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收复淮北失地
“涂山之战”胜利的当晚,朱慈烺听完各部的伤亡情况汇报之后,立刻根据此战中图赖所部,还有清军北撤时的表现,调整了后续的追击方案。
军议一结束,他便立刻派出塘马,向淮北的高杰,黄得功两大主将传递新的作战指令,同时将原本驻扎在扬州的数千大军,庐州的刘泽清所部,还有镇江的黄蜚所部水师尽数北调。
常登贵追到寿州之后,确定图赖所部残军已经北撤,就立刻领兵回到了涂山南面的明军临时大营,旋即又被朱慈烺派出,追赶陈福统领的大军,继续追击多铎所部清军,收复淮北豫东的各州府。
朱慈烺和一众大将分析了多铎撤军时的断后阻敌部署,知道对方并没有完全失了分寸,图赖在涂山的失利,更多是没有意料到水师这一突变因素。
不过,随着图赖迅速溃败,而且损失过半,多铎必定已经不敢再沿途伏击,清军的信心在这一过程中,已然消耗殆尽。
但清军此时相对于明军而言,依旧有着绝对的兵力优势,朱慈烺又在涂山休整了一日,此时便是想追,也根本追不上了。
至于此时正领兵在鲁南,鲁西收复失地的高杰,以及原本在凤阳北部州府袭扰清军的黄得功,也都得暂避其锋芒。
高杰和黄得功固然得到了殿前军和京营的兵马支援,特别是高杰,其麾下如今汇聚了数万大军,但若是撞上多铎统率的清军主力,依旧不堪一击。
不过,明军固然无法追上清军,实施所谓的迂回包抄,但常登贵和陈福依旧要尽力追赶,虚张声势,以防止清军有了喘息之机,留下重兵占据归德等要地。
而同样的,郑鸿逵率领的福建水师,也将派出偏师护送辎重船,直接沿着涨水的涡河北上,协助陆师收复失地,特别是重新夺回亳州这个凤阳门户。
朱慈烺要构筑江淮防线,掌握战场主动权,那就不能仅仅是恢复南直隶的州府,兖州,归德,汝宁东南,甚至是开封南部的半数州府,他都要借着这次清军仓惶北撤的时间窗口收复。
明军当前其实还没有这个实力在中原应对清军的反攻,但清军南征北战大半年,多铎所部又连连失利,短时间内必定无法再度南征。
朱慈烺要掌握战争主动权,并非是要存地,而是要存人。
这些州府,必定是将来的战场前线,还是清军南征的前沿据点,那些地处交通要冲之间的关隘城池,更是天然的防御阵地,如果被清军控制,大明必然会在将来的战争中,处于不利的位置。
但如果这些地方的百姓全都被朱慈烺转移到了南面的江淮之间,清军就算南下攻取这些城池,也无法再就地获得人力物力的补充。
此时的大明,依旧有足够的纵深,而朱慈烺倚靠坚城大河节节阻击的战略,也在实战中取得了胜利,他如今要做的,便是争取到更多的时间,积蓄足以压倒八旗大军的力量。
在涡水沿岸的龙亢集驻扎休整了一夜之后,陈福等来了常登贵,然后又继续领兵追击,他们在路上看到了无数累死倒下的民夫,还有清军遗弃的大炮和兵甲武器。
不过,那些大炮几乎都被清军用火药炸毁了,倒是兵甲武器几乎都完好无损,可见清军撤离时的狼狈。
常登贵很快便率兵进抵蒙城,这里此时已经成了一座无兵驻守的空城,周边只剩下了一些趁乱逃离清军魔掌的民夫,道路周边还倒下了不少清军的尸体。
陈福和常登贵继续领兵北上,沿途没有遇到任何阻碍,四日后便顺利进入了清军曾重兵把守,防卫森严的亳州城。
这个时候,准塔早就领着麾下马甲,跟着多铎北撤了。在他的指挥下,最后一支撤退的八旗军还把城中几个粮草仓库,还有民宅全都给烧了,城中已然是一片狼藉。
而那些来不及烧毁的辎重,则是已经被抢先一步率军进入城中的黄得功派手下家丁洗劫一空,后者更是直接派兵入驻城中的官署兵营。
不过,黄得功也不是那种目光短浅,毫不识相的人,他看到陈福和常登贵领兵而来,亲自领兵出城迎接。
陈福看过锦衣卫传回的情报,自然知道亳州城内的辎重烧不完,但此时也顾不上这些,与黄得功所部大军会合之后,便又继续北上了。
不过,多铎最终还是在归德留下了一支兵马驻守,陈福虽然会合了黄得功所部,但攻城器械却没有准备,前锋突袭失利之后,只能选择先收复归德府城的其他城池。
与此同时,高杰很快也领着大军东进,协助陈福收复中原失地,归德府城的清军看着城外汇聚的明军越来越多,多铎统率的主力大军越走越远,毅然决然选择了突围。
