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伏击耿仲明
“宿州,桃源,亳州等州县均已被清军攻破,邳州,宿迁两地还在不断被徐州方向的小股清军袭扰,黄得功请求领兵出战,灭一灭那支清军的威风。”
“清军用大炮轰开了亳州城城墙,陈潜夫和桑开第两人宁死不屈,战到力竭,最终都挺身殉国了。”
“亳州城内的大部分守军亦是死战不退,激怒了清军,多铎破城之后,坑杀了投降的三百余兵丁,并掠走了城内的所有百姓,此时正在亳州各处搜罗木料,准备南下。”
“据哨马打探到的情报,多铎已经在收拾兵马,应该会在十日内南下,其派出的前锋大军是耿仲明部,此前一直在宿州,灵璧等县乡间搜罗民夫,前两日清晨时,已经开拔南下。”
一封封军报被送到了朱慈烺的御案之上,随着多铎的全面反击,淮北的局势急转直下。
徐州,淮安这两个最重要的战略支点此时虽然还掌握在明军手中,扬州也尚未被清军围攻,但随着北面这些能有效牵制清军兵力的据点丧失,凤阳所要面临的军事压力,正急速增大。
而多铎在拔除朱慈烺部署的几大牵制点后,并没有任何停下的意思,正组织大军,迅速做着准备,看样子很快就会再度南下。
这便是如今明清双方军力上的巨大差距了。
多铎一旦不求速胜,而是稳扎稳打,修枝剪叶一般,一点点清除定武朝廷在江北的一系列防御部署,朱慈烺根本无法阻止。
对于决定一国命运的战争来说,那些小胜小负,那些一时得失,那些里胡哨的智斗,激烈的人心交锋,在真刀真枪的对决中,根本不值一提。
换言之,对于满清大军这样强悍的敌人,不好好打一仗,在战场上决一决胜负,单单靠那些所谓的计谋,是无法糊弄过去的。
这便是朱慈烺所要面对且必须战胜的敌人,同时也是史可法,马士英等一众大臣畏惧如虎的敌人!
而在清军的绝对实力面前,江北各地不可避免的,再一次人心浮动,随着宿州,亳州被清军攻破,桃源和无数村堡相继投降,淮北的人心一时间更是直接跌到了谷底。
这其中,最要紧的还是军心的浮动,清军野战无敌,不可战胜的形象,随着多铎的反击,再一次得到了加强。
朱慈烺看到这些军报之后,当机立断,准备按照原计划出兵打击清军前锋,特别是已经开拔南下充当清军前锋的部队,并非八旗马甲,而是耿仲明部的东江兵。
他需要一场真正的胜利来振奋大军日渐低沉的士气,更需要挫一挫多铎的威风。
而此时,这一连串的胜利再一次使得多铎志得意满起来,除了少数精锐家丁之外,明军战力疲弱,甚至不敢野战的形象,在他心中越烙越深。
多铎其实从来没把集结在凤阳城的明军当一回事,因此根本没派出成建制的八旗兵和耿仲明共同南下,只是让后者带了一千多刘忠所部的降兵精锐,加上本部兵马,总计不过三千七百余人。
在多铎的心中,耿仲明的这三千七百多兵马,若是在平原上正面野战,绝对没有任何一支明军可以与之抗衡。
不仅是他,甚至就是耿仲明,也完全没瞧上凤阳城的明军,所以才会如此放心大胆南下。
而这对于明军来说,就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了。
朱慈烺当机立断,调集了此前被他派往五河,和尼堪所部对垒的天威中营第一第二千总部,天骑营,武勇营,还有天武左营第一千总部,武耀营,武奋营的骑兵,近七千兵马出击。
而到了这个时候,清军马上要打到家门口了,定武朝堂上的百官们,也终于不敢再劝阻,朱慈烺此前表现出来的坚定意志,已经使得他们认清了自己无法左右朝局的事实。
于是乎,在派出哨骑继续侦察耿仲明所部的动向之后,朱慈烺也召集凤阳众将,开始筹划伏击之事。
“耿仲明麾下的兵马在三千左右,这支兵马原本是孙元化登州练兵所成的西法兵,尤其擅长火器,所以军中装备了不少火枪火炮,骑兵倒是不多。
此外,他还得到了刘忠的部分降兵,从哨骑侦探到的情报来看,有一千多人,其中马兵超过百人。
除此之外,为了押运装备的火炮辎重南下,耿仲明统领的这支清军前锋,还带着好几千民夫,行进速度并不快,从宿州出发,已经两日了还没到固镇。”
常登贵站在铺着一张崭新地图的桌前,手上拿着一根竹条,正在和参战的诸将介绍耿仲明大军的基本情况和初步作战计划。
