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武帝是位明君,对市井风气多有包容万象之势。男子与男子,女子与女子都可婚娶。
尤其是本国双儿,更受律例保护。只因当朝国母,便是双儿出身,年号武熙便同吾妻,可见皇帝对国母的宠爱之情。
老臣此番入朝别无他想,只上报战捷,君上无需再费心一二。谢国公上前拱手拜皇帝。
高位的人不死心,哦?那显得寡人有怠慢于功臣。
君上言重了。
不,所言极是。对了,寡人若没记错的话,谢国公是不是尚有一子未婚配?
是家中弱子,已是舞象之年,未曾婚配。
那正好,寡人给他做主了,先成家后立业,待他及冠,寡人再于之授官。敢问贤子可心怡哪家双儿或千金?臣子有功就得赏,赏罚分明,赏无可赏便赠赏子子孙孙。
未曾,说来惭愧。谢国公叹息,老臣长年在外行军,忽略了家中弱子的成长之根本,犬子喜爱那风度翩翩的文人墨客,对女子对双儿是丝毫不敢兴趣啊!
哦!这么说贤侄喜爱男子?无妨,本朝开明,寡人愿为他寻一门当户对的亲事。
皇帝沉默的思索一番,开口道:
右丞相何在?
老臣在。右丞相出列。
寡人听闻右丞相次子亦喜男风,可当真?
回君上,犬子堇云的确是断袖之好。
那好,听闻那孩子如今已过及冠之年,一直未曾婚配,虽说二人年岁相差些许,但两家都是我朝忠臣之家,不如结为秦晋之好?不知两位爱卿意下如何啊?
老臣全凭君上做主,能与护国公结为秦晋之好,老臣自当无议,这是犬子几世修来的福分。右丞相次子是断袖,这是大都人尽皆知的事,再者随着次子年纪的增大,丞相也为他儿子着急。
臣正为此事犯难?既然君上做主,臣也绝无异议。谢国公见言丞相都同意了,自己也为这事心烦,不如就顺皇帝的意,不赏点什么他老人家也过不去。
两位老臣拱手俯首答谢,谢君上赐婚!
退朝后二位爱卿来寡人御书房,有要事相商,退朝。
恭送君上!
护国公府不在大都,大都是本朝国都。早年谢氏第一人承爵位时,先帝便令护国公一族驻守中都。
中都地阔物博,气候宜人,皇家行宫便在此处。先帝重视谢氏一族,命其守卫一方净土。再加上此处为入大都必经之地,放一支定海神针在此,大都才能高枕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