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迅传到边关的时候, 正值寒冬,滴水成冰。
“郑侍郎,咱们就这么一小队人马, 等进了城, 请得动那位大佛吗?”孙特使站在城门口, 与一众人并排等着城中守军出来接旨, 将手腕儿往衣袖中缩了缩。
与其并列站齐的年轻侍郎闻言笑了笑:“孙大人说笑了, 这可是先帝临终遗诏, 贺将军再桀骜, 也得接圣旨啊。”
孙特使欲言又止了好一会儿, 只得在郑雪澄温吞含笑的眸子里把话都吞会腹中, 可心中却小声嘀咕:
边关那一家子的事儿, 是贺小将军说了算得吗?
他可是听说过,据闻贺小将军刚和郡主认识那会儿, 可是一言不合被郡主吊在屋梁下面抽鞭子的……
思绪还未散开多远,城中脚步声阵阵踏来, 城外众人不禁一振, 连着含笑的郑雪澄都难得轻轻眯起眼。
乌泱泱的人群中, 走在最前面的青年身高八尺, 披覆银鳞, 若非俊朗的面容上有几道眼熟的伤疤,郑雪澄一时间都险些没认出对方。
西北苦寒。三年不见,边关的烈风, 还有与时不时探头冒犯的狄夷斗智斗勇,几欲将少年改头换面, 再不见多少天真青涩,一双星眸中取而代之的是沉稳思量, 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凶悍,和进退知寸的蛰伏隐忍。
直到贺云铮率先行礼,那略显沙哑的声音在嗡嗡人群中有如钟鸣镇狱,郑雪澄才幡然回神,不动声色垂下眼眸回礼。
孙特使咽干了口水,对这这位和银甲一样森冷强硬的少年将军,干巴巴将众人早心知肚明的诏书传达下来。
孙特使庆幸,今日是当着满城门口军民的面,贺云铮闻言皱了皱眉头,但到底不曾抗旨,只道兹事体大,回京一事还请众人一道进城再议。
“谢过将军,不过时间紧迫……”话未说完,沉默的郑雪澄忽而打破话茬,笑着接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多谢将军款待了。”
贺云铮多看了郑雪澄一眼,沉默片刻,颔首率先回往城中。
郑雪澄回头,便见孙特使朝他投来欲言又止的神色,随即很快又遮掩下去,昂首挺胸竖起个大拇指:“下官思虑不周,还是郑侍郎聪慧,咱么顺水推舟,若是贺将军有意拖延或推诿,咱们就赖在这儿不走了!”
实则对方心想,这有过瓜葛的前任果真是知己知彼的。
郑雪澄眯了眯眼,假装没看懂对方起初的意味深长,跟着笑点了点头。
边陲苦寒,无法与沿途所经的任何城镇相比,甚至街道上民众都似乎没有往来的巡查兵将来得多。
在驿馆中安排好其他,郑雪澄只当看不懂孙特使那副“我懂”的眼神,将接风宴的活儿独推给对方,自己则慢悠悠在这座边关小城转悠起来。
西北苦寒并非说说,他们来时,京中尚是初秋,等到此处,太阳还未落山,便已察觉凉气飕飕。
可郑雪澄环顾一路,纵使艰难,但城中百姓却大多带着热络笑意你来我往,要知道,三年前的此处还频受辽国侵扰,百姓日夜担惊受怕,鲜有如今的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