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款非常清晰。力场二店总投资金额 6000 万,林霁予的对这个数字很熟悉,因为这就是她算出来的数字。但另外几个数字,对她来讲,就太过于陌生了。
潘承宇出资 3600 万,占股 60%。郑若颜以场地资源加上出资 1000 万,占股 20%。季谒出资 1200 万,占股 20%。三人的现金投资,一共分三笔分期到账,时间节点分别在合同签订时,金融街店装修之前,以及正式开始营业之时,三次付款金额比例分别是 50%,25%和 25%。
这意味着,在签订这份合同的时候,季谒的 600 万投资已经进到了力场的账户。
林霁予放下文件,明知道事实摆在眼前,却还是忍不住问出口:“这是什么意思?”
潘承宇没说话,而是看向季谒,抬抬下巴,示意他挑起的事,应该由他来解释。
“这是我送你的礼物。”季谒志得意满,“关键人物都在,正好也和大家同步下。截止今天,林霁予的债务已经全部结清,她现在是个没有任何负担和负面的自由人。而我在力场的股份,以及股份所代表的权利,全部属于林霁予,只是由我来代持。”
这个安排,既维护了力场表面上股东结构的光鲜,对后续融资不存在影响,也符合林霁予的目标,甚至远超她的预期。
季谒终于有机会为林霁予解决些什么,实现些什么,终于能弥补曾经不在她身边,让她独自一人面对一切问题的遗憾。终于等到这个时刻,甚至有白字黑字的合同和其他人的见证,季谒心中泛起一阵荡气回肠的爽快。
林霁予沉默半晌,才艰涩地开口道:“所以,现在我有了三个老板,其中一个还是我的男朋友,对吗?”
潘承宇飞快地瞟了季谒一眼,只见季谒皱起眉头,语气疑惑而焦虑,速度很快地解释:“不是这样,确切地说,是力场现在有了三个老板,其中一个是你。”
林霁予笑得惨淡,她先看向潘承宇:“你早知道了,却不告诉我?”
潘承宇抿了抿嘴:“这不也是才定下来。”
林霁予又看向郑若颜:“你也同意力场三个老板,其中一个是我这个说法?”
郑若颜眨了眨眼,忍住翻白眼的冲动。她当然不同意,甚至觉得季谒这一套只是说辞罢了。股份协议上,是季谒签的字,最终向外披露的股东也只有季谒。季谒和林霁予之间,不过是小情侣之间上不得台面的情趣。
只要别人不知道跟她平起平坐的是个大学都没读完,兜比脸还干净,一百万都需要让男朋友来还债的人,后续融资时不会面对创始人团队构成的质疑,她有什么所谓。
更何况,季谒变成她的合伙人,对她来讲百利而无一害。相比林霁予,她只是来的晚了一点。只要给她接触机会,长期来看,就看真正的大小姐光环和白月光滤镜哪个能真正起作用了。这是她上台的好机会,而只要她能站在台上,必定是中间最亮眼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