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去帮陈父扫地,但是陈父嫌弃他扫不干净,直接把他扫走。
发现自己在后方无所事事,陈露阳走出小院,帮着妈妈和姐姐贴春联。
刚一到大门口,陈露阳人傻了。
“不是……妈,这你搁哪拿的?”只见陈家小院的大铁门上,全国劳动模范陈大志的照片、与社会主义青年积极分子陈露阳的照片一边各一对儿,呲着两副大牙冲着外面笑。
我擦了……
陈露阳人都快麻了。
大铁门上,左右各贴一张照片,那叫门神。
可是左右各贴两个人的四张照片,那连在一起看,可就是通缉令了。
还特么是黑白底的!
陈母坦坦荡荡:“从你办公室的抽匣里拿的。”
“你说你这孩子也是,上了报纸也不知道拿回家给妈看看!”
“你看你这张照片多好看!”
“这要不是啊……怕你爸闹情绪,我都想把他这两张照片撕下来,光贴你一人儿的。”
陈母虽然嘴上说着嫌弃,但还是伸出手指抚平了陈大志的照片,轻轻的补上浆糊。
陈露阳感觉天快塌了。
陈家虽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家庭,但是老陈在机械厂的地位属实不低。
每年过年的时候,都有不少厂里的同志和车间工人们,携家带口的来踩门坎儿拜年。
这要是让别人瞧见这大门上的“陈家父子通缉令”,那以后真是不知道咋传了。
陈露阳苦口,婆心的劝:“妈,你看啊这平时贴我和我爸的照片就算了。”
“今儿大过年的,你把我爸和我的照片贴上,那春联哪有地方贴了?”
陈母嫌弃的瞥了陈露阳一眼。
“我就说你成天懒的,思维方式都有问题。”
“谁说春联必须贴门上了?你贴两边的墙上不也一样么!”
“这样正好能把你和你爹的照片让出来,啥也不耽误……”
陈露阳:……
他眼睁睁的看着大姐和陈母把春联贴在了大门旁边的砖墙上,无能为力!
偏偏军军这时候又无比羡慕的来了句:
“我也想像我姥爷和老舅一样,把照片贴门上。”
“贴!”
陈母看着自己的小外孙,乐呵呵道:“我家军军上次的报纸还有几张,我这就拿出来,给军军也贴上!”
“真哒?”军军眼睛一亮,蹦跳跳的跟着陈母跑回堂屋去剪报纸。
陈露阳无语的看着欢乐的祖孙俩,感觉一阵心累。
“要是我也上报纸就好了……”
陈小玲的话刚说出口,陈露阳赶紧一个打住。
“你可别!”
过不一会儿,陈母扯着军军从堂屋走出来,把小毛头的照片一边一个的贴在陈露阳照片的旁边。
啧啧啧……
这也就是陈家的大门还算大。
换个再小点的,排都排不开。
陈露阳麻木的看着一溜“通缉令”。
绝了!
老、中、幼三代,代代有名……
这回陈家想不出名都不行了。
果然!
春联贴完没多久,一家人放吃完早饭,收拾完了饭桌。
拜年的敲门声就响起来了。
“老陈呐,我来给你拜年来了!”
宋建华的高兴声从门外传来。
陈大志赶紧乐呵呵的跑出堂屋。
刚一开门,就瞧见宋建华领着宋廖莎、宋娜塔和宋瓦西仨孩子站在门口。
“老陈,新年好啊,我们全家来给你们拜年来了!”宋建华高兴的拜年。
“陈叔,新年好!”宋家仨孩子一起朗声开口。
宋廖莎和宋瓦西各个脖子上都戴个红围脖,宋娜塔穿着一身新做的红袄。
三个混血孩子都比宋建华还高。
这一眼真是给陈大志稀罕够呛。
人家这生的孩子真是漂亮啊!
“我正想着去看你呢,结果你倒先来了!快来来来,进屋!!”
陈大志扯着老宋的手就往屋里领。
宋建华笑道:“不进去了!我们还得去下一家拜年呢。”
陈大志:“那不行,来都来了!咋也得坐一会儿再走!”
陈大志那双手敲了一辈子机器,捏了一辈子工具,粗糙的小胖手指头全是劲儿。
宋建华那成天计算画图纸的,根本就挣脱不开,被硬生生的拽进屋。
瞧见宋廖莎三兄妹进屋,陈母和大姐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生和瓜子,还给他们三个孩子一人冲了一碗热奶粉喝。
“娜塔真是越长越好看呐,太招人稀罕了!”
陈母看着宋娜塔,真的是越看越喜欢。
人家这混血姑娘真是又白净又漂亮,往那一坐亭亭玉立的跟大姑娘似的。
一点都不像自己家小玲,一天天还跟长不大似的。
“瓦西也成小伙了,眉眼比你哥还俊!”
大姐陈丽红也稀罕不行的看着宋瓦西。
宋廖莎听到自己的弟弟妹妹都被夸了,看了一圈,最后将目光落在还算长辈的孙志刚身上。
孙志刚马上了然。
“大宋这现在真是越来越有哥样了,听说前两天联谊会不少小姑娘都打听你,没领回家一个给你爸看看啊?”
宋廖莎羞涩:“太多了,没想好领哪个……”
陈露阳默默翻了一个大白眼。
宋建华哪壶不开提哪壶:“老陈呐,我这走一圈,就你家的大门贴最!”
“你们老陈家一门三杰,了不起啊!”
陈大志无奈:“都孩儿他妈干的……我在家里说的也不算,咱也没有地位,干啥都得听领导的。”
陈母笑着锤了陈父一下:“你这老头子,啥事儿净往我身上推……你一家之主不点头,我哪敢贴啊。”
两家人坐着唠了一块钱的,随后宋建华一家四口起身,去下一家拜年去了。
老宋家里没有主事儿的媳妇儿,往年过年都是他一个大男人扯着仨孩子包饺子。
别说串门拜年了,能晚饭前包好仨孩子吃的饺子,做好饭菜,不让孩子们饿肚子就不错了。
而且包饺子的过程中,还要迎接来拜年的其他同志,干活也干不消停。
有好些年,都是陈家包好了饺子,让陈露阳给端着送去,等宋廖莎他们吃完了饭,再一起穿着小袄出来放鞭炮。
好在近几年孩子终于长大了,廖莎、娜塔和瓦西都能干活了。
以前一个人操劳的过年,现在变成了四个人。
宋建华也终于有时间挨个领着孩子去拜年。
可就算如此,陈母还是不放心道:
“老宋啊,今儿过年你们别忙乎了!拜完年就回我家吃饺子!今年我家买的东西多,咱两家一起吃团圆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