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本就计划着击败李自成,占据武昌之后,立刻统兵北归的,只不过是收到了多铎的军报,以为有个大便宜能捡,就吭哧吭哧调头来了。但他万万没想到,赣北的明军,这些被他的手下败将李自成吓得落荒而逃的明军,居然还是块烫手的山芋。
阿济格此前在追击李自成的时候,看到固若金汤,重兵把守的九江城,便知道明廷早有准备,但心里也完全没把所谓的督师何腾蛟,大帅左良玉放在眼里。
但他对于这样的坚城,完全没有强攻的意思,特别是麾下的大军横跨千里,追击了数月,早已经疲惫不堪。若是不能突袭破城,或者直接招降,这仗便绝对不好打。
因此,郑四维和王体忠两人,便成了清军的前锋,只是这两人也根本靠不住,首战失利。
现如今,阿济格按原本计划派往九江城佯攻的大军早已就位,他为了挽回颜面,还是让郑四维和王体忠组织了几次强攻,挑衅城内的明军。
毕竟,鳌拜损兵折将,清军颜面大失,阿济格就算要撤军,也必须先到九江城下示威,安抚人心,否则他撤军之后,武昌和湖广北部的局势,就不好控制了。
而何腾蛟和左良玉等人打了一场伏击战之后,便忙着抢功了,压根没有乘胜追击,直接龟缩在了赣北的几座坚城之内。
这使得阿济格和一众清军将领都无计可施,只能在城外挑衅,然后被城中的守军利用火器远程反击。
毕竟,明军只有出城作战,他们才有机会施展兵力破敌,可现在明军全都固守不出,除了派出水师,完全没有要决战的意思。
于是乎,阿济格也就坡下驴,准备鼓舞大军的士气,部署好武昌和荆州,襄阳等地的防御之后,便立刻北归。
从武昌到九江,前前后后浪费了一个多月,时间也不早了!
当然,“南康大战”对于清军而言,也并非人人都利益受损,郑四维和王体忠两人就因为鳌拜的失利,地位得到了提升。
他们此时已经颇有摒弃前嫌的意思,两人一唱一和,跃跃欲试,使得准备北撤的阿济格不得不给他们加官进爵,同时准许他们扩充兵马。
这些军情何腾蛟正在不断传来,虽然朱慈烺并没有了解全部,但根据军情反应出来的兵马调动,他已经大概确定了西面的整体局势。
除此之外,北面高杰和黄得功也是战绩斐然,清廷留了上千兵马驻守的济宁州虽然暂时没有被攻下,但鱼台县,城武县相继收复。
这种情况下,驻守归德的准塔根本不敢轻举妄动,高杰和山东的义军没有等来预料之中的八旗兵,士气大振,同时也得到了当地乡绅的粮草和人力支援。
朱慈烺调动两营精锐北上支援,高杰和黄得功都得到了援助,北面大军的声势也愈发浩大,准塔连连向多铎求援。
在路振飞传回的塘报中,朱慈烺明显感受到了山东,河南各地还未消亡的抗清意志,以及清廷派驻的那些官员们,面对有野战大军支援,同时还有着不少兵甲装备的义军,那种惊慌恐惧的神情。
在原本历史上,山东,河南等地的各路起义不断,许多地方都是被清军杀绝了之后,义军的活动才彻底结束,最后清廷还派出了信任的大将领着数以万计的兵马驻守地方,才安心。
而陕西,山西等地,也不过是因为地方军头助纣为虐,一直没有爆发反清起义,等到那些军头也看清了清廷的面目,纷纷开始行动,这两个地方同样是抗清起义不断。
只是,这些互不统属,各自行事的义军们,很快就被清廷各个击破了,部分残兵败将撤入秦岭,最终成为了“夔东十三家”的一部分,坚持抗清二十年。
如今,看到山东和河南的义军迅速发展,朱慈烺的信心也随之得到了鼓舞,他在南京重建大明,便是树起了一面旗帜。
不过,无论是赣北,还是山东,那些旧派军头为核心组建起来的军队,依旧存在各种明争暗斗,高杰和黄得功在天子脚下,还算收敛,但也同样各存心思。
“多铎应当是马上就要撤了,议和一事绝对没有得到多尔衮的同意,他这是在和朕耍心眼子。”朱慈烺嘴角微微扬起,冷冷笑道:
“何腾蛟的捷报送来才几天?阿济格派出的塘马绕那么一大圈,不会那么快,从北京到凤阳,一来一回,没有十几日,更不可能,看来他真的是急了。”
“陛下,这虽然是诈和,但亦可用来做文章。”张煌言忽然出列,朝着朱慈烺拱手抱拳道:
“多铎必定是私下悄悄进行的,应该大部分清军都还不知道内情,若是咱们主动宣扬出去,必定能对其在军中的威望,造成不小的打击。”
“多铎一个人做的,这怎么可能?”常登贵怀疑道。
毕竟,这样的事情,在他看来至少应该是军中有部分人支持才能做,否则一旦东窗事发,那多铎就完蛋了。
“此事就算不是他一个人主导,只要鞑子军中的那些士兵们不知道,那传开了便一样能影响到鞑子大军的士气。”张煌言随即又道。
朱慈烺点了点头,张煌言因为职责问题,很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他对此是十分赞同的。
“说得没错,多铎越是小心翼翼,朕便越要扒下他的遮羞布,让他进一步失去威信,清军便会彻底失去分寸。
另外,多铎派来的那三个送信使者,好好审问他们的底细,同时打探一下清军当前的军心士气。这三人若原本是我大明官员,投清叛国的,立刻斩首,悬挂于城楼上示众。”
周世显闻言,立即拱手应道,那三人选择正被锦衣卫看押着,已经开始了第一轮审问。从他们的口中,能挖掘出不少最新的军情。
而后,朱慈烺便开始了全面反攻的军议部署,由陈福介绍大军的反攻计划。
陈福得到朱慈烺的眼神示意后,当即拿起了桌上的那根细长竹枝,环视一圈,然后在地图上一边指点,一边大声讲解道:
“根据最新反正逃到城中的士兵反馈,清军大营中的粮草弹药已经只能支撑二十几日,而因为近日来的连续降雨,那些民夫集中的大营中,还出现了疫病,清军中现在是人心惶惶
现在,根据汇总到的军情,经过此前的论证和商议,目前出兵反攻的时机已到,此次反击的目标是击杀两千到五千清军甲兵,消耗清军有限的兵力,巩固江淮守卫战的战果,进一步摧毁这支南下清军的作战意志。
我大军的全面反击将分为三个阶段,以确保能以最小的损失,取得最大的战果,同时也避免清军的回马枪。
第一阶段,是针对城外清军筑起的土墙,通过夜间的不断试探突袭,确定土墙后的清军兵力,由此获得清军的撤退进度,确定反攻的时机。
清军此时依旧部署主力在城外的壕沟阵地中,此阶段的作战,以小规模破袭为准,要求速战速决,绝不恋战,更不能发生大战,同时将使用城中最后一批火箭,干扰清军,减少清军反击造成的伤亡。
第二阶段,是确定清军开始将壕沟阵地中的兵马撤出之后,利用清军撤退时的混乱,发动大规模突袭,引发清军的大溃败。
这一阶段,城中的各部兵马轮番出击,尽可能利用混乱,杀伤清军,特别是那些八旗甲兵,最好能激起士兵的反正,加速清军的撤退。
第三阶段,是迫使清军主力扔下辎重撤退之后,与其断后兵马的决战,此时将会调动水师助战,以免清军主力利用机动优势北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