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最后一个工人站起“答到”,陈露阳问道:
“今天项国武同志没来,有没有人知道他是什么情况?”车间里一片寂静。
谁都不吱声。
陈露阳和和气气的问了三遍之后,一个人忍不住回答:
“主任,项国武生病了。”
陈露阳反问:“项国武生病了,跟谁请假了么?”
那人不吱声了。
是个人都能猜到的事儿,陈露阳问出口不是多此一举吗?!
等了半天见没人说话,陈露阳和气道:
“咱们以后就是一个车间的同志了,我这个人比较好说话,大家有事情或者是身体不舒服,跟我打声招呼,我这边不会不给假。”
“今天借着政治理论学习的机会,咱们也开一个简短的车间生产大会。”
“之前咱们给融合车间生产出的一批橡胶阻尼减震器,因为喷霜问题被退回了不少。”
“下一步,咱们车间的主要工作,依然是继续生产减震器。”
“但是在工作的方式上,咱们改变一下,以党小组的形式进行生产。”
众人:???
车间一共就这么点人,有活了大家一起干,成绩做出来算大家的。
这样内部搞出小组,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吗?
陈露阳道:“以前咱们统一分配生产任务,出厂的标准件质量有好有坏,数量虽然跟上了,但是退回的瑕疵品也很多。”
“从今天开始,咱们将工作任务平均分派到每一个党小组身上。每个党小组在领到自己的生产任务后,都要在生产出的减震器上标注本小组的序号。”
“每生产出一批标准件,车间就要对这些序号进行清点,看每个小组生产的合格率是多少。”
车间工人面面相觑。
这是要给他们套上小夹板了?
以前都是大家一起囫囵着干,一起把车间任务完成。
做好了,成绩是大家的。
做差了,骂声大家一起担。
这你现在搞出个小组作战,这让大家怎么想?!
听着下面小声议论的声音,陈露阳接着道:
“车间四个党小组,现阶段要完成160个橡胶阻尼减震器标准件,平均一组生产40个。”
“各组领完生产任务之后,如果认为自己实力强、工作效益高,就多承担任务份额。认为自己能力弱,生产率低的小组,就减少数量。这些你们内部自己协商,我不做硬性要求。”
几个车间业务骨干互相看了一眼,交换着眼色。
事发突然,项国武又不在,
陈露阳突然提了这么一个法子,他们谁都没想好应该怎么接招。
几个党小组的组长麻爪了。
任务是按照党小组分的,那以后负责人可就是他们了。
这一下无形之中,就把车间主任应该承担的压力和担子压在了他们肩膀上。
这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看着众人茫然又有点不安的表情,陈露阳笑了。
欲扬先抑是个好词儿~
但是前提,得真的是“抑下去!”
现在到了该“扬”的时候,也该拿出甜枣给大家舒舒心了。
“等到年底,咱们论功行赏。”
“凡是生产率高、质量高的党小组,年底所有的评奖评优、先进个人、入团入党全部向该党小组倾斜!”
陈露阳环视一周,严肃道:
“我现在就把话撂在这,年底的车间优秀工人,就从‘两高’党小组里选!我本人不参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