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很忙。高一高二有个青年节歌咏比赛,高三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
六月份也很忙,高三要高考,高二要毕业会考。
偏偏忙上加忙,过了五一节,云州大学一波大四毕业生要来青中社会实践。
青中近几年的成绩突飞猛进有目共睹,各方面条件也提了上去。以前求爷爷告奶奶希望能分配来几个高学历的毕业生,哪怕不是师范生呢,但解决户口、住房都没人愿意来,今年倒是早早的就有好几家云州的学校主动和他们联系。
虽然只是商量毕业生实践的事情,但对于青中来说,也算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了一小步,所以重视得很。
谨慎甄选之后,只认定了和本省历史最悠久,也是学历含金量最高的云州大学合作。
云大是个综合类学校,来的学生五花八门,被分配进了各个教研室。配合主课老师工作,课外辅导学生,偶尔也能在不那么重要的节点,上讲台代代课。
助教们都是活力十足的年轻人,这点儿工作量根本不够塞牙缝儿的,于是开始变着法儿地丰富自己的实践生涯。
通告栏上贴起好几张广告纸,写着兴趣小组的招揽信息,什么雕刻、朗读、半导体、航模、编织……甚至还整了个文学社。
除了编织这一项因为没人报名自行流标,没过多久,其它几门都轰轰烈烈地陆续开展了起来。
校方近几年正考虑转型,和云州大学结对子设立实践教育基地也是第一次,只要不影响高三学业,这帮年轻人要做什么,提前报备了校委会通过,也就由他们折腾去。
不折腾怎么知道合适不合适呢?
虽然面临着毕业会考,但对于他们这班扔哪儿都称得上是尖子的学生来说,可能还没有青中平常的小测验难度大。
又是高三之前为数不多的轻松日子,大家都充实起来,连李杰都学雕刻去了,赵炳才进了航模组,关唯的语文是唯一长项,选了文学社。
青中给助教们拨出来的宿舍在教职工区,兴趣小组的活动地点视情况不同,分散在教室、实验室、操场、助教宿舍……文学社就在王亚辉找关唯谈心的那个学生会备用办公室。
时间也不统一,有的只有周末活动,有的是晚饭后到晚自习前。象物理化学这类直接和学习挂钩的小组,干脆就很霸气地一周占了两三个自习课。
发起文学社的助教姓张,有个非常勇猛的名字,叫张飞。做自我介绍时,台下的学生哄堂大笑。
因为这人长得实在过于斯文秀气,和猛张飞完全不搭界。
张助教不急不恼,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就那么安安静静地站着,等学生笑完,继续说事儿。
“文学社是一个很好玩很有趣的社团,我构想了很多规划,但青中情况特殊,我们呆的时间也有限,所以罗列出一二三四五六七项来,大家投票,选择其中两项做为常设内容。不过其它项目也会涉及,希望在我们走后,能给青中留下一个相对稳固、完整的文学社架构。而现在坐在台下人数最多的高一同学,你们就是将来青中文学社的奠基人。所以,我们要全心全力参与进来,把它当成一件需要倾注心血的作品,一项可以持续发展的事业,而不仅仅是一个课外兴趣小组。”
张助教声音格外地好听,是青中所有老师都比不上的标准的普通话,以及所有老师都不会有的温柔和轻言慢语。
每句话说出来,都象是在和他们商量,却又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认可,并且深深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