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看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明末振兴方略 > 第127章 大阅兵

第127章 大阅兵(2 / 2)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街道两边的数万九江城百姓群情激昂,纷纷跪下叩拜,声音响彻云霄。清军虽然没有大举攻城,但也兵临城下,围了十几日,城内一度人心惶惶。

在那些日子里面,城中这些从武昌撤下来的兵马并没有让他们放心,反而是江北传来的一道道捷报,不断鼓舞着人心士气。

从某个角度来说,九江城内的百姓,早就心心念念定武皇帝了,如今得见真容,喝彩欢呼声直接汇成了翻涌的巨浪。

朱慈烺骑在马上,看着两侧的百姓,不时点头致意,何腾蛟组织的官员和衙役此时正排成两列,跪在边上,将民众隔开,而何腾蛟和一众文武官员,也全都毕恭毕敬,在前方的路口等候着,使得大明之君的权威更显庄严。

这样的气氛持续蔓延,一直到殿前军停下,朱慈烺领着身边的几位将领,以及九江城的一众文武官员,进入临时行宫,大半个九江城都沸腾了起来。

朱慈烺的原意就是要把动静闹大,向那些怀有二心的武将们,展示他这个大明天子,是人心所向,何腾蛟的安排,已经基本上达到了他的目的。

而朱慈烺也没有闲着,当天便开始在行宫中批阅奏章,安排军政事务,特别是后面两日阅兵的安排,这是他最关心的事情。

看着面前左梦庚,马进忠,王允成,徐勇一众武将脸上复杂的神情,想到几日后,他们看到殿前军的表现,惊得目瞪口呆的样子,朱慈烺便觉得好笑。

九江城内紧张的气氛中,时间很快来到了第三日清晨,袁继咸和奉命领兵参与演练的一众武将,早早来到九江城最大的军营——“北大营”的大门前候驾。

朱慈烺在何腾蛟,以及林昌福,张煌言,周世显等人领着的大队甲兵和锦衣卫的拱卫下,也随即来到这个今日大军演练的地方。

陈福早早就领着殿前军的将士们开始了行动,等到他进入北大营的时候,校场上已经是旌旗飞舞,兵马肃立,各营将士都按照各自将领的军令,整齐列队其中。

事发突然,左镇的各营将士只有不到三天时间准备,不少士兵对此都埋怨不已,特别是那些原本正准备轮到他们到军营外捞银子的军官们。

但陛下亲临,军令如山,这些军官士兵纵使心中有再多的不满,也只能是私底下在心里抱怨一番,然后听令行事,参与今日的演练。

不过,他们许多人都是昨日才刚从原本的军营赶到九江城,对具体的情况还不了解,只听说此番演练,是陛下要给各营将领下马威,一个个都十分愤怒。

他们都是这些将领手下的心腹,道听途说一些小道消息,再加上各个将领私下授意的鼓动,自然对这样的下马威,抱有敌意。

所谓的私兵,便是如此了!

但无论他们是什么态度,也阻止不了朱慈烺要办的事情,此时的北大营校场上,汇聚了左镇五部大军,还有殿前军在内的的近两万兵马。

这座军营是何腾蛟为了应对阿济格大军长期围城,坚守九江城新建的,可以容纳三万大军演练驻扎,面积十分巨大。

当然,这六部大军,近两万兵马,并非要一起演练,而是要一部一部来。当其中一部兵马参与检阅的时候,其他的兵马则是在一旁观摩。

朱慈烺此时身披一件金黄色的鎏金战甲,龙旗在点将台上高高飘扬,左右分别是何腾蛟,袁继咸,严起恒和陈福,左梦庚,马进忠,金声桓,徐勇,李国英,身后是周世显,张煌言,林昌福等心腹,再往后则是披坚执锐,全副武装的御营甲兵。

相比起左边文臣们的怡然自得,甚至隐隐有种正准备看笑话的样子,以及陈福和周世显,张煌言的信心满满,左梦庚,马进忠,金声桓等人,都是愁容满面,眉头紧锁。

他们在前几日的入城仪式之后,对这场“大阅兵”的结局,都不再抱任何侥幸心理,甚至忧心忡忡起来,生怕自己麾下的兵马会在其中犯什么错误,到时被抓到把柄。

可朱慈烺要检阅大军,他们也根本没有办法,事情完全不由他们控制,他们只能看着原本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军权,被一步步收回,但却无可奈何。

而在整个事件最可怕的,则是朱慈烺这个年轻天子表现出来的步步为营,明明占据上风,却还偏偏凡事都要名正言顺,不给他们任何撒泼耍赖的机会。

相比之下,他们却是毫无反击之力,甚至已经知道对方要做什么了,也只能眼睁睁看着。

巳时一到,校场上立即鼓号声齐鸣,六部将士也随即按照一开始布置好的旗号,依次进入校场的指定位置,北大营一时人喧马鸣。

朱慈烺的面前,旌旗飞扬,鼓号声,马蹄声,踏步声不绝于耳,而进入了校场之中的各部士兵,除了殿前军方阵严整之外,其余五部兵马,阵列在行进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混乱。

这还是在校场演练,如果在战场上,这样的军队恐怕根本没有战略进攻,倚靠激烈的阵战,在正面击溃敌人的实力。

换言之,如果“南康之战”没有水师的火炮威胁,鳌拜在那样的地形中,不得不率兵突围,明军只需要守住山口,然后用骑兵消耗牵制,战争的最后结局是什么,还很难说呢!

