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几人虽然加入川军没几天,可是加入时就把自己当成了川军,长官不用客气’的漂亮话。客气归客气,这七个家伙却当仁不让地挺直了腰杆子,走在了川军这一支残军的最前面,大步地行走了起来。
因为这一份荣誉不仅属于他们,更属于三连,还有川军死在了顿悟寺的众多弟兄们。
这迎着夜风大步前进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杨森代表着川军上下刚才的承诺,今后将会帮了他们多大的一个忙……
******
“稣哥在上!据说川军第21军的部队今晚都会撤下来,所以应该能采访到那位神奇的胡少校了吧?”
用着很是有些期待的语气,哈里森·福尔曼小声地嘀咕起来。
哈里森·福尔曼的身份比较复杂,他是山姆大叔家人,有着探险家、飞行员、摄影师、记者和作家等众多头衔。
未来还会写出堪称《西行漫记》,姊妹篇的《北行漫记》。
78年死后,还根据他在当年中华多地拍摄的照片,出版了一本叫作《哈里森·福尔曼中华的摄影集》。
而他之所以冒险来到蕴藻浜这里,目的就是为了采访一下那位胡彪、胡少校。
这一个之前没有任何人听说过,但是短短几天时间里在整个魔都,甚至是中华家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还他的那些同僚们。
没办法!山姆大叔家的不少民众,对于这一场发生在遥远东方,双方投入了百万兵力的战争非常有兴趣。
相信国内的报纸,一定愿意为有价值的相关报道,给出一个相当不错的价钱。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都在这里等了两天了,还没有等到那位胡少校换防下来。
而且与他抱着相同目的同行还有很多,不仅有着很多中华人,连西方的面孔都有着十来个之多。
代表着自己想要做一个专访的计划,可能有些难以达成。
就在哈里森·福尔曼思考着用什么办法,一定让那位胡少校答应自己优先采访要求的时候,周边的同僚忽然就躁动了起来。
他们互相推搡的同时,一窝蜂地向着前方小跑了过去。
嘴里七嘴八舌地嚷嚷着:“来了,他们来了。”
迟钝了两秒之后,哈里森·福尔曼终于反应过来,应该是换防下来的川军部队到了,说不定胡彪就在其中。
他不敢停留,连忙跟了上去。
很快之后,就能看到一群身上满是硝烟味的军人,排着整齐的队列向这边走来。
领头的几人,不是他采访过一次的军长杨森和川军的高级军官,而是一些全身上下,包括头脸都满是灰土和血迹。
犹如煤矿工人一样,看不出真实面目的男人。
有些神奇的是,哈里森·福尔曼却是在脑壳里升起了一种明悟:领头那个少见高大的东方男人一定是胡彪,他身后的几人就是他那些同僚们。
因为他们此刻身上的军装,虽然比起乞丐装还要更加破烂,身上有着各种各样,不过是草草包扎的伤势。
神色间满是疲倦,甚至行走间的动作僵硬而缓慢。
可是他们的眼神看起来,却是今晚比夜空最亮的星还要闪亮。
更为重要的是,仿佛有着那一种犹如实质的硝烟和杀气,对着他们扑面而来;居然让在场所有人说不出话来,连身上的采访任务都被吓到忘记了。
纷纷停下了脚步,根本就不敢继续上前和开口,包括哈里森·福尔曼也是如此。
好在他可是当过飞行员,胆子比起普通人大出了很多。
算是在一众报纸和电台的记者中,最先回过神来的一个;在反应过来后,立刻用着还能让人听懂的国语喊道:
“胡少校你好!我叫哈里森·福尔曼。
是《扭约时报》和《泰晤士报》,这两家西方著名报纸的特约记者,请问我可以给你和你的同僚们,优先进行一次专访吗?
相信有很多西方民众,会在看到了你的专访后,对这一场战争有着不同的看法,比如说同情、怜悯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