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节(2 / 2)

三国,蜀汉。

夜深了,外头渐渐下了绵绵细雨,雨雾朦胧之中,诸葛亮点亮了一盏孤灯,听着檐下点滴之声,还有风拂过竹叶的沙沙声,再听着仙迹的诉说,不由感慨万分:“亮何德何能啊……”

仙迹说的,便是他此时此刻做的,今年年初便传来了蜀臣朱褒、雍闿、高定等叛变的消息,还有南中豪强孟获参与其中,若不尽快平叛,他们将会割据蜀汉三个郡。

他先前亲率大军南下,便是为平定南中,方能稳定蜀汉后方。

除此之外,夷人勇猛敏捷、刚毅斗狠,诸葛亮看到了各部族人民作战悍不畏死,还想移南中万家劲卒、青羌之人到蜀地,将他们分成为五部,号为“无当飞军”,作为蜀汉的一支精兵!

随后他便低头叹息,竟有些无法面对后人的褒奖——他招抚西南、以归心和夷之策笼络南人、任用当地人为官、扶助当地农桑,也是怀抱着壮大蜀汉的自私念头,却叫夷人念了他千余年。

真是……惭愧啊!

【在佤族的民族传说中,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不留蜀兵,也不运走南中的粮食,反而将中原先进的牛耕技术带给佤族人,教他们种植水稻、建造房屋、教会他们很多织布的技术、给他们带来茶种,结束了他们刀耕火种、狩猎为生的原始部落状态,因此佤族人将诸葛亮称为“阿公阿祖”,敬奉他为神。

从此他们都自称自己是“阿公子孙”,是孔明的后裔。

佤族的传说里,还记载着诸葛亮离开前,与佤族人立下盟约,请他们世代镇守边疆,永不复叛汉室。而诸葛亮也答应佤族人,佤族王位世袭,若有人侵扰佤族部落,蜀汉必出兵支援。

佤族是非常守信、重信的民族,当地有谚语叫:“一条盟誓比十座金山还重。”、“没有文字,我们记得住祖先走过的路;没有书本,我们说得出祖先说过的理。”

因此他们世世代代都没有忘却对诸葛亮的承诺,从此以后长达一千七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原的朝代都不知道换了多少个,但佤族却始终效忠中原王朝,却没有发生过一次叛乱。

就这样,千年的时光倏忽而过,时间来到了18-90年的晚清,瑛国人发现了佤族居住的班洪地区居然富集丰富的银矿,他们为了侵占矿产,威逼利诱佤族头人,逼迫他们承认自己的属地属于缅店,是英属殖民地,但佤族头人宁死不肯承认,他们说:“我们是孔明的后裔,是中国的臣民。”他们在千年前答应过诸葛亮,永世不会复叛汉室,因此立下誓言,誓死抗英,写下了让人泪流不止的《佧佤十七王敬告祖国同胞书》。】

诸葛亮猝然站了起来,拳头紧紧攥起。

当年为了镇压各地起义,匈奴割据了河北山西,结果被袁绍打得抱头鼠窜,曹贼灭了袁绍后,又打得匈奴跪下向曹贼以表忠心,甚至匈奴骑兵都被曹贼扣留。

蜀汉与东吴也将东夷、南蛮收拾得服服帖帖,魏蜀吴虽打得难解难分,却从未惧怕过外族。

如今那什么英,居然如此猖狂!

若非它那祖宗离得远,否则非得兴兵揍他们一顿不可。

清朝,康熙都有些麻木了,因听到晚清种种懦弱腐朽之举,愤怒的次数太多,如今反倒烧成了他心中的一片灰烬。

每次提到晚清,大清都将遭人唾骂。

那些不肖子孙,究竟还做了何等天怒人怨之事?卖了祖宗、不顾百姓、容外族肆践踏国土,已是十恶不赦!

可康熙却担忧,他们还有罪行,只是仙迹未曾提及。

“还有这瑛,怕不是那英格兰?可朕记得西洋传教士说,那是个小岛国啊……”怎么后世竟有如此大能耐!

【一千七百多年前,诸葛亮与佤族头人歃血为盟之时,或许也没想到,一千七百过年之后,这份约定竟还在履约。

当年诸葛亮称赞西南夷人勇毅之时,建立骁勇善战的“无当飞军”时,或许也没想到他们的热血千年过去仍旧如此滚烫。

一千多人的英军大摇大摆地入侵了阿佤山,不顾佤族人的反对在银矿所在的班洪地区强行采掘,同时胁迫佤族人民,要用枪炮胁迫佤族人民投降,他们想复制当年屠杀印第安人强占美洲的例子。

面对强敌压境,连枪都没有一把的佤族人民没有惧怕。当地十七位佤族部落首领紧急商讨抗英大计,没有一个退缩,他们泣血砍指盟誓,在《佧佤十七王敬告祖国同胞书》中赫然写道:“吾阿佤山虽地瘠民贫,亦有数千里之地,数十万户之民……宁血流成河,断不做英之奴隶,即剩一枪一弩、一妇一孺,头颅可碎,此心不渝!”

