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瑜哑然:“这……”
她素来不擅长争辩,能说出刚才那几句巧言,已经是在宫中历练几个月的成果,再要转圜描补,是真的办不到了。
幸好晏妩娴在下一刻握住了她的手,真心实意地笑开,道:“好啦,我开玩笑的,我知道你们兄妹的意思。”没有叫她真的陷入尴尬。
“我也正是欣赏你们兄妹有话直说的性子,才会和你交朋友、喜欢你哥哥,我最讨厌那些说句话都要转上三转的人了,也不嫌累得慌。”
“不过,有一件事,你可得实话告诉我。”晏妩娴道,“你从前在家里时,可有穿过粉色的衣裳?”
觅瑜一怔,回忆道:“这……自然是有的,但不多。怎么了吗?”
“好吧。”晏妩娴看起来有点失落,“我就是在想,也许是你哥哥见你穿粉色好看,就建议我也这么穿。”
“可我长得又没你好看,如果是因为这个缘故,你哥哥才叫我穿粉的,而我也听了他的话,岂不成了东施效颦?”
觅瑜失笑:“这怎么能算是东施效颦呢?不说姐姐容颜明丽,比妹妹好看上不知道多少,就说哥哥的心思,便绝不会是像姐姐说的这样。”
“姐姐不知道,哥哥一直对感情之事淡淡的,娘亲每每催促他找个喜欢的姑娘家,他都装作没听见,直到遇见姐姐,哥哥才生了变化。”
“平日里,别说我穿什么,哥哥能不能注意到,就是娘亲换了新衣裳,他都看不见呢,要娘亲提醒了才夸赞两句,不像姐姐这般主动提起。”
晏妩娴被她说得神色欣喜,笑容洋溢,差点激动得甩开手去:“哎呀,我知道了,我信你就是。”
“不过,有一点你说错了,那就是我生得当真没有你好看,这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妹妹你呀,才叫天生丽质,倾国倾城呢。”
觅瑜觉得这样不好,再说下去,这场谈话就要变成互相吹捧了,可她又不知道该怎样结束这个话题,只能继续照着礼节夸赞。
“没有,我说的是真心的。姐姐身材高挑,亭亭玉立,我……我其实一直都很羡慕姐姐的身量,不像我自己,看着像个小孩儿。”
这话倒是不假,比起晏妩娴,她的身量确实有些不够看,不是说前者长得有多么人高马大,而是她本身便生得娇小,一比较起来更加明显。
当然,这样并不能说明她不好看,反而加深了她的诱人之处。
诸如此刻,她微软着腰,倚着烟罗枕,半靠在榻上,着一身轻薄的浅杏色裙裳,如瀑的青丝散落,环绕在她的香肩蝶背处,便极是动人。
她虽然不施粉黛,却并未显出病容,倒生出十分天然的美,宛似芙蓉出水,濯清涟而不妖,巴掌大的小脸上星眸蕴丽,丹唇如樱莹润。
清纯中带着娇艳,天真中带着懵懂,既具有深宫贵妇的绮丽,又不缺芳华少女的灵动。
这样的一个她,难怪会得到太子殿下的盛宠。
晏妩娴在心中想。
也难怪帝后会轻易赐婚,丝毫不怕太子殿下对这桩突如其来的婚事感到不喜。
毕竟,谁会不喜欢容貌倾城的妻子呢?
觅瑜不解询问:“姐姐这么看着我做什么?我脸上有什么东西吗?”
“哦,”晏妩娴收敛心神,道,“没什么,我就是在想,你完全不用妄自菲薄,像你这般的容貌……咳,算了,不说这个话题,再说下去就没完了。”
觅瑜也正有此意,莞尔应道:“正是如此,我请姐姐来,是和姐姐闲话叙旧,解解闷的,不是和姐姐互相夸赞的。”
“说起来,姐姐家与我们家是世交,姐姐与我也是自小相识,之前姐姐也见过哥哥几面,为何姐姐从前不喜欢哥哥,直到现在才喜欢?”
晏妩娴干咳一声,含糊道:“从前吧,我虽然见过你哥哥几面,但都是见了就完事,一门心思只在找你玩上,不曾想过别的方面。”
“再者,以前我不喜欢你哥哥那样的,喜欢更加爽朗风趣一些的,最好是来自江湖的侠客,你也知道,我看多了那些戏文话本……”
“奈何我在府衙内当了这么久的差,绿林山匪见了不少,侠客的影子却是半个也没见着,只能接受现实——”
说到这里,她忽然反应过来,连忙改口道:“不,我的意思不是你哥哥不好,是——是我在你成亲当日,陡然见到你哥哥英俊潇洒,惊为天人,便、便——”
觅瑜没有在意,谁小时候没有幻想过呢?她也曾幻想过得到不世高人的指点,成为神医呢,只要晏妩娴现在喜欢的是她哥哥,并且是真心实意地喜欢就好。
“姐姐不必慌张,姐姐的心思,妹妹都知道。”她握住晏妩娴的手,软声宽慰,“我也不会把这些话告诉哥哥,姐姐放心。”
“说到府衙,长安近日可有发生什么有趣的案子?妹妹这些天闷在寝殿里,都不知晓外头发生了什么事,姐姐不妨同我讲讲?”
提及这个话题,晏妩娴立即来了精神,道:“问得好,我正想同你说呢!”
她压低了声音:“前些日子,澜庄来使,进献了一名美人给圣上。这一桩事,你应该知道吧?”
觅瑜不仅知道,还亲眼见证了,就在澜庄来使的头天夜晚,麟德殿内的宫宴上,美人以一曲带有特色的舞蹈,获得了圣上的青睐与赞赏。
她点点头,道:“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吗?”
晏妩娴道:“数日前,她被发现横尸街头,凶嫌正是汝南郡王!”
第66章
澜庄为中原属国, 常年进贡不少珍奇宝物,进献一名美人给圣上不奇怪。
但这位美人的身份有点特殊,乃是澜庄的宗室女, 顶着和亲公主的名头过来的。
觅瑜就此询问盛瞻和:“中原与澜庄近些年来一直交好, 不曾听闻过什么战事, 为何忽然要派一名公主过来和亲?”
盛瞻和道:“十年前,澜庄新王登基,励精图治,大兴改革之策, 将澜庄治理得欣欣向荣,也养出了一颗勃勃野心。”
她一惊,问道:“澜庄欲东进中原?”
他微微摇首:“这倒不是。澜庄不过弹丸小国, 再怎么发展, 也及不上中原半分, 澜庄王若头脑清醒,便不会打中原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