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人变了,味儿也变了。
“90!是90人。”
陈露阳猝不及防被站直的于岸山吓了一跳。
“领导,我刚刚嘴瓢,是90人!!”
于岸山这才重新眼神迷离,脚步打晃,磕头沉睡起来。
陈露阳:……
这就没反应了?
成不成的你倒是给个话啊!
可接下来,无论陈露阳怎么说小话,于岸山都一副喝大了模样,只是哼哼哈哈,就是不表态。
恨得陈露阳都想干脆把人领进省剧院演戏算了!
虽然于岸山装醉没有正面回应陈露阳的诉求,但是今晚还是一场极为成功的庆功宴!
只是除了一个人缺席。
项国武并没有吃上这顿庆功宴。
原因很简单,他没脸去……
之前陈露阳领着车间众人干活,他一分力都没出。
现在陈露阳请客吃庆功宴,他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蹭饭。
所以晚上,项国武借口家里有事离开了车间。
第二天早上,当他听说于副厂长亲自来举杯庆祝的时候,项国武心里都有些酸涩了。
变了……
一切都变了。
不仅车间变了,甚至就连熟悉的硫磺味都变了!
就在项国武深深感慨的时候,一个人走进了车间。
“你们小陈主任在吗?”
“在!主任在办公室呢!”
瞧着来人,项国武震惊的问向杜涵:“夏工咋还来咱们车间了?”
“夏工算啥。”杜涵见怪不怪。
“董副厂长、于副厂长、曹工、孙科长、杨组长都来过,还有供销科、宣传科、办公室的干事……前几天后勤处的马干事还来给咱们主任送稿纸呢!”
真是借了小陈主任的光了。
以前见都见不到的领导,现在真是随手一抓一把。
就连他这个小工人,现在都和这些领导和主任们混了个眼熟。
至于董满贵就更不用说了。
不仅当上了优秀车间工人,甚至还能替小陈主任参加厂大会~!
这件事给他们羡慕够呛。
“我估摸啊,夏工来车间,八成是找咱们制造直升飞机的标准件的。”
瞧见项国武恍然若失的表情,杜涵劝道:“项哥,其实小陈主任真挺有本事的,咱们就跟他好好干呗。”
“就算咱们拿不上先进,但是年底的时候能多分两斤猪肉包饺子,不也挺好的吗?”
项国武听在耳朵里,心里更堵挺了。
……
杜涵猜的没错。
夏振声就是为了直升飞机减震器来的。
自从陈露阳拿回了热南的硫化剂和最新的生产技术,飞升车间就一直盯着橡胶车间的生产进度以及标准件测试。
瞧见成物之后,夏工第一时间就来找陈露阳商量生产的事儿。
陈露阳皱眉翻着夏振声送来的模型图纸。
起落架系统、发动机安装座、旋翼系统、尾桨系统、机身结构连接点、驾驶舱仪表板还有座椅安装点都需要减震器。
这要是都做下来,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工程。
陈露阳为难道:“夏工,能给飞升车间造零件,是我们车间的光荣,我们一定好好干。”
“但是你也瞧见了。我们车间所有人加起来,满打满算也就64个人,按时完成融合车间的订单都有些吃力。您这又送来这么多的装配零件,我们恐怕不能同时生产,只能一样样的慢慢做。”
陈露阳不是不想干。
他非常想!
现在车间的技术问题得到解决,
下一步,就是要扩大生产,让整个车间全面的运转起来。
但是融合车间造小汽车,磨合零件的过程,陈露阳是亲身经历过的。
画图纸、测数据是一方面。
把图纸从平面变成现实中存在的零件,通过无数次测试,确保零件可用能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况且现在车间一共就60多个人。
就算分成了四个党小组,那也是锅里的饭挪到盆里,人数总量还是这么多。
王轻舟和于岸山也没有明说给他添人,他根本就拿不出多余的人手去研究生产飞升车间的零件。
夏振声此时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一个个造也行,总比干呆着等橡胶厂明年开工才好!”
虽然夏振声跟陈露阳的接触不多,但是心里还是很认可他的。
人家来了橡胶车间两个月不到,就成功把多年困扰橡胶生产的技术解决了。
现在厂里的小汽车减震器都不需要依靠橡胶厂,直接自己就能生产。
这是多难的好事。
陈露阳沉吟半晌。
他一直想要车间进人,正好趁这个机会再去找厂领导试试口风。
“夏工,你先别着急,我去把情况跟于副厂长汇报一下,看看能不能解决车间工人少的问题,不能因为这事儿耽误了生产。”
“好,我也去跟董副厂长汇报情况。”夏振声点头答应。
因着这一趟只是两个车间主任的私下沟通。所以夏振声没待多久,就起身告辞,回去找董江潮复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