多铎也没有让他们死守,整个豫东都早已经被清军破坏殆尽,几乎变成了白地,留下这么一支兵马,无非就是想要阻击明军,以防后者迅速追上而已。
随着归德府城中的清军北逃,陈福在豫东,甚至是开封南面各州府的行动,便几乎没有再遇到任何像样的抵抗了。
等到南面大军在大明天子,六军统帅朱慈烺的亲自统领下,北上豫东,明军也终于有了足够的兵马,并开始了针对兖州府,汝宁府各地展开攻势,成功收复了一批城池。
清廷见势不妙,也当即派豪格领兵南下,进入济南,东平州等地,威慑咄咄逼人的明军兵马,遏制后者的攻势。
朱慈烺并没有北伐的意图,在达到战略目的之后,自然停下了收复失地的脚步,部署了各州府的驻军和治理官员之后,随即带着兵马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徐州城。
看着面前依旧威严高大,固若金汤的徐州城,朱慈烺不由得想起了“睢州之战”的胜利,想起了这半年来和清军的斗智斗勇,精神高度紧绷的一个个夜晚,还有那日复一日,似乎永不停息的炮声。
这些事情虽然都发生在了半年之内,但朱慈烺却觉得好像过了很久,甚至十几天前“涂山之战”大胜之后,身心一松,和一众将领在大帐内喷云吐雾,都好像是记忆深处的事情了。
这让朱慈烺有一种久别重逢之后,往事还记忆犹新,历历在目的感觉。
不过,徐州城数万军民的高声呼喊,热烈欢迎,迅速驱散了朱慈烺的矫情,他立刻又恢复了那个马上天子的威严,身心一松的状态从来不属于大明的君主。
大军入城不久,朱慈烺便在徐州召开了“江淮保卫战”大胜后,第一场江北全体将领参与的军议大会。
徐州城的府衙内,他对着这些坚守了大半年的将领,当即便是一番论功夸赞,从立功最多的陈福,常登贵开始,然后再到殿前军,京营各将,紧接着便是高杰,黄得功等人,刘泽清自然毫无意外被冷落了。
大会的第一项议程,便是大军中负责统计战果的常登贵和负责核实战果的总教导官张煌言,对“江淮保卫战”所取得的战果进行简要报告。
“自睢州之战后,一直到收复归德之战,半年多来,我大军在睢州,淮北,凤阳,涂山等地,共进行攻防大战七场,在兖州,徐州,淮安,归德,凤阳亳州,宿州,五河各地小战无数,斩杀清军两万两千余级。
其中,战场斩杀八旗兵超过八千级,耿藩,孔藩甲兵超过四千级,还有投降清军的汉兵近万级,此外还剿灭乱军多股,在凤阳招抚反正汉兵三千余,在山东,河南等地招抚义军超过四万.
而除了这些斩杀之外,还有两百余八旗兵,一百余包衣兵,以及一千三百余汉兵在大战和追击中投降,其中有几名军官对多铎所部八旗军的情况颇为了解,他们主动供述了大量有关八旗的军情,只求陛下能饶他们一命,他们想要将功赎罪,为陛下收复江山效犬马之劳。
另外,多铎领着大军撤退的时候,派出了数百骑兵砍杀留在营地的民夫,我军天骑营将士很快出城突击,将这些八旗马甲驱赶,最终共解救出民夫四万有余.”
诸将听了汇报,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了笑容,特别是凤阳城中的殿前军和京营将领们,清军两万余的伤亡,大部分都是发生在凤阳城和淮北,涂山三地附近的,全都是他们的战果。
高杰,黄得功两人虽然在北面十分卖力,但自身实力有限,连准塔的两个甲喇,不足三千八旗兵都对付不了,杀伤的清军数量自然不多。
而殿前军,京营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终从凤阳标营和地方营兵中抽调了数千人马补充之后,七个营只剩下了一万三千余能战之兵。
常登贵在汇总各部伤亡的时候,朱慈烺和诸将的神色都收敛了起来,甚至紧紧握起了拳头。
清军的战力终究强悍,明军此时和对方并没有本质上的差距,训练和装备甚至趋同,双方都属于十七世纪的封建军队,明军虽然占着坚守之利,但伤亡比同样不好看。
在凤阳城内驻守的这大半年以来,作为野战主力的殿前军和京营,每一次大战结束之后,都要和从其他营伍抽调归来补充的士兵训练军阵配合,以确保战斗力。
若非如此,朱慈烺也不会放弃那么好的追击机会,“涂山之战”之后,专门腾出一天一夜,让大军休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