他们还写道:“阿祖阿公之源源相传,守土有责,自我失之后,世相传之,继亦自我而不与之,上难以见冥灵之阿祖公,下更何颜于后世耶?”他们甚至担心阿佤山被外族强占,会愧对千年前的诸葛先生。

这份令国人无不动容、热血沸腾的告同胞书一出,立刻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声援,云南其他少数民族也纷纷响应,很快成立了一支“西南边防民众义勇军”与佤族人民并肩抗敌,他们熟悉地势,就靠着最古老原始的大刀长矛、自制土·抢等武器抗击英军。

“横风高弓弩,笙伴箭矢鸣。”

哪怕英军几发炮弹便摧毁了他们十余座村庄,但他们仍然坚持抵抗,一共击毙五十六名敌人,英军没想到他们竟然会“伤亡惨重”,没能复制当年与印第安人的战争,这样一个看着无比落后贫瘠的部落,却让他们都讨不着好,不得不灰溜溜退回缅店。】

“好!”

各朝古人纷纷叫好。

“不畏强寇,忠义之族啊!”

【战争上没讨着便宜,瑛人并没有放弃。毕竟班洪地区不仅银矿丰富,气候土地还很肥沃,稻谷一年三熟,瑛人对其垂涎三尺。于是发动了英缅中勘界谈判,要强制认定阿佤山属于缅店。】

“实乃强盗也!”诸葛亮生气地一拍床板,“无耻匪寇也!”

“稻谷一年三熟?!”秦朝,嬴政惊讶无比,他以为吴楚之地稻谷一年两熟已经是无比肥沃了,原来还有地方一年三熟!

【面对瑛人,佤族首领不慌不忙地拿出了明朝历代皇帝册封佤族头人的金印、官服,又拿出了刻在木片上的朝廷开矿准许书。阿佤山归属于哪一国,历史渊源清晰可见,铁证如山,瑛人愕然,他们没想到这些看起来衣衫褴褛的部落,竟还珍藏着朝廷的金印官服,他们从没忘记过自己是谁。】

明朝,朱元璋骄傲地一拍手:“没错,咱对西南设司抚、吐司,又设三军民指挥使,如今西南民夷杂居,一向是我中国藩篱!”

他早就意识到了西南边防大门的重要性,从他登基开始,便将器重的养子沐英派到了云南,封总兵,让沐氏世袭罔替镇守云南,沐英也极为骁勇善战,一举平定西南,有沐英治理云南,朱元璋一点也不操心。

【故事还没有结束。】

“什么?那瑛人还不肯罢休吗?”诸葛亮愤怒之极,“如此贪婪外族,妄图永占阿佤之野心,已大白于天下了!”

【瑛人见无法突破班洪地区,暂时退出,而再次向晚清政府施压。其次在这次班洪的冲突之前,积贫积弱、惧怕瑛人报复的晚清就已经同意将果敢让与瑛人,划入了缅店。

但幸好阿佤山所在的佤邦地区面积较大,即便是晚清也有些舍不得,又或是怕被国人戳断脊梁,即便瑛人再三施压,他们犹豫不决没有松口,这段边境线直到溥仪退位、大清覆灭都没有划定,只能说幸好大清亡得快啊!】

清朝,康雍乾:“……”

“可恶可恨!朝廷叫外族欺负到这份上!”已麻木的康熙都忍不住破口大骂,“我大清怎会有如此不肖子孙!”

雍正冷笑道:“先帝当年国库空虚,也要组建水师,尽力收复苔湾,如今子孙后代却非人子也!无能!再无我满洲半分血性!”

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scriptgtread_xia()/scriptgt

最新小说: 你不是第一个想做我男朋友的 [综漫] 游戏玩家决定跑路 我会疯狂的爱上 [黑篮同人] 谁还没点篮球小技能呢 [猎人同人] 念能力是库洛洛和金 [综漫] 当金和库洛洛穿越到我家 [综漫] mafia首领不做也罢 变女生后青梅不想当闺蜜 [综漫] 救世之战直播中 网恋对象是上司,她看起来超好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