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荣九个边镇,杨正山几乎占据了一个半,皇帝和朝堂若是不担心那才是奇怪。“那怎么办?总不能什么都不管吧!”杨明诚道。
杨明志沉思了稍许,说道:“给他们传个信吧,若是遇到危险就让他们去腾龙卫和重山镇,然后再从腾龙卫和重山镇来星月岛!”
“京都那边,让丁秋过去盯着,腾龙卫那边让吴展过去,重山镇那边让武铮过去!”
有三位先天武者分别坐镇,虽然无法确保所有人的安全,但最少能保证他们有一条退路。
“武铮跟着四弟出去了,已经好几个月没回来了!”杨明诚说道。
“四弟这两年在干嘛?怎么总是不在家?”杨明浩问道。
杨明诚摇摇头,“说是在外面游玩,一去就大半年!”
杨明昭自然不能不会星月岛,但他每年只会回来两次,每次只待一个月左右。
“那就让承澈去重山镇,明武还在重山镇,有他们两个在重山镇坐镇应该够了!”杨明志说道。
杨明武也是先天武者,而且他现在还是重山镇的副总兵。
“要不我亲自过去!承业在那边,我不放心!”杨明诚有些担心的说道。
杨明志说道:“大哥,你就别去了,不但你不能去,我们三兄弟都不能去!”
“为何?”
“我们去了代表的意义不同,一旦我们在重山镇现身,很可能会引来更多的麻烦!”杨明志道。
杨明浩附和道:“没错,我们若是去了,那就是代表着爹的态度。”
他们三兄弟如今身份不同,万万不能轻易露面。
特别是杨明诚,身为杨家的长子,意义更加非凡。
一旦他们去了重山镇,那是不是代表杨家将重山镇视为杨家的私有领地,虽然事实是如此,但这事肯定不能摆在明面上。
杨明诚有些迟疑,说道:“那我让承业将升儿和涵儿送来!”
杨承业有三子两女,长子杨勤远今年都二十岁了,早就成亲了,现在就住在星月岛上。
长女杨若尘今年十八岁,一年前刚刚嫁给了吴展的小儿子,现在也住在岛上。
次子杨勤铭今年十五岁,现在在岛上修炼,王氏也在帮他物色成亲的人选。
杨勤升今年十二,杨若涵今年九岁,按理说等杨勤升十三岁也会送到星月岛来,因为十三岁来岛上修炼正好合适,认真修炼一年多,十五岁多点就能成为武者。
这在杨家基本上形成惯例。
杨明诚担心自己的孙儿和孙女在重山镇吃苦,所以就想着先把人接过来。
杨明志和杨明浩对此自然没有异议。
他们兄弟三人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自保。
陈昭玄身死,影响的不只是朝堂,对江湖和民间也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连皇族亲王都被流寇杀了,这说明如今大荣基业已经不稳了。
如果接下来朝堂无法快速剿灭陇原的诸多流寇,无法在短时间内重新树立起威势来,那未来将会冒出更多的贼寇挑战皇族和朝堂的威势。
……
代州城。
当陈昭玄之死的消息传开之后,流寇首领大梁王立即获得了巨大的威望,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有数股流寇前来投靠。
大梁王麾下的贼军立即从二十万膨胀到三十万,不说这股贼军的战斗力如何,单说其数量就足以让朝廷头疼万分。
而此时代州城内,大梁王正与麾下的军师和兄弟商量着接下来的计划。
大梁王名叫张北,他有两个老兄弟王二山和李高,这二人以前都是大梁山的山贼,已经追随他十余年,可以说是他最信任的人。
另外他还有三个义子,张子敬,张子豪,张子善,这三位也是他最信重的人。
至于军师,两个穷酸秀才,宋晨星和牛肃德,大梁王张北能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宋晨星和牛肃德可谓是居功甚伟。
正是因为他们的提议,张北才不停的整训麾下的贼兵,让原本只是一群乌合之众的山贼变成了数万敢打敢拼的精锐士卒。
不过眼下他们也遇到了发展瓶颈,随着麾下的贼兵越来越多,他们手中的粮食也就越发的紧张。
他们围攻代州也是迫于无奈,因为代州拥有大量的粮草。
本来他们攻下代州后,能获得最少三个多月的粮草,再加上他们之前拥有的粮草,他们最起码大半年不会缺粮。
可问题是现在又有大量的流寇投靠了他们,这让本来充裕的粮草又变得捉襟见肘。
“大家都说说吧,接下来咱们该怎么办?”张北看着自己的军师和老兄弟说道。
王二山性格莽撞,直接说道:“还能怎么办,咱们继续抢就是,陇南没有,咱们就去山河,山河肯定有足够的粮草!”
宋晨星连忙否定道:“不可,山河省虽然富裕,但山河省临近京都,京都周围可是有十万禁军和数万皇帝亲军!”
“难道我们还怕他们不成!”王二山有些不满的看着宋晨星。
军师什么的最烦人,王二山与宋晨星和牛肃德最是不对付。
牛肃德也开口说道:“宋先生说的没错,山河省不可去,我们要去就去汉中府!”
“汉中府?”张北投来问询的目光。
牛肃德点点头,“陇南之地,汉中府的旱情最轻,特别是今年,入夏前,汉中府连下了三场大雨,彻底缓解了汉中府的旱情。”
“而且汉中府江河众多,水源丰富,这也使汉中府的百姓受到旱情的影响比较轻!”
“只要我们能占据汉中府,完全可以让大军屯垦,过个两三年,我们就不会再缺粮食!”
牛肃德和宋晨星已经达成了共识,他们都觉得不能继续做流寇了,一直做流寇只会让他们疲于奔命,他们需要一块根据地,一块能让三十万贼军休养生息的领地。
张北若有所思,他也觉得继续四处流窜不是办法,手底下的人越多,拖累也越大,继续流窜下去,他们早晚会分崩离析。
“汉中府能养活三十万将士吗?”张北问道。
宋晨星道:“若是以前自然不能,但现在不一样,大旱之下,汉中府的百姓饿死者不计其数,我们带去三十万将士正好可以充实汉中府的人口!”
“而且汉中府境内多山林,多峡谷,我们若是占据汉中府,只需要在那些重要的关隘峡谷修建寨堡,就能阻挡朝廷大军。”
“占据地形之利,我们只需要几万将士就能阻挡数十万朝廷大军,如此我们才能安心的发展!”
牛肃德微微颔首,接着宋晨星的话语,说道:“汉中府还有一个优势,其南方乃是巴蜀,而此时巴蜀也是动乱不止,根本无法调集大军进攻我们,这样可以减轻我们的压力!”
“而且如果我们在汉中府挡不住朝廷的大军,还可以撤到巴蜀之地去。”
两人分析的头头是道,张北听的连连点头。
事到如今,汉中府的确是他们最佳的选择。
“不错,两位军师说的很有道理,我们就撤到汉中府去,然后固守汉中府发展三年再说!”张北一锤定音,定下了他们接下来的发展计划。
明天有事需要请假一天,后天正常更新,诸位书友老爷请见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