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煌言顿了顿,此时台下所有人,甚至就是林昌峰也把目光聚集在了他的身上。
要知道,林昌峰这种在军营中混迹多年的人,是最崇尚力量的,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能在战场上保住性命,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台下的新兵们听得心里窝气,但一时之间,又只能憋在心里。他们听了张煌言的话,现在已经明白,自己一直受欺负,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自己不够强。
张煌言的声音很快再次响起:
“曾经,鞑子在关外肆虐,杀死百万辽民的时候,大家都说,那是辽人的事情,和关内没关系,根本不必杞人忧天,甚至还有人说干脆把关外的军队撤回来算了!
可后来,鞑子打到了京城,打到了宣大,把京畿附近劫掠一空,杀得血流成河,许多人不敢再说风凉话了,但还是心存侥幸,觉得畿南,山东离辽东那么远,总不会有事的。
可后来的事情,大家伙都知道了,畿南,山东,这些咱们曾于以为鞑子到不了的地方,到处都被烧杀抢掠,惨不忍睹.
今天,鞑子又要来了,你们背井离乡,到了江南,但鞑子还是不放过你们,还是追来了,这些杀人不眨眼的马匪,要来杀了你们,抢你们的土地,粮食,妻女,把你们,还有你们的儿子,全部变成他们的奴隶?
刚刚我问你们的那个问题,也是陛下想问你的问题,你们还记得吗?
如果鞑子打到了江南来,你们有本事保住自己的小命,保住自己的土地,妻女吗?
如果鞑子打到了江南来,你们还有退路吗?关外到关内,京城到畿南,畿南到山东,山东到江南,还有哪里可以退?”
现在,清军马上又要南下了,这一次,可不是欺负一下他们的问题了,而是要来杀光他们,将南直隶劫掠一空。
这些来自山东,来自北直隶的士兵们,都知道鞑子有多凶狠恶毒,所到之处,根本就是尸横遍野,鸡犬不鸣。
一时间,所有人的眼睛都看着张煌言,想要从对方嘴里知道自己要如何才能不被欺负,如何才能打败南下的鞑子,保住自己的家人和土地。
而张煌言也丝毫没有停歇,又继续道:
“陛下有一些话想和你说,陛下想要我告诉诸位:
你们已经在训练场上竭尽全力,已经忍受军官的棍棒,忍受艰苦的训练半年之久,已经学会了兵书上的大部分作战技巧.
你们不是一个人,也不是只有当初那几十个手无寸铁的同乡,你们的背后,是大明,是御驾亲征的陛下,是千千万万并肩作战,一同训练,即将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是你们手上的刀枪盾牌,是无坚不摧的火枪火炮。
这些,就是你们对付鞑子的倚仗,鞑子要杀的,不是你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人,是咱们殿前军的一万将士,是大明朝廷,是陛下。
你们出征北上,和鞑子浴血奋战,也不是为了保卫朝廷,保卫陛下,更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不杀死鞑子,死的就是你们!
鞑子不仅会杀人,还会把分给你们的土地全部占了,然后把你们的儿子头发剃光,让他不能穿咱们汉人的衣服,把他从头到脚,变成奴隶,世世代代,子子孙孙都要给鞑子种地为奴,让他死了也认不到祖宗。
你们还有退路吗?这样的事情,你们能让它发生吗?”
“不能,不能,不能!!!”
台下两千多名天武左营的将士们听得激动不已,齐声高呼道。
他们从来没想到自己可以代表那么多东西,自己拥有那么多支持,这段时间逐渐培养起来的归属感,荣誉感,自豪感,一时间涌上心头。
这一刻,他们似乎都意识到了一点——他们的身份和命运,从他们南下的那一刻开始,便已经发生了改变。
张煌言继续吼道:
“从你们加入殿前军的那一刻,你们的前途就是光明的,只要打败了南下的鞑子,将来咱们还会有更多人加入殿前军,你们不会永远只是一个小兵。
伍长,队长,旗队长,百总,千总,甚至是营官,只要你们有本事,有军功,谁都可以升官,谁都能光宗耀祖。
明白了吗?只要你们有本事去打流寇,杀鞑子,把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北直隶,甚至是辽东收复回来,官职,军饷,赏赐,房子,媳妇,这些都会有的!”
经过这几个月的历练,张煌言已经深谙鼓动人心的演讲技巧,他的宣讲也确实是有感而发,但与此同时,每一步到哪里,该说什么,都是事先已经有了计划的。
这些农户佃户出身的纤夫不懂得什么家国大义,但是他们懂得自己吃了很多苦,过得很惨,懂得自己要吃饱饭,要娶媳妇,要传宗接代,要房子住.
换言之,对于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纤夫来说,不需要你说话多有逻辑,也不需要语言多华丽,要的是你说明白为什么,有什么好处,他们就懂得自己要不要拼命了。
吃苦不怕,受罪不怕,甚至死也不怕,就怕土地没了,就怕没饭吃,就怕子孙后代变成鞑子的奴隶,剃发易服,认不得祖宗。
“那军功从哪里来?”张煌言又大吼了一声。
台下的情绪已然都被调动了起来,随即便是一阵山呼海喊的回答:
“战场上!战场上!战场上”
“为陛下效忠,杀鞑子!杀鞑子!杀鞑子!”林昌峰此时也是心情激动,台下刚刚动静小些,他就猛然大喊道。
随即,又是一阵山呼海喊:
“为陛下效忠,杀鞑子,杀鞑子,杀鞑子!!!”
感谢书友“粤垦路大壮”的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