超市》了。
算是蹭了一下,前几年很火的,《疯狂的石头》的热度。
反正都是差不多的癫子风格。
说不定,观众在不清楚的情况下,还以为是宁浩拍的新片呢!
杨大庆导演虽然有些不甘心。
但他只是个新人导演。
新人最关键的是,向投资人证明自己的赚钱能力。只要这个项目成了,接下来的项目,自然会有人投资。
可要是第1个项目搞砸了,接下来就什么狗屁都不是了。
所以,蹭热度就蹭热度吧。
当初,他取名叫《夜·店》,不也是想走捷径?
“先不开机,大家今天先练习走位,熟悉一下台词。”
这个年代,用的还是胶片摄像机,而且,投资成本有限,为了将钱用在刀刃上,杨大庆导演要求所有演员,反复走位,直到确定不会出现ng,才会选择开拍。
路风演了大半年的话剧,对这种排练,已经习以为常。
反倒是刘师师这个老演员有些不适应。
好在,他们两人,并不是这部戏的关键,也不负责搞笑担当,戏份比较轻松。
只要拍摄的时候,不笑场就行。
可即使如此,来回反复走位,全神贯注的说台词表演,也是挺累人的。
“路风,你唱歌唱的这么好,刚拿了新人金奖,在歌坛前途大好,怎么这个时候跑来当演员?”
休息的时候,徐争随意拉着路风聊家常。
一般歌手转型当演员,基本都是在歌坛达到一定地位,或者混不下去了,另谋生路。
路风显然不属于这两种情况。
徐争感觉路风唱歌是玩票,唱完歌之后,基本当甩手掌柜,所有宣传活动都不参加,丢给公司来操作。
当演员才是认真的。
在片场一丝不苟的。
刚才,杨大庆导演在讲解的时候,他在旁边听的最仔细,还拿了个笔记本逐字记录,跟小学生一样。
这就让徐争完全想不通。
“徐争师兄,我想在有生之年,拍一部电影,让1亿人给我打出好评!”
1亿人的好评,可以抽一个s级宝箱!
路风真的想看一看,s级宝箱里面,究竟装着什么。
“宏伟的志向。”
徐争听了这话,不由对路风另眼相看。
1亿人的好评,这不得5亿人看过这部电影,如果换算成票房,差不多要200亿了吧?
徐争想象着,自己有生之年,拍的所有电影,如果票房能够累积到200亿,他完全可以说一句,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