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节(1 / 2)

当年亚欧大陆上席卷的黑色风暴,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一些在西北散领地内的蒙古部族,在城投后被直接授予了世袭官员身份。

根据不同情况,也会给予不一样的优惠政策。

其中既有分布在河西甘州的蒙古人卫所,也有宁夏固原的自治部落。

尤其是后者,不仅可以继续在规定的区域内放牧,还因为承担军役而免于徭役。

在明朝当局看来,这已经是他们能够给予规划人的最高待遇了。

不过这也只是明朝政府的自欺欺人罢了,被编户齐民郡县和军户卫所包围的小块牧区,实际上很难养活足够的部族人口。

尤其是固原本身所处的河套地区,自唐末开始就遭遇了持续性的环境恶化问题,而当地经济在更早之前就仰仗于来自中亚和草原的商队贸易。

但明朝偏偏用众多卫所与关卡,阻挡了大部分以正规渠道进入内地的外国商人,这无疑是对内地蒙古保留区的严重经济打击。】

【这样下去的结果就是,慢慢恢复人口的蒙古归化部族,根本就不可能靠在一亩三分地上放牧来维持生计。

他们也根本不可能像原本的汉人百姓一样,依靠耕种养活自己。

所以他们经常同周围的贫困郡县进行小型走私活动,或者冒充入关的蒙古人来打秋风。

最后,甚至于吸纳逃离郡县的农民来为自己耕作、放牧。

更有人期望有机会突破边境封锁,同蒙古高原的远亲们建立联系。

固原的叛乱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发生的。】

第233章 第二百三十三个老祖宗很骄傲

【固原叛乱最后虽然得以平定, 但是花费的时间却长达半年之久,

明军前后伤亡多达万人,战死数位中高级军官, 前后动用近10万人马,才将4000蒙古牧民与1万多流民消灭。

但恐怕无论是明朝这边, 还是掀起叛乱的满四恐怕都在思考,

同为朝廷需要倚重的番兵番将,同样驻守在丝绸之路的一个关卡和兵家必争之地上,

为什么安禄山可以成功,起码折腾了八年的安史之乱,满四自己的起义却被明军直接剿灭了呢?】

【因为在明朝的时候, 丝绸之路这条国际货运大动脉的价值已大不如前。

明朝会愿意保留了当地部族,除去军事需要之外,就是判定固原并非自己必须占据的重中之重。

这个时候世界的经济大动脉已不可阻挡的移步海洋了, 但是明朝还是坚定的选择了海禁政策。

世界并不会等待大明。

放眼同时代的世界局势, 长期的战乱与破坏, 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陆上丝绸之路的价值。

船舶技术的进步,促使更多商人将目光投向海洋。】

【尽管还是会有络绎不绝的商贾, 尝试从甘州和嘉峪关进入明朝的西北做买卖,影响力却已经逐渐不若渡海而来的南洋同行。

这个历史进程在当时就已经如此清晰,却还是被明朝长期坚持的海禁政策给蒙上了一道纱。

至于曾经远胜河西走廊的草原到代道的商路,则更因为明军的陆地封锁和蒙古高原本身的衰败而显得无足轻重。

那却是安禄山往日坐拥财富与权势的原因, 也是后来的满四变得生活困苦的缘由。】

【无论个人的意愿如何, 都不影响明朝时的西北商路已经越来越不重要的事实。

满四不仅无法像过往的安禄山那样坐拥世界财富,也无法像范阳节度使那样招来众多突厥、粟特、契丹、奚部的外族战士。

他的部落和小块牧场, 其实就是路上丝绸之路黄金时代的最后残余。

他的身后已经没有了先辈时期依仗的广袤后路,所以他所能激起的震动, 也就被历史记录者磨的波澜不惊。

而对于明朝来说,类似的事情还发生过多次,其结果无外乎是整个河套乃至草原局部的环境荒漠化与人口散沙化。

不愿前进而只能退缩的明军,仍旧会遭到各类蒙古部族的袭击。

他们的反击也因为自己先前的短视而成为没有根基的浮萍。】

众人并不意外陈曦在这个时候再次提出了海上贸易的重要性,和明朝海禁的短视来。

毕竟这在前面已经提过差不多有八百次了。

他们也再一次感慨明朝皇帝的离谱来,从他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上来看,明朝皇帝确实是有功于汉族人的。

但是从这后面的种种政策来说,明朝又是猛猛把历史的车轮往回带。

他们的很多政策即便是秦朝的皇帝看起来都是有点离谱不能接受的,反而明朝的皇帝却觉得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实在是比之前的皇帝还要英明神武,属实有病。

至于明朝的皇帝们就有点烦了。

毕竟这事是从他们明朝基本上自始至终都坚持下来的一个政策,从朱元璋开始就定下来了基调了。

就算是中间有那么一段时间,朱棣派郑和下西洋,他的目的也并非是打探国外的虚实和做生意,主要还是去弘扬国威了。

什么叫做谦虚,什么叫做勤俭持家,这小子是一点不知道。

也就是因为这边的东西实在是好,外面的东西也实在是多,才勉强打了个平衡罢了。

所以他们每每听陈曦说这个,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烦躁。

最新小说: 攻了豪门前男友的爹 路人甲被读心后暴富了 天煞孤星娇宠万人嫌夫郎 沙雕霸总在线反套路小妈文 校夜诡谈[无限流] 钓系咸鱼在综艺摆烂后 轉生成惡役千金的我是原女主推(H) 不要随便招惹小狗 眠春山 当电竞祖师爷爱上黑马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