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里应外合
清军的突袭完全在朱慈烺的预料之中,他甚至都能猜到屯齐会在哪个方向出击,并为后者创造了绝佳的机会。
毕竟,他之前领兵守城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并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如今,攻守之势相易,清军必然也会如此,这不是什么独家秘籍。
要知道,战场之上原本就没有什么秘密可言,有的只是因地制宜,就事论事。
不过,清军没有占到什么便宜,明军也同样如此。
林昌锋刚刚领着大军出击,想要对这支冲到大军阵前的八旗马甲展开夹击,但后者并不恋战,稍作抵抗,丢下十几具尸体之后,便立即撤退了,似乎十分畏惧天骑军的攻击。
但林昌锋哪里会这么轻易放过他们?当即指挥手下的骑兵,分成两部追击,似乎并不打算放过这些出城干扰的清军。
而当他派出的骑兵追击到武昌城护城河外侧的时候,城南的另外两个城楼瓮城,大门突然缓缓打开,瓮城外的吊桥早已经被城楼上的清军趁乱放下。
两个瓮城的大门打开之后,两队八旗马甲随即从里面冲出,而刚刚还在撤退的清军骑兵,也纷纷散到两翼,企图三面夹击追击而至的天骑军。
林昌锋见状,自然明白自己中计了,但他早有准备,身后的军阵两翼,马蹄声很快响彻平野,数百名骑兵呼啸而出。
朱慈烺在召集麾下诸将商议围城之策的时候,便已经计划好了一切,这自然不单单是他一个人想到的,陈福,常登贵,张煌言等人,同样猜到了清军会趁机袭扰。
于是乎,在明清两军统帅的相互算计之下,两支骑兵随即又展开了一场追逐战,清军三面夹击天骑军,天骑军则是且战且退,很快便得到了优势兵马的接应。
屯齐固然派出了军中最为强悍的巴牙喇,但林昌锋很快就得到了增援,明军在战场上占据着明显的兵力优势。
武昌城南面的平野之上,喊杀声,马蹄声,金戈撞击的声音不断传来,清军也不敢贸然追击,明军则是在得到了增援之后,继续纠缠。
双方纠斗了许久,但都没能分出胜负,期间不断有士兵坠落马下,厮杀惨叫声此起彼伏.
屯齐此时正站在城楼上观战,他看着平野之上的战况,不由得眉头紧皱,脸色也越来越难看——明军果然早有准备,而且轻易就识破了他的“三面夹击”之策
不过,他同时也觉得十分庆幸,好在自己没有贪功,而且足够小心,并提前埋伏好了两队骑兵,否则,城外的局势怕是就要彻底失控了。
屯齐在这种时候派兵出击,原本就是想要打击明军士气的,若是弄巧成拙,那反而会打击到己方本就十分低沉的士气!
很快,随着城墙上的战鼓声响起,出城袭扰的八旗马甲在丢下了几十具尸体之后,便灰溜溜地往城门的方向撤退,他们一直退到护城河边上,进入城墙火炮的射程,才摆脱天骑军的追击。
林昌锋身经百战,看到武昌城墙头之上架着的火炮,自然知道不能继续追击了,否则他就成清军的活靶子了。
他虽然一心想要立下大功,但分得清楚局势,否则也无法成长为独领一军的大将。
战场之上,收兵的鸣金声很快响起,天骑军的一众马甲听到声音,立即勒马停下,并一面防范清军的偷袭,一面调转马头,准备撤退。
看着城外的明军撤退,城头的阿尔津心中不由得一叹,终于松了口气,而刚刚从城中赶来的佟养和,也随即加快了脚步,迅速走到屯齐的身侧。
“将军,现在情况如何了?”佟养和刚刚来到屯齐身旁,便连忙问道,态度十分恭敬。
屯齐听到声音,并没有扭头看向佟养和这个汉将,他依旧注视着城下撤退的明军,过了好一会,才不紧不慢道:
“明帝这次至少带了十几万兵马来攻城,刚刚出战的明军,便是他麾下最强的精锐——殿前军。这些明军的战斗力比咱们此前预计的还要强,从今往后,绝对不能再出城与之浪战。”
多尔衮和多铎两人此前的战略失误,使得武昌府当今的局势比屯齐预料中的要严峻得多,这让他不得不更加小心。
屯齐和多尔衮,多铎两人不同,他虽然同样属于宗室,但并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也不是激进派,像多尔衮和多铎那样,一心想要创造机会,老是主动出击,妄图击败明军,速战速决。
在他看来,只要能守住武昌,等到第二年北面的援军抵达,或者是明军败退,那便万事大吉了,谁也挑不出他的毛病来。
佟养和听了屯齐的话,当即连连点头称是,同时还不忘奉承几句对方神机妙算,运筹帷幄。
他这个辽东汉将心里比谁都清楚满汉之别,更不用说屯齐还是宗室。在这武昌城中,从今往后,屯齐说一,谁也不敢说二。
“明帝看起来也十分担心被咱们直接击败,他这是派出了麾下最精锐的兵马当作前锋,有这样的战力也不足为奇。”阿尔津顿了顿,又继续说道:
“现在,咱们和明军顶多就是打成了平手,算不上坏。等明军主力攻城的时候,咱们再用城头上的火炮,给他们迎头一击。”
“说得没错,这绝对是明军的精锐,否则绝对不可能和本将军麾下的精锐马甲打成平手。”屯齐闻言,也得意一笑,但随即又阴沉沉道:
“不过,明军的士气确实有点高啊!”
