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威名退强敌
武昌城,巡抚衙门内,佟养和面色凝重地坐在堂上,手中握着多尔衮从北京送来的塘报,久久不语。
“大人,你说….这,这摄政王,到底是什么意思啊?”王体忠率先打破了堂上的沉默,语气中带着深深的不安。
“援兵,援兵真的来了吗?”
佟养和板着脸,喝退除了王体忠以外的其他人后,直接将塘报扔到了桌上,冷哼一声道:
“还能是什么意思?让咱们死守武昌罢了!援兵?呵,恐怕咱们到死也看不到!”
塘报上的内容很简单,多尔衮让他们在必要的时候,收缩兵力坚守武昌,襄阳,荆州三地,然后便是等待北面援军南下。
但佟养和,王体忠两人都心知肚明,赣北大战和凤阳大战之后,明军势如破竹,清军连连北撤,湖广附近哪里还有能战敢战的援军?
“当初郑四维和李栖凤在荆州被明军围攻的时候,咱们也是让他们死守城池,等待援军…”王体忠说着,不由得苦笑一声:
“没想到啊,没想到啊,如今风水轮流转,竟然轮到我们自己了。”
“诶”佟养和听罢,摇了摇头,皱着眉头道:“早知今日,当初就该让他们早些带兵突围,这样至少能多收拢些兵马,守住武昌!”
他们几天前便已经收到了荆州城被明军攻破,郑四维和李栖凤突围不成,全都被俘,最终已经死在明军手中的消息。
这使得整个湖广的清军,都陷入了恐慌之中。他们没有想到,原本孱弱的湖广明军,竟然会突然爆发出如此强大的力量,短短数十日间,就收复了大片失地。
如今,他们只要听到明军的任何一点消息,都会精神紧绷,甚至佟养和还派出了好几批塘马,只为了去打探朱慈烺是否真的正在军中,是否真的亲领大军来征讨武昌了。
江北的一系列大战,朱慈烺都临阵指挥,尤其是“凤阳大战”期间,他多次大败多铎所部八旗主力,这些军事胜利在战场之外的影响,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正越来越大
如今,大明天子百战百胜的形象,随着他御驾亲征不过半月,就已经收服四十万闯军,攻破军事重镇荆州府城的消息,迅速发酵。
这个时候,武昌城,甚至是整个湖广的清军,只要一听到朱慈烺的名字,一说到龙旗,全都是心惊胆战,谁也不敢再轻视这个年轻的大明天子。
朱慈烺甚至不知道,若是他这一次没有选择留在荆州坐镇,让李过,田见秀等人刷战绩,恐怕整个承天府,襄阳府,甚至德安府,都有可能一举收复。
不过,若是那样,他今后论功行赏的时候,有很多事情,就不合适办了,甚至会引起麾下其他同样建立了功勋的将领不满。
毕竟,闯军诸将,原本都是大明的叛军,如今虽然成了大明的臣子,但真要算起来,主动接受招安,攻下荆州城,只是功过相抵罢了。
而就在两人忧心忡忡,抱怨着局势,但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的时候,衙门外突然慌慌张张跑进来一个传递军报的塘马。
“报!大人,明军由景陵,潜江出兵,已攻克汉川等地,如今正集结兵马,很有可能是在向汉阳府城进逼!”
“什么?”佟养和和王体忠闻言,登时脸色大变。
若是汉阳也被明军攻克,那武昌就成为一座孤城了,到那时,赣北的明军必定会溯江而上,和汉阳,岳州两地的明军一起,夹击武昌。
“大人,汉阳府城残破,就算加强城防,恐怕也不足以迎敌!”王体忠没想到明军如此强势,当即对着佟养和拱手道:
“如今咱们的兵力不足,汉阳府城内正好汇聚了好几支承天府退下来的败兵,不如将他们整训好之后,收拢到武昌城中助战。”
“可这些败兵”佟养和一时焦头烂额,不知该如何是好。
其实,他一开始寄希望的是多尔衮能够尽快派出大军南下,击退明军的反攻,但现在看来,多尔衮恐怕不会及时派兵来增援。
“大人,明军势大,我军难以抵挡,还请大人早做决断!”王体忠再度开口劝道,他们必须尽快想到办法应对明军的攻势。
而佟养和听罢,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忙说道:
“王体忠,你立刻将王得仁和他的兵马召回,蒲圻,咸宁都无关紧要,集中所有兵马,死守武昌,咱们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王得仁上次领兵突袭岳州,带走了王体忠麾下的两千多精锐,还要各部兵马近万,这是他们手中除了武昌城守军之外,最强的一支兵马了。
“是,大人!”
