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采访的记者不是周云,这件事有点令人遗憾。
但是不耽误~
看到中年人拿出相机,陈露阳特意双手拢了拢头发,让自己上镜点。中年人一乐。
“小陈同志,您站这!这块光线好。”
咔嚓一下!
相机给陈露阳照了一张无比帅气的照片。
……
交流会结束之后,陈露阳第二天就直接把黎专家请到了于岸山的办公室。
再听到黎专家是热南研究院的专家,并且能够安全解决橡胶硫化问题之后,
于岸山马上安顿了黎专家,接着马不停蹄领着陈露阳敲开了王轻舟的办公室。
也不怪他着急。
最近几天,不少单位趁着年关将至,都发来了订单要购车。
为了保障小汽车的生产速度,发动机厂和机械厂的汽车生产线天天四班倒,日夜赶工。
但偏偏橡胶厂那边忙着完成年底工作任务,不能制造橡胶阻尼减震器,只能依靠车间生产。
而橡胶车间的成功率又不能保证百分百。
若不是陈露阳来了车间,把四个党小组的生产积极性调动起来,以数量抓质量,矬子里拔大个选几个能用的。
恐怕这批车就要弹簧减震器和橡胶阻尼减震器一起并用了。
“谁在里面呢?”
于岸山是个急脾气。
他也不等厂长秘书回答,直接推门就进。
结果刚推开门,就瞧见董江潮丧个脸在屋里坐着。
瞧见于岸山,王轻舟微微皱眉。
“你有啥事?”
“好事!”
于岸山恨不得马上就把黎专家手里的硫化剂拿到手,根本不管董江潮在不在,直接坐在旁边的座位上。
这样一弄,董江潮就很尴尬了。
明明他先来的,但是于岸山一屁股杵着算咋回事?
而且人家在这汇报工作,
他真是坐着听也不是,不听走了也不是。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于岸山道:“老董,正好你在,你也听一听!”
“这件事要是办成了,你们飞升车间的减震器也有着落了!”
“你跟橡胶厂谈成了?”董江潮声音有些激动。
于岸山顿时一脸不屑。
“什么跟橡胶厂,我说的是咱们厂可以自己制造橡胶减震器了!小陈儿,你把黎专家的事儿跟领导们说说。”
陈露阳听到于岸山喊他,马上走进王轻舟的办公室。
接着,他将黎专家的事儿仔细的说了一遍。
再说到热南橡胶栽培研究所研制的硫化剂能够完全清除橡胶的“喷霜”问题之后,
王轻舟和董江潮都不约而同的对此表示出怀疑。
“这个橡胶栽培研究所,之前我还真听说过。但是他们造的这个东西真的有这么神?能彻底解决喷霜问题?”
董江潮纳闷道:“要是真有这么好的东西,橡胶厂咋不知道?”
陈露阳笑着解释:
“一来,热南橡胶栽培研究所的硫化技术也是今年刚刚研发出来的,还没有来得及传到全国。”
“二来,咱们能抢占到新技术,是因为黎专家这次是以出版书籍的专家来省城开会,而不是以橡胶专家的身份来参会。”
“也就是说,橡胶厂的同志压根就不知道有这个会。”
人虽然是这个人。
但是由于事儿不是这个事儿,所以人也就不是这个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