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儒教传播(2 / 2)

由于移民带来的瘟疫众多,特别是天花流行,岛上的原住民本来也就需要宗教的慰藉。听说大员港的西拉雅族通过“建阳公”的帮助成功挺过了天花,不少岛上的原住民甚至直接拜起“建阳公”来。

事实上由于岛上的医生缺乏,种痘技术只在沿海实行再往台湾的内陆去,许多部落都没有接触过,反而“建阳公”信仰的传播速度比种痘技术的传播速度快得多。

百来年后,台湾岛已经得到相当大程度的开发,民俗研究者深入台湾岛内陆做田野调查时发现一些山中还未和外界接触的的土人部落。

当时研究者只有惊讶的发现这些部落在遇到疾病爆发的时候有一种奇怪的祭祀仪式。

这些祭祀开始的时候,祭司会穿上一种宽袍大袖、很像明代儒服的袍子。

接着祭司点起一盏油灯,将竹管套在灯芯上,然后会拿起一个磨的锋利的铁片或者干脆就是陶片,念念有词的在竹管套着的灯芯上撩两下,再用此陶片划开病人的手臂,然后将什么东西都没有的坚果壳放在病人的手臂上。

病人全程闭目养神,满脸虔诚,似乎觉得做完这一套流程就能得到康复。

研究者好奇问这场祭祀请的“向”是谁?等祭司说出所请神灵的名字,都不用翻译,研究者就听明白了,因为祭司说出的三字字正腔圆,正是闽南话里的“建阳公”。

研究人员进一步田野调查发现,这种仪式出现在许多台湾岛的高山族之中,事实上形成了一种遍布台湾高山族的“建阳公信仰”。

王文龙因为发明出一种医疗技术,而被原住民传扬,继而被更内陆的原住民当成神仙来拜,这种现象后来直接成为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被称作“建阳公现象”。

当欧华宇坐船离开台湾的时候,王文龙也在大员见到了峰尾黄家的家主黄启祥。

峰尾黄家作为福建最有名的造船家族,虽然游走于各大势力之间,但是家主黄启祥却是一个颇有见识、且有立场的人物。

原历史上的郑芝龙集团,早在万历末年就已经崛起,当时的峰尾黄家虽然给郑芝龙集团造船,却只算是生意伙伴的关系。而当郑成功起兵反清之时,峰尾黄家的嫡系却毅然加入郑氏集团。

包括峰尾黄家后来给清军做造船官,也是等到施琅要收台湾,满清已经成为“正朔”黄家人材愿意以官方身份帮忙。

可见作为泉州有名的造船家族,峰尾黄家还是有一套基于儒家礼教的价值取向的。

而坐在王文龙眼前的黄启祥,也不全像个工匠,更像是个读过书的员外模样。

当黄启祥面对王文龙之时,那一脸崇拜的表情也并非虚情假意的客套,他颇为尊敬的说:“建阳先生,你的《民族国家论》我反复读了十多遍,真乃是字字经典之作,而今我大明要想富国强兵,非得开拓海疆不可。便连我家中子弟,我也嘱咐他们一定要多读先生所作之书。”

黄启祥作为峰尾黄家的族长眼界自不算差,他看着如今东亚洋面上的变化心中也为大明人士无法进去分到足够利益而着急,当黄启祥看到王文龙关于民族主义的理论顿时深有知己之感。

加上王文龙之前的一系列经济学作品,这其实已经从实际操作以及思想层面构成体系,黄启祥通过阅读就能明白整个大航海时代的殖民开拓应该怎么样做。

黄启祥对于王文龙的思想极为佩服,早已经把王文龙引为知己,而且还尽力跟自己的子弟甚至是合作伙伴们推荐。

听说王文龙要在台湾办欧式造船厂他也主动来到台湾。他完全没有害怕胡安跟自己抢生意的意思,反而更是急切的想要把胡安造大船的手艺学到,从而方便福建海商对外开拓。

黄启祥对于王文龙的作品读的太多,两人一见面丝毫没有生份之感,对于造船厂的细节问题,黄启祥没必要太多讨论,两人聊的是如何对外开拓。

王文龙说:“想要朝廷支持对外殖民很困难,这一切只有民间的商人先自发的做起来。”

(本章完)

最新小说: 我靠开马甲拯救世界 修真弃少叶辰顾梦瑶 漂亮小笨宝总被机器人盯上 楚歌 人间生存办事处 我网恋又翻车了(1v1 高h) 勾栏女儿奋斗记 班主任老师李夏 一世巅峰 献给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