“按他们如今的速度,明日傍晚前,应该能渡过浍河,然后就地扎营。咱们若是要伏击,浍河南面三十里左右的那片湖区附近最合适。
大军清晨从凤阳出发,就算是要避开耿仲明派出的哨骑,一日也已经足够,再留半日布置各部的设伏即可。
而且,耿仲明行事颇为谨慎,据说他的儿子耿继茂十分擅长探查军情,也只有提前一日进抵,才是最合适的。”
“浍河周围的船只已经被咱们搜罗干净,打造新船耗时太久,耿仲明想要度过那片湖区,最优的选择就是在水域狭窄处搭设浮桥,那到时候他必定会转运大炮过河。”
陈福看着地图上浍河南面,那片湖泊的位置,顿了顿,然后又道:
“咱们若是在湖区边缘设伏,便能阻止其转运大炮,这样能确保火力上不处于劣势。但问题在于北面地形平坦,耿仲明的哨骑也不好对付,在那里伏击太容易暴露了。
但若是等耿仲明所部全部过河再行动的话,这四五千兵马有枪有炮,又身经百战,恐怕就不是那么好打的了。”
“陈总兵说得没错,鞑子的骑兵若是真的不惜马力跑起来,速度极快,两百里的路程恐怕一天一夜就能跑完,咱们必须要半日之内击败耿仲明,否则便极有可能进退失据。”辽镇出身的柏永馥赞同道。
“确实如此,当初在宣大的时候,鞑子的骑兵沿着山间平地都能行动自动,如今淮北都是成片成片的平地,骑兵跑起马来,必定更加如鱼得水。”宣大军出身的田雄也随即附和道。
多铎麾下的八旗马甲,始终是凤阳诸军挥之不去的梦魇,他们没有谁敢在平野之上和对方决战,特别是这段时间江北不断传来噩耗之后。
朱慈烺此番敢出兵,其实也是因为耿仲明作为前锋,并没有和八旗马甲共同南下,徐州,淮安和亳州等地牵制了多铎的大队兵马。
他虽然不怕多铎,但也知道自己现在硬碰硬,还打不过对方,既然是主动出击,那朱慈烺就必须想方设法提高胜率,如此才能激励军心士气。
否则,一顿操作之后,反而战败了,那对于大军的军心来说,将会是难以承受的打击,甚至凤阳城的守卫,也可能因此出问题。
“此战必须在一天内结束,鞑子骑兵距离咱们还有些距离,无论从哪一面来,都需要过河跨江,速度并不会太快,可以暂时不必考虑他们的影响。
但耿仲明本身就不好对付,如何一击得手,重创这几千清军,甚至是全歼他们,才是此战的关键。”
朱慈烺听罢,环视一圈手下诸将,又缓缓开口道:
“咱们能动用的兵马不多,骑兵也不占绝对优势,耿仲明所部原本就是西法兵,擅长火器,绝对不能让他们把炮运过河,否则他们倚炮坚守,那就糟了。”
“陛下所言极是。”
陈福拱手抱拳赞同道。
“若是耿仲明凭借火器,倚仗火枪火炮和咱们对峙,想要坚守两三日,是绝对不成问题的,到时候咱们若是攻不破,反而有可能在撤退的时候被咬上一大口。
但咱们若是直接在湖边伏击,耿仲明的哨骑极有可能察觉,到时候耿仲明心有余虑,不过河了,那咱们岂不是得无功而返?”
“天骑营可以从后面突袭,迅速破坏清军的火炮。”常登贵听罢,突然开口道:
“既然不能在湖边半渡而击,那咱们干脆等耿仲明大军悉数过河,特别是那些火炮运过南岸,堵在浮桥口之后,再行动。
这其中最关键的,其实并不是在哪里伏击清军,而是不能让其用炮,甚至火枪,也得让他们少用。”
“说的没错,只要耿仲明全军安然过河,其必定放松警惕,到时候骑兵绕后,突然袭击,定能破坏其火炮,再掩护步军合围,必能杀这股清军一个措手不及。”朱慈烺听罢,也当即点头赞同道:
“此法可以一试,只要能成功破坏耿仲明所部大军的火炮,必定也能同时搅乱其布防,届时朕以两倍兵力,击溃其便易如反掌了。”
确定大体方略之后,他随即带着这一众大将,开始安排战斗序列,特别是骑兵的分配,胡茂祯麾下的“武勇营”只有不到两百骑兵,加上天骑营和其他两部京营的骑兵,也只有不到两千,必须都用到刀刃上。
除此之外,为了防止意外发生,朱慈烺还调动了凤阳城的水师在淮河布防,陈福和柏永馥领着城内留守的大军接应。
同时,周世显继续往北面亳州,东面五河县派出锦衣卫,时刻保持对北面和东面清军动向的掌握,以防清军的大队骑兵突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