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炮营,原本只有两门九二式步兵炮,南怀化村一战后,又缴获四门。
一共六门。
再者就是山炮营和重炮营,这两类火炮由于较为珍贵,日军所装备的数量也不是很多。目前依旧保持在原先的数量。
作战部队的变化并不明显,作为战斗群,要有极强的综合作战能力,要应付各种复杂环境。
因此在支援部队上,王奉下了不少功夫。
将原本的后勤连改组为营级单位,在该编制下增设一个汽车连。
一共六辆运载卡车,都是从日军处缴获过来的。
本次改动最为亮眼的,当属野战医院,除了三百多名医护人员外,还多配置了两个连的士兵,以及两辆卡车以及若干辆骡马车。
除此之外,还有一支维修连以及工兵连。
关于维修连一事,王奉心中暗自规划了许久。
华北战斗群没有机械化部队,唯一和机械搭上边的,可能也就只有那八辆缴获来的日军卡车。
没什么好修的,按理说也没必要单独设置一个维修单位。
但那是以前,现在却不一样了。
未来可以预见的,阎老西会给华北战斗群穿小鞋,不用指望着军械补给能够按时发放到位。
卫立煌那边,想帮忙也帮不上,只能干着急。
在拥有武器自产能力之前,都要依靠缴获来维持军需。
随军维修连的重要性便显露出来。
直接将缴获来的残损武器进行维修,方便可靠。
夏家山村的小兵工厂,培训了不少熟练的技术工人,虽然搞研发不行,但维修些枪械,还是很得心应手的。
早在部队尚未赶至忻口镇时,王奉便给朱向文发报,提及到了此事。
在战时,有一支专业的工兵连,能带来的益处也十分良多。
总共算下来,华北战斗群的全部在编士兵,已经达到了一万三千人左右。
作战部队只有一万出头,其余的都算作后勤部队。
火车站台上。
王奉身披一件大衣,士兵熙熙攘攘从身旁走过。
“长官好!”
“长官好!”
每路过一名士兵,都纷纷敬礼打招呼道。
王奉都一一回应。
前线战事紧急,一天一个样。
几日前还算是有些回旋余地,而一转眼黄绍竑的部队马上就要拼光了,阎老西也感觉到了一丝急切。
直接用军列,将新组编的华北战斗群送上娘子关战场。
列车旁,士兵们嚷嚷着。
“活了二十来年,还是第一次坐火车!”
“刘哥,你看我穿的立正不?”
“咋地?要拜堂啊?”
“嘿嘿,俺寻思第一回坐火车,得穿点好的。”
“别挤别挤,早晚都能上去!”
“.”
赵方远走到身侧:“长官,一团已经全部上车。”
一阵寒风吹过,王奉不自觉的裹紧大衣:“重炮营呢?”
赵方远:“我刚才和车组的人谈过,咱们的榴弹炮可以上车。”
“但估计要赶上下一班了”
王奉点点头:“好。”
那四门105毫米口径的九一式榴弹炮,在南怀化村一战中没发挥出什么作用。
在缺乏制空权的情况下,天空是日本人的主场,大口径重炮难以快速移动,从天上看和活靶子没什么区别。
以前发挥不出作用,在未来也很难有出手的机会。
但王奉依旧决定将其携带在队伍中。
火炮是战争之神啊!
在俯瞰视角之下,日军的破绽无处遁形。
他需要在短时间内调集绝对优势火力,大口径重炮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赵方远在一旁劝说道:“长官,外面凉,先上车吧。”
王奉应了一声,转身走进专用车厢中。
忻口前线战事吃紧,双方虽然进入了对峙阶段,但每天仍有大小战斗发生。
双方损失惨重。
差不多每天要折损两三千人,相当于一个满编团的兵力。
伤兵,武器弹药的运输都要用到列车,供不应求。
能调给华北战斗群的车厢不多,只能分两个班次运往娘子关前线。
第一班次运输一团,以及全部的支援部队。
还有一个山炮营。
第二班次运输余下的所有部队。
车厢内,王奉刚坐下。
赵方远走近:“长官,上峰电报!”
“汤恩伯部,八路军129师正紧急赶往娘子关一线,协同华北战斗群抵御日军。”
王奉冷哼一声。
这下好了,娘子关是山西的地盘,到头来就华北战斗群一支山西部队。
陕军,川军,中央军,八路军混迹于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