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瑛人见无法突破班洪地区,暂时退出,而再次向晚清政府施压。其次在这次班洪的冲突之前,积贫积弱、惧怕瑛人报复的晚清就已经同意将果敢让与瑛人,划入了缅店。
但幸好阿佤山所在的佤邦地区面积较大,即便是晚清也有些舍不得,又或是怕被国人戳断脊梁,即便瑛人再三施压,他们犹豫不决没有松口,这段边境线直到溥仪退位、大清覆灭都没有划定,只能说幸好大清亡得快啊!】
清朝,康雍乾:“……”
“可恶可恨!朝廷叫外族欺负到这份上!”已麻木的康熙都忍不住破口大骂,“我大清怎会有如此不肖子孙!”
雍正冷笑道:“先帝当年国库空虚,也要组建水师,尽力收复苔湾,如今子孙后代却非人子也!无能!再无我满洲半分血性!”
乾隆朝,乾隆早已知道那瑛国人狼子野心了!先前他们就想占据广州,后来竟又图云南?可恶!可恶!
乾隆大怒之后,又颓败跌坐在地。
“大小金川之战,为稳定西南边陲,我大清死了多少将士!子孙却说送人就送人!还叫后人巴不得大清亡了!”乾隆气得胸口都疼了。
【后来,抗小日子的战争爆发了,当时虢民政府无暇顾及西南问题,瑛人趁火打劫的本性也灭有变,他们以胁迫关闭滇缅公路为手段,要求虢民政府将班老、绍帕等佤邦地区划入了英属缅店。
老蒋……同意了。
世代镇守我们种花家南大门的佤族,为了家国抛头颅洒热血也不愿让外邦分毫的佤族,在瑛人的长0抢利炮下顽强抵抗的佤族,却被自家人刀刃向内,狠狠刺了一刀。
但即便如此,佤族人民依旧不愿顺从瑛人,即便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不管是缅瑛哪一国威逼利诱,他们都没有承认过当时划定的边界线,他们仍旧坚定自己终究有一日能回归祖国。
当小日子军入侵阿佤山,佤族人民又组织了“阿佤山抗日游击队”,再次举起大刀,不顾生死冲向侵略者,以鲜血誓死捍卫家国。
后来,我军进入西南,他们又与其他民族百姓一起,组织起千余人的支前队伍,给我们当向导、帮我们抬担架、运输粮草,配合战斗……只要能做的,从没有二话。
他们浑身奔涌的热血与我们那一抹飘扬的红,似乎也从这一刻紧紧交织在了一起。】
明洪武年间,少年朱棣听得双眼通红,又难过又悲愤:“自古忠臣义士皆非亡于外族,而是倒在自家人手里!曾经岳飞是如此!日后的阿佤也是如此!真是气煞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