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很多事情我还没有说到呢。
前面说到了朱元璋在和州驻军几个月之后缺粮了,便需要想办法补充粮食供应。
与和州相对,紧靠长江南岸的太平、芜湖是盛产稻米的地方,正好此时有两支红巾军的巢湖水军前来归附。
不过这个时候,元朝也不是干吃饭的,当然不可能任由他们折腾而不镇压。
所以在长江之上,朱元璋的军队和元军也是展开了一场大战的。
因为一开始有了胜利,得到了许多战利品粮食,一些人就不想打仗了,只想把粮食和战利品运回和州慢慢享用。
说白了,就是有点小富即安的思想。
见此,朱元璋果断地命人砍断船缆,任船顺流而下,断绝退路。
将士们见无路可退,一鼓作气,在朱元璋率领下攻克太平。】
【在打天下的时候,尤其是这种有着很多路人马都在争夺天下的时候,有一样东西是特别重要的。
那便是军纪。
天下未定,百姓人心也未定。
这个时候比起谁的军队更强大其实是相对次要的,因为你再强大,总不可能强大的过蒙古军去。
而只有军纪良好的军队,百姓才更加喜欢,更加希望他们打胜仗。
所以在进入太平之后,朱元璋果断重申军纪,严禁掳掠,有个别兵士犯禁,立即处死。
因此,朱元璋的军队也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
李昞点点头,赞赏的说:【不错,当将领的就是要约束手下的人,不能让他们骚扰百姓。
能做到这点,便是得了一半的民心了。】
【朱元璋这个时候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心思了,他打算将太平作为自己的根据地。
于是自己任命自己为元帅,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任命李善长为帅府都事,开始了稳固根据地的工作。
至于什么大明王小明王的,已经被朱元璋给丢到脑后了。】
【那人确实不是个聪明的,从任命郭子兴的儿子继位就看得出来。】嬴稷点头,【这朱元璋倒是果决。】
【是的,而且他还十分明白如何笼络人心。
第二年,张士诚在长江三角洲地带发起攻势,进攻江南元军。
朱元璋也没有闲着,趁机亲率大军进攻集庆。
才打了三天,陈兆先部三万六千人便投降了。
如此轻易的投降,不用说肯定是有问题的,一般的将领甚至可能会直接杀降来杀鸡儆猴。
不过朱元璋并非如此。
他从降军中挑选了五百名勇士当亲军,在夜里守卫,而自己身边,只留有亲兵统领冯国用一人。
降军知道此事,都十分感动,疑虑全消,甘愿跟随朱元璋。】
【此子心性不错啊!】嬴稷感慨道,【有这样的性子,难怪能在乱世之中成为皇帝呢。】
朱世珍听到嬴稷这么夸赞,要是有尾巴都要翘起来了。
【那是,俺们重八可厉害了!】
嬴稷:【不过和你也没什么关系,此子能有如此成长,全靠自己的能力啊。】
朱世珍:【……】
虽然嬴稷这话没错,但是他说的太直接了,总让老头觉得下不来台。
【你就是针对俺,一直都针对俺!】
朱世珍有点委屈的说。
嬴稷挑了挑眉:【寡人也没那么闲,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
他倒是真不是主动去针对朱世珍,只是因为这人说话做事确实都不太上台面而已。
每每他说出来自己不喜欢听的话的时候,那能忍着吗?
嬴稷当了这么多年王上,也就是在他娘面前收敛着点而已。
连老楚王都能骗过来囚禁的人,能使什么好说话的性格?
这朱世珍要是不开口惹他不高兴,嬴稷倒是也没有闲的没事追着怼上去的意思。
只能说,朱世珍自己也太跳了。
陈曦咳嗽一声,继续讲拉开话题。
——毕竟现在是明朝的主场,朱元璋的爹一直被怼好像也不是个事儿。
【诸位觉得朱元璋很优秀,这些降军也一样,他们感动的就差没有痛哭流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