阿尔津和佟养和听了,一时间和身后的其他满汉将领们一样,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什么。他们当然知道明军士气高,但这是什么好事吗?
只见屯齐眉头微微挑动,深深吸了一口气,随后又缓缓道:
“明军在摄政王领兵南征以来,同样是连战连胜,明帝必然也免不得轻敌大意,这正是咱们的机会,武昌城固若金汤,只要咱们能守住前面的几个月,打击明军的事情,明军必定会主动撤退”
“将军所言极是,有我八旗大军在此,明帝必定不能染指武昌一分一毫。”佟养和当即又恭维道。
而就在武昌城的南门城墙上,屯齐和阿尔津,佟养和等一众满汉大将忧心忡忡,又好像信心满满地谈论着当前局势的时候,朱慈烺率领的主力大军,前锋两万多人马已经陆续上岸,推进到了武昌城外的平野之上。
武昌城北面和南面的平野上,数十股大大小小的明军正在进入预设的营地,而成百上千的哨骑在距离三面城墙五六百步左右的平野上,不断往来呼啸,挑衅城墙之上的清军。
这些明军的哨骑就如同曾经徐州,凤阳,岳州,长沙,荆州城下的八旗马甲一样,几人,十几人一股,忽聚忽散,城墙之上的火炮都是实弹,射击也完全没有准头,拿这些散兵几乎没有办法。
屯齐看着这些挑衅的明军马甲,心中更加气愤,但根本没有办法,现在派兵出击,那就是自寻死路,他必须忍住。
而在距离城墙五六里,甚至是更远的地方,明军队列中,各色旗帜和无数战兵,骡马车辆正如同潮水一般,从岸边涌来,密密麻麻的小点开始在距离城墙八里之外的地方,安营扎寨。
在更远地方,从北面江岸通往武昌城北,城东的平野土路上,还有连绵不绝的明军士兵,数以万计的随军民夫和骡马牛车,源源不断赶来,连绵的队伍根本看不到尽头。
屯齐,阿尔津和佟养和看着远处的明军,脸色都变得无比沉重,他们倒不是不知道明帝有那么多兵马,而是惊讶于对方的动员能力。
这样强盛的军容,根本就是可与八旗军媲美的强军才有的。而且,短短一个月,明帝是如何在湖广一省,动员出如此之多民夫的?
“传本将军令,各部严加防范,绝对不能有任何疏漏,更不能让明军钻了空子!”屯齐眉头紧皱,随即又扭头看向了阿尔津道:
“阿尔津,每一座城楼,你都必须亲自部署甲兵值守,不得有误。”
“哲!”阿尔津当即应道。
不过,局势也没有完全崩坏,屯齐早已经学着朱慈烺此前的守城之策,“节节阻击,坚壁清野”的计划还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明军虽然进展神速,但清军早已将武昌城附近的百姓,粮草,树木全部征光抢光烧光砍光,明军在周边无法获得任何补给。
如今,武昌城四周光秃秃一片,到处都是草木烧光之后的白色灰烬,这使得明军想要获得柴草和马料,就必须分兵他处。
而攻城打造器械所必须的木料,更是如此,方圆十几里,各处的树林山头,清军动员上万兵马,前前后后了一个月,都已经烧光砍光,这将会大大推迟明军的进攻速度。
朱慈烺对此并不奇怪,这不过是守城一方的常规操作而已,他能做,清军自然也可以。
而他集中了麾下的大半主力,围攻武昌城,自然是因为这座城池在西南地区,至关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
这个时候,武昌府各城都已经没了清军防守,只要攻下武昌城,朱慈烺就能成功补上长江防线的缺口,并真正掌握西南战局的主动权。“武昌城现在情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