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相持阶段
负责警戒的士兵高声呼喊:“连长!鬼子要上来了!”
日军中队长已经收到了机库遇袭的消息。
阳明堡机场就驻扎了一个中队的兵力,平时欺负欺负乡民自发组建的游击队还算凑合。
但当面对千余名晋绥军所发动的集群突击,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被打的顾头不顾腚
“快,破坏飞机!”
“都炸了!”
“四连的跟我来!”
四连长手持一把驳壳枪,率领手下士兵构筑防线。
五连负责破坏飞机。
士兵们渐渐摸出来点门道,越来越多的飞机爆炸,燃起熊熊大火。
冲天的火光腾空而起,将原本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照亮。
正面防御阵地上。
日军中队长转过头,望向机库方向。
上空中映照出的火红色光亮,不禁让他心情跌落谷底。
完了
一架飞机燃烧,不足以将整片天空都照亮。
能有如此这般。
必定是绝大部分飞机都遭到了破坏。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作为机场驻防部队主官,不管最后结果如何,他都难辞其咎
日军中队长高举刺刀,表情近乎疯狂:
“板载!”
“杀给给!”
既然横竖都活不下去了,那就一起同归于尽吧
一营凭借人数优势发动集群冲锋。
日军本就在人数上处于劣势,机枪火力点又被断掉,士兵们很快便突破了日军稀稀拉拉的火力网。
一营士兵们的凛冽寒光,耳畔的杀喊声越来越近,中队长心中猛地一激灵。
“板载!”
“冲上去!为了天皇陛下!”
噗嗤!
战场上枪声被刀刀入肉的闷响所取代,双方开了一边倒式的白刃战。
若是中远距离对射,日军尚可凭借超高精准度的枪法负隅顽抗,但在近距离作战,较少人数的劣势被无限放大。
啪!
一营长掏出驳壳枪,轻松解决掉了两名企图冲过来的鬼子兵。
“快!能用枪的尽量用枪解决战斗!”
阳明堡镇上的日军很有可能已经收到了消息,这里是敌后,一旦被缠住手脚,等周边的日军合围上来,届时可就难以脱身了。
三团装备情况比较落后,大多数为晋造六五式步枪,虽然是仿制日本三八式步枪,但穿透力没有那么大。
当敌人处于稍远一点的距离时,便可开枪射击。
战斗持续了一个小时。
四连,五连在摧毁全部飞机后,立刻跑来和一营汇合,在两股兵力的夹击之下,日军被尽数消灭。
一营长喘着粗气:“快撤!”
“二营已经和敌人遇上了!”
四连,五连连长点点头:“撤!”
南怀化村。
王奉率先收到了阳明堡大捷的消息。
“打的不错,趁着日军重新补充战机中队的空档,要尽可能多的消耗敌有生力量。”
谢尔盖挠挠头:“长官,可是据我观察,忻口一线的防御正在处于收缩态势”
“我不理解这群集团军指挥官在想些什么!”
王奉转过身,面向谢尔盖:“自卢沟桥事变以来,中国军队转战各处,各部均已疲惫。”
“忻口一线,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处于战略相持阶段。”
系统面板上的数据一目了然,友军部队的组织度恢复速率,伤病复员速率,以及补给率均要远远落后于日军。
很难想象这还是在本土作战的情况。
相比之下,暂一旅的数据就要好上不少。
日军在他国作战,一支甲种师团步兵联队的标准组织度恢复速率为‘1.5’。
即每个小时能恢复1.5点组织度。
看上去很少,但一天的时间便可增长36点组织度。
通过面板数据表述,王奉起初觉得没有什么,但转念一想。
36点组织度
也就是说仅用一天的时间,便可将一支军心溃散,怯战情绪极其严重的部队,重新组织起战斗力。
而暂一旅一团的恢复速率为‘1.7’在这一点上甚至要优于日军。
普通的晋绥军步兵团,很少恢复速率能达到‘0.8’。
这还只是组织度方面。
对眼下的中国军队来讲,组织度是最好恢复的东西,毕竟军队士气很难找到实体,打一场胜仗便可彻底逆转。
补给率和伤病复员率,才是最薄弱的。
就算太原兵工厂开足马力,昼夜不休的生产,也很难将供应前线部队的损耗。
医疗条件更是简陋,普通的大头兵伤势稍微一重,基本上就被宣判了死刑。
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便战况向好,卫立煌也要缩进防线的原因。
谢尔盖点点头,作为苏联人他对战略纵深感同身受:“中国有相当宽厚的空地纵深,双方战略相持,损失最大的只会是日本!”
“淞沪会战打到现在,已经彻底粉碎了日本所谓的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幻想。”
谢尔盖作为欧洲人,相比起敌后游击战,运动战,他明显对百万规模的超大型会战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