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节(1 / 2)

方孝孺是当时的大儒, 也是朱元璋亲自给朱允炆找的老师。

可以说他的一言一行,在当时的儒生心中算是标杆一样的存在了。

而且在朱棣进南京城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多少官员出来迎接他,也就一百来个吧,尚书以上职位的就一个。

所以朱棣的登基诏书,是想让方孝孺来写的。

但是方孝孺十分硬气,表示不给你写,你诛我十族都不给你写!】

【那朱棣这个时候脾气也大着呢。

本来他也委屈,是他一开始就想造反的吗?那不是被朱允炆逼到这个份上的吗?

本来藩王也不是他想要当的,是朱元璋硬封的。

朱允炆削藩就削藩,还非要把自己这帮叔伯亲戚往死路上逼,直接削成庶人,

那不造反等死吗?

方孝孺不是想要诛十族吗?

那就满足你!】

【于是方孝孺的十族:父三族、母二族、妻二族以及学生们便都被朱棣杀了。

洋洋洒洒共杀了八百四十七人。

至此“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不过《明史·方孝孺列传》中并未记载被灭十族,株连坐死847人,也有873人等字眼,

这种事情也并不能真正下定论。

但在方孝孺死后,其著作从此也被列为禁书,永乐年间凡藏书者皆为死罪。

但是,仍有人冒死藏之,如《侯城集》等,使方孝孺的文章得以传世。】

【除了诛十族之外,其他的事情倒是没有什么大的出入。

姚广孝当时有句话便是:“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不过后人对方孝孺之事倒是有着一些截然不同的评价,一些人觉得,方孝孺是大忠臣,对朱允炆坚贞不二,有骨气有气节,宁死不屈,带着十族死也不屈;

另一些人觉得,这是一个封建王朝内部的改朝换代,甚至都不是两姓之间的改朝换代,方孝孺实在是有点愚忠,尤其是带累了八百多人跟着一起死。

到底是哪种,还是看大家见仁见智了。】

嬴稷笑着问:【那陈姑娘是仁还是智呢?】

陈曦摆摆手:【昭襄王就不必问我这么尖锐的问题了,这怎么回答都会有人骂我的。

你就当我只是一个讲述者,没有立场就完了。】

嬴稷倒也没有为难陈曦的意思,哈哈一笑就算过去了,然后道:【要是让寡人来说,寡人自然是不希望有方孝孺这样的臣子的。

我大秦的君上,那能力都是一等一的,如果非要靠臣子灭十族才能保证地位的稳固,那还不如死了得了。】

嬴稷也是有着自己作为君王的骄傲的,这样被臣子捍卫着都守不住的江山,还不如让出去呢。

【更何况这还是嫡系皇子,有着继承权的。】

不过嬴稷想了想又补充了一下。

如果是之前那个什么金人蒙古人的来了,还是需要这样的臣子来抵抗一下的。

【不过虽然老夫不太理解他这样的人,但是如果有这样的人,大部分君王还是很欣慰的吧。】刘煓打了个哈哈,避免嬴稷说话太难听了。

现在两个老人家倒是合作的很愉快,一点都看不出来是后者的儿子窜了前者后人开辟的王朝了。

其他老祖宗纷纷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身为臣子他们自然觉得方孝孺真的是神经,你自己死就算了还要带着十族跟你一起死,脑子进水莫过于此。

尤其是这还不是王朝之间的改朝换代,不过是皇帝家里面自己闹了闹而已,多少有点显着你了。

可是若是作为皇帝的先人,他们又觉得有这样的臣子那是真安心啊。

能为皇帝直接把十族都带走的人,能是什么坏人吗?

这种迂腐的人真的是越多越好啊!

【不过朱棣诛杀方孝孺对后世的影响还是很巨大的,后面有个文学家胡适曾经这么评价:

方孝孺是明初一个了不起的人。

外人常说中国很少殉道的人,或说为了信仰杀身殉道的人很少,但仔细想想,这是不确的。

我们的圣人孔夫子在2500年前,就提倡‘有杀身以成仁,毋求生以害仁’,这是我们的传统。

在中国历史上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而殉道的不少。

方孝孺就是为主张、为信仰,为他的思想而杀身成仁的一个人。

方孝孺在燕王进入南京后,因拒绝起草即位诏被杀了十族。

当时姚广孝曾劝明成祖给读书人留个种子,明成祖不听,终于把他灭九族,灭十族。

最新小说: 攻了豪门前男友的爹 路人甲被读心后暴富了 天煞孤星娇宠万人嫌夫郎 沙雕霸总在线反套路小妈文 校夜诡谈[无限流] 钓系咸鱼在综艺摆烂后 轉生成惡役千金的我是原女主推(H) 不要随便招惹小狗 眠春山 当电竞祖师爷爱上黑马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