殿前军在进入校场的过程中,再度表现出了不凡的气势,他们的军装整齐,看起来便训练有素,气势咄咄逼人。

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依旧是天骑营调拨的两局骑兵,他们身着黄装黑甲,头戴红缨黑盔,个个神态威严,此时正在步军大阵两翼,一同行动。

等到这两千余步骑兵行进到指定位置后,又迅速在军官的指挥下,原地完成了整队,最后齐声大喊一声“虎”,更是气势如虹,甚至吓得部分正在行进的阵列为之一滞。

左梦庚,马进忠,金声桓等人看着殿前军的排兵布阵,以及阵列进行过程中表现出的高超水准,便大抵猜到了这是按照戚少保练兵之法操练出来的。

他们其实也知道戚继光系列兵书上记载的那些练兵之法,甚至还看过对应的兵书,无论是《练兵实纪》,还是《纪效新书》,在明末都十分流行,几乎每一个武将,都有所了解,甚至全文翻看过。

只不过,知道理论和实际操作,那就是两回事,戚继光的练兵之法对于兵员,粮草,军需供应都有严格的要求,没有足够的财政实力,根本不可能实现。

殿前军主要操练的,就是戚继光兵法之下,以鸳鸯阵为基础改良的阵法。这种改良后的鸳鸯阵,运用灵活,适用范围也十分广,既可以在山野进行小规模阵战,也能合并成大军团作战。

不过,鸳鸯阵的缺点就是对士兵的要求极高,同时也需要多种武器的相互配合,并不适合迅速训练出大批野战军,而且对于大军的后勤补给要求,十分之高。

但只要最终训练出来,经过实战的检验之后,便是一支百胜强军,甚至能在平野之上和清军的重甲战兵一决高下。

要知道,浑河血战时的那支浙兵,其实还算不上完成版的戚继军,但孤军奋战的情况下,也给清军造成了巨大的杀伤。

看到这里,左梦庚,马进忠,金声桓等人,更加沮丧,他们甚至不需要再看后面的演练,就知道本部兵马和殿前军之间的差距了。

其实,朱慈烺下令展开大阅兵,为的就是“整肃大军,清点兵额”师出有名,而他“整肃大军,清点兵额”,为的则是把左镇的这数万大军,练成这样的强军。

只不过,若是军队的控制权完全在这几个军头的手上,军队中空饷成风,贪污横行,那他的强军计划,永远不可能实现。

很快,另外五部兵马也随即进入了校场,徐勇和李国英的兵马最早得到补给,在赣北整顿了大半年,表现相对要好一些。

左梦庚和金声桓麾下那几千精锐兵马,虽然在此时的明军中,并不算孱弱的,军阵队列行进的过程中,也没有出现大的混乱,但和殿前军的差距,一眼就能看出。

马进忠和王允成的骑兵虽然气势上要高过其他步军一截,可是和天骑营那些与八旗马甲鏖战了大半年的精锐相比,就相形见绌了。

兵源差,粮草补给不足,军饷常年克扣,军纪不严,训练时间短,这种种因素叠加之下,殿前军对于他们,当然是毋庸置疑的碾压。

朱慈烺看着眼前的一切,便知道自己来对了,这些左镇中的精锐,其实并不是不堪一用,甚至大部分都是关内十几年混战养蛊养出来的精锐,只要训练得当,同样可以成为一支强军。

但这件事情,只有他能做到,左梦庚,金声桓,马进忠这些未经改造的武将不成,何腾蛟,袁继咸这些算不上知兵的文臣,同样不成。

轰隆隆的鼓声中,随着朱慈烺一声令下,校场之上,殿前军将士首先开始了阅兵演练。

朱慈烺看着面前正在演示接敌,冲击,破阵,包抄,袭扰等战阵的将士们,不断点头表示认可,经历了和八旗军的多次大战之后,殿前军将士们的战技也愈发娴熟,便是演练,都杀气十足。

两千余步骑兵在鼓号令旗的指挥下,进退自如,校场上红缨跳动,铁甲铮铮,一派肃杀,甚至军中的火枪兵还施放了一轮火枪,斑鸠脚铳齐射的巨大威力,惊得王允成麾下的战马纷纷躁动起来,嘶鸣不停。

(本章完)

最新小说: 洛阳锦 又怎么了我的大小姐 隆万盛世 偏执竹马真香了 宿主今天崩人设了吗 强制娇宠金丝雀 炮灰觉醒以后[快穿] 下等关系 摆烂后,社恐真少爷被宠坏了 鬼夫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