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心里也清楚,再怎么悲伤和愤怒,也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
汤和不再多问。
他只是在关切朱标这个侄儿,没有掺杂任何目的与利益。
“小昭,以前和你没什么来往,这次咱们可算是站在一条船上的人。”
“教你几招好的。”
“别光顾着京师内的事情,不妨大胆一点,把手伸到京师外去。”
汤和即不是淮西党,也不是太子党,而是“保明党”。
认真算起来,能打下大明江山,他也有一份功劳在里面。
汤和绝不愿意看见天下乱局!
那些事情,不方便自己出面,而蓝昭作为现在“皇党”的核心人物之一,上一代人的希望就压在了他的身上。
做事办事,都得让蓝昭来动手。
提示已经很明显了。
军权!
南直隶内有汤和亲自坐镇,统领京畿军队,可外边的那些军力大多都掌握在藩王手里。
这一点,蓝昭也想到了,昨天没和朱元璋说,是怕被他认为是借机揽权。
汤和和蓝昭不谋而合。
削兵权,制藩王!
蓝昭面露苦涩,说道:“信国公,这就得靠您来说了,毕竟分封藩王是陛下一手促成,我人微言轻不敢谏言。”
“你小子古灵精怪的,这时候也不忘自保!”汤和没好气道。
蓝昭对于自身的界定非常清楚。
深受器重归深受器重,以前胡惟庸不也是被朱元璋看好的很?
结果呢?
又不是托孤重臣,说话做事都得谨慎些。
对藩王动刀,首先要考虑到朱元璋的想法,他知道害处在哪里,也有削减藩王权重的意思。
关键之处在于不能让皇权受损。
如果明面上表态削减藩王,群臣保证会非常配合,这件事情也会非常的顺利。
但在这之后,皇权就会失去些许威严。
日后朱元璋但凡有什么重大决策,文臣集团就会拿“藩王之策”出来说话,来佐证他作为皇帝是不完美的。
朱元璋又不是真正的暴君。
不可能因为臣子几句话,就又闹得满朝的腥风血雨,他也很在乎以后在史书上的名声。
故此,在手段上就要变得巧妙一些。
即要翦除风险,还得保证皇权不受损。
蓝昭十分清楚,只要做成了此事,从正二品蹦跶到从一品,也就是一两年的事情了。
时辰一到,群臣来到奉天殿中。
按照礼制三叩九拜之后,朱元璋正声道:“诸位爱卿,今日先不议事,咱考虑到太子沉船患病,太子府事务堆积成山,加封刑部左侍郎、锦衣卫都指挥使蓝昭为太子少师,代为处理太子府内一切事宜,你们觉得如何?”
这话的意思,听起来好像还是要商量一阵。
群臣立马齐声道:“圣上英明!”
现在要是出现半点反对的声音,谁敢露头,谁就得死。
“那好,还有一件事情。”
“蓝家父子为国立下了不少功劳,蓝昭年纪又太轻,继续往他身上压担子,倒是显得咱不够仁义。”
“这样吧,加封蓝昭之妻徐妙清为二品诰命夫人,赐金五百,年俸七百石!”
众臣皆是惊愕无比。
这他妈是打算把蓝昭往“宰相”的方向去培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