王体忠得令,立刻派出塘马,去召回王得仁,并加紧部署武昌的城防。
这个时候,武昌城内早已经是风声鹤唳,守军中更是人心惶惶,士兵们在城墙和街道中轮番巡逻,城内上万被抓来充当苦役的百姓,则是日夜不停,在修缮城防。
很快,袭扰岳州不成,退守蒲圻的王得仁,便领着大军匆匆赶回了武昌城。
他原本还想等金声桓的消息,但听说郑四维被明帝斩首的消息之后,直接被吓破了胆,也不敢继续逗留了,生怕自己也落得个一样的下场。
“王将军,你可算回来了!”佟养和与王体忠来到了城门,看到王得仁,当即迎了上去。
不过,王得仁一番寒暄之后,却是面色凝重,他环顾四周一圈,确定周围都是佟养和与王体忠的心腹家丁之后,才沉声说道:
“大人,明军现在实在太强了,明帝亲领的大军暂且不说,岳州的明军,也战力强悍,末将领兵与之几番交手,都占不到便宜。
如今形势危急,明军士气正盛,马上就要兵临城下了,而我军却是士气低落,坚守武昌的计划,恐怕难以实现。”
“那….那该如何是好?”佟养和和王体忠听了,都是心中一沉,他们迟迟没有等到所谓的援军,心中慌得不行。
王得仁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挣扎和犹豫,但他咬咬牙,最终还是低声说道:
“明军势大,我军难以抵挡,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不如….北上去守襄阳!”
“不可!”佟养和,王体忠两人闻言,直接拒绝。
若是直接放弃武昌,领兵北上,王得仁或许没有性命之忧,甚至不会被重罚,但他们两人,必定难逃一死。
就在这时,城外忽然又跑来了一匹塘马,很快一名传递军报的塘马跑到了三人的面前,朝着佟养和禀报道:
“报,大人,阿尔津和高第率领陕西河南清军,已抵达襄阳,很快就会南下武昌增援!”
“阿尔津?”佟养和和王体忠面面相觑,眼中闪过一丝希望。
阿尔津在八旗诸将中,也算得上是一个骁勇善战的将领,甚至多次受到过皇太极的赞许。佟养和很清楚对方的实力,他的到来,无疑给武昌的守军打了一针强心剂。
“哈哈哈,阿尔津来得太是时候了,咱们有救了!”佟养和兴奋地说道:
“阿尔津打仗很有一套,高第此前是山海关总兵,实力也不差,只要他们率着精锐大军赶到,明军必定不敢再和当前一样嚣张,更不敢四处攻伐!”
王体忠闻言,瞬间松了一口气,但一想到自己的对手是明帝,他的心中仍有十分不安。
毕竟,鳌拜都被打败了,卓布泰都没逃出来,阿尔津他有几个兵啊?能挡得住明帝吗?
不过,这就是王体忠被明军此番的犀利攻势吓坏了!
随着阿尔津和高第领着数千精锐步骑兵进入襄阳,李过迅速往西面撤兵,同时向朱慈烺求援,他兵力过于分散,在和清军前锋交战后,根本不敢再主动出击清军。
而随着阿尔津和高第领兵进入湖广,原本一直观望局势的王光恩,王光泰兄弟,也随即在徐起元的准许下,出动大军南下助战。
这个时候,地处襄阳西面,荆州北面,与河南,陕西,四川均接壤,还居高临下的郧阳,战略地位就变得异常重要了。
郧阳府城虽然在此时只能算是一座小城,但由于卢象升此前的治理,加上其重要的地理位置,特别是朱慈烺要将荆州经营成抵御八旗军的前线阵地,都使得这个小小府城的一举一动,均牵扯着整个战局。
但王光恩原本就是张献忠部的流寇出身,如今在吴三桂的欺骗和阿济格的招抚下,得了清廷的重用,被委任为“襄阳总兵”,实际被控制在了郧阳,他和两个兄弟对于朱慈烺的招抚,其实也是三心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