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打上了机场的主意【求首订!】
枪声四处响起,一团三个主力营全部投入战斗。
山地道路崎岖狭窄,根本不适合大部队行进,行军队伍拉的很长。
负责进攻21师的日军约有两个中队,在火炮的掩护下,疯狂冲击敌军阵地。
前线打的正火热,眼看就要突破阻击阵地,后方却突然传来消息。
大队指挥部和其余部队遭遇袭击,部队被分割成两段。
我们孤立无援了.
“八嘎!撤退!”
无奈之下,日军只能暂时停止进攻,转头侧翼后方的友军部队。
但21师在后方穷追不舍。
这是一场翻身仗,李仙洲极度重视这场战役,亲自率领一个团的兵力在正面阻击日军。
“弟兄们!友军部队的支援来了!”
“冲上去,不要让小鬼子跑掉了!”
为了策应暂一旅所部作战,李仙洲几乎要把家底掏空了,将全师的残余装备全部集中到这一个团,誓要死死拖住日军。
哒哒哒!
战火烧遍了整个半山坡,盲目攻上来的日军被打的在密林中抱头鼠窜,全部拥挤在一条狭小的干道上。
一团指挥部。
张虎身处后方,通过望远镜时刻观察战场形势。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军士兵开始展开有效抵抗,机枪小组利用散落的辎重残骸,以及四处散落的树干,抵抗住了一团的班组式交替进攻。
急的张虎在后方嗷嗷叫。
“掷弹兵!步兵掩护掷弹兵,把火力点给老子端了!”
一团将近三千余人,全部投入到截击日军,此外还有21师的千余名官兵。
倘若四千多人歼灭不了日军一个千人大队。
那可真是贻笑大方了。
命令迅速向下传达,掷弹兵以小组的形式分散行动,在步兵班组的掩护下,一步步靠近日军阵地。
一个掷弹兵小组,由六人组成。
其中一名发射手,一名弹药手,以及四名掩护步兵。
采用的武器,是缴获来的日制八九式掷弹筒。
有效射程五百米。
但为了提高精准度,士兵们通常在距敌百米左右处进行攻击。
大队长野口大吾躲在掩体后,微微探出头,目光所及之处,漫山遍野尽是交替进攻的晋绥军步兵班。
虽然阎老西在战前给足了补给,各式武器成批的送往暂一旅。
但王奉仍旧坚持优先使用日制武器。
二团,三团装备混杂。
而一团作为精锐主力军,清一色的三八式步枪,九二式重机枪。
在轻步兵装备上,与日军基本无异。
纵使日军单兵素质更高,但在绝对的人数优势面前也于事无补。
野口大吾探出头,看清了密林中快速运动的掷弹兵。
“拦住他们!快!”
“掷弹兵,反击!”
野口大吾心弦紧绷到了极致,掷弹筒是日军的看家本领,他一眼便看出了晋绥军的意图。
但为时已晚。
各个掷弹小组纷纷做好准备,开始零零散散的投射。
八九式掷弹筒没有明确的瞄准器具,只能凭借手感来进行操作。
精锐的日军掷弹筒老兵,号称在400米的距离内,命中率高达85%以上。
而一团的掷弹兵则差了些。
往往需要消耗两三发榴弹,才能端掉日军一个火力点。
但这已经能对战局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从空中俯瞰下去,在敌我双方绵长的阻击战线上,掀起一片片爆炸的烟尘。
几轮投射下去,原本十分嚣张,不停攒射子弹的轻重机枪阵地被摧毁了大半,日军防线上的火力强度瞬间下降。
“各部队发动冲锋!”
“一举歼灭来犯日寇!”
张虎从指挥部中走出,朝着一旁的通讯兵大喊。
“杀!”
“杀!”
接收到命令后,士兵们迅速做出反应,在掷弹筒的火力掩护下,从四面八方涌向日军。
“少佐阁下!我们被包围了!”
一名中队长跑来,惊慌失措道:“二中队,三中队长已经战死,现在就剩我一个尉官了”
野口大吾:“快突围!朝东南部突围!”
“联队部有消息吗?”
中队长:“通讯兵在炮火中阵亡了。”
野口大吾心头一阵翻涌:“八嘎.”
“快组织部队突围!”
通讯设备被摧毁,他们和大部队失去了联络,即使成功突围也依旧在劫难逃。
耳畔,晋绥军的杀喊声越来越近,野口大吾和中队长的额头不禁挂上了一层冷汗。
极其强烈的作战意志,有条不紊的班组交替掩护进攻,清一色的日式武器。
这绝对不是一支普通的晋绥军部队。
一枚榴弹落在附近,强烈的冲击波致使野口大吾耳膜发出一阵嗡鸣。
“暂一旅.一定是晋绥军暂一旅!”
意识眩晕之际,他想起了一个番号。
全面开战至今,令整个第五师团遭受过重大损失的就两支部队,一个八路军115师,一个晋绥军暂一旅。
“上刺刀!”
“板载!”日军开始组织突围,但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