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带领张三的百户喝酒之后提了两句,张三这才知道,其实小成立漕运公司并不是王文龙的主意。建阳先生,原本是想要让漕兵都恢复民籍的,甚至要把卫所的田发给大家。
这漕运公司的成立,乃是当今圣上的意思。
张三闻言吓了一跳。不过想到万历皇帝本来就在民间到处收税,他为了收刮民脂民膏,逼迫他们这些漕丁永远做这倒霉活计,倒也真不是不可能。
张三心里叹气,暗暗地又把瓜菜仙人的画像买了一张,挂起。
对于万历皇帝则又多了几分抱怨。
他正低头敲着竹钉,突然看见一个卫所中的刘大福跌跌撞撞地跑来。
刘大福头上胡乱缠了一圈白布,张三见状笑道:“怎么了?你家里还有人?这是给哪个爹带孝挣钱呢?”
刘大福眼眶却是红红的,他急忙捂住张三的嘴:“不要瞎说话,这是……是国丧了!”
所有漕兵们都猛然停下手中活计,愕然抬头,看着刘大福头上戴着的白圈。
皇上……死了?
张三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味道,既觉得开心又觉得迷茫,其中还夹杂着几分哀恸,他的眼眶竟也一下热了起来。
无错版本在6x9x书x吧读!6x9书一吧首一发一本小说。读
万历当皇帝已经当了四十多年,如张三从生下来便是长在万历的年号之下的。
哪怕心中对万历再多不满,此时听闻万历的死讯,他的第一反应自是五味杂陈。
这种心情不光是张三等人有。
大江南北乃至于塞外,当听说万历皇帝的死讯之后,都是一瞬间的愕然。
消息传到各地,官府和有头脸的士绅们自然是按照国丧操办起来,将家门口的红灯笼全换了下来,有嫁娶的人家或是做寿的老人也都避了吉。男女不准同房。各地的勾栏瓦舍更是全部被贴上封条。
当天晚上,家家户户居然传出哭声。
这并不是谁的逼迫,而是百姓们在彷徨无措下的自发反应。在许多百姓心中,万历皇帝不是一个好皇帝。
但是万历当朝这四十多年,大明完成了三大征,国内四十年不闻金鼓,百姓们日子虽过得艰难,但是日子总是那么过下来。
当万历朝走到末尾的那一天,天下的百姓回首,竟突然觉得这四十多年的生活似乎也不那么差。
这种复杂的心情在民间蔓延,虽然百姓们害怕被别人说闲话,跟着哭的不在少数,但不少百姓也真为了万历之死哭了一鼻子。
文人士大夫则有更多想法,当皇帝死后,所有势力都立刻动了起来。
福清叶家。
叶向高在万历四十二年已经病退告老,此时他在家中接到京城传来的急报,瞬间脸色严肃。
“快来人,备纸笔……”
他先派家中管事去准备国丧的一应物品,另一方面则是立刻开始写信,分送东林书院,西北的李三才,东北的王化贞,还有京城中的一众人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