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看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明末振兴方略 > 第231章 全线溃败

第231章 全线溃败(2 / 2)

洞庭湖水师在汉江的截击阻拦,大大妨碍了清军骑兵的行动,而南面战事的结束,也使得多尔衮无法迅速投入兵马,协助阿济格。

毕竟,这个时候,他想要从襄阳城撤军都难,更不要说迅速增援阿济格了。不过,朱慈烺在确认阿济格所部清军主力真的撤退到双沟口镇之后,也随即下令大军放缓攻势,并让林昌峰领着天骑军稳固战场,派出兵马绞杀掉队的清军散兵。

他原本就不打算和清军主力决战,现在得了便宜,自然要顺势而为,只要多尔衮能留下更多兵马在襄阳,那他就完全不担心战果不够。

这个时候,常登贵也早已经领兵在襄阳城外不断袭扰,随着清军的撤退,襄阳城中的大批百姓,还有清军抓来的民夫,纷纷趁乱逃出,正需要救助。

多尔衮的撤军虽然受到了阻击,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加快了速度,这也就使得他原本要带走的许多辎重,还有随军民夫,甚至是兵马,都不得不留在襄阳。

而随着清军主力在击退了常登贵等各部兵马的袭扰之后,抓住各种机会,分成数批,躲避着洞庭湖水师的阻击,小心翼翼从襄阳城撤出,多尔衮迅速突围,增援汉中的企图,也最终落空了。

毕竟,多尔衮根本不敢让麾下的大军迅速撤退,而是下令阿济格在北面组织防御和阻击,直到各部基本撤出后,才带着主力大军北撤,生怕明军骑兵会将他们各个击破。

但等他领着大军仓惶撤到了新野,才突然发现明军主力根本没追上来,但明军的水师和骑兵,却已经沿着汉江,布下了严密的防御。

多尔衮看完前锋送来的军报之后,面无表情地递给了谭泰,稍稍平缓了一下正在急喘的气息,正要开口,北面不远处的官道边上,突然传来了一声地雷弹爆炸的轰响,一股白烟伴随着凄厉的惨叫声炸起。

这一突发事件使得原本正在急速北上的清军队列,不由得为之一滞,甚至还发生了些许混乱和震动,但在军官的弹压下,又很快恢复如初了。

多尔衮万万没想到,他不过是拖延了十几天,明军的哨骑就在南阳城以南,新野周围的平野官道上,以及官道周围,埋设了那么多地雷弹,他此前还想着用民夫探路扫雷,以免因为地雷爆炸,造成大军太大伤亡,进而引起军心的不稳。

但明军不知道是用了什么法子,居然能让这些地雷弹踩而不爆,这让得他提前抓来的数千人肉扫雷民夫,直接失去了作用。

一时间,清军整个北撤的道路上,无论官道还是平野,根本没有任何安全的地方,数万八旗军更是人心惶惶。

当然,这其实并不是什么高科技,而是“长沙兵器局”废物利用了质量不过关的遂发机,导致了许多地雷明明已经被踩,弹根本无法顺利点火。

朱慈烺此时自然已经开始下令火枪工坊,抽调出一批优秀的工匠,专门研究燧发枪,但结果至今还是不如人意。他们做出来的燧发机良品率太低,同时在造价和性能上,还无法达到大规模列装军队的要求,更别提是大规模取代火绳枪了。

但在充分激发了主观能动性的“长沙兵器局”工匠团队中,便有曾经造过地雷的工匠,突发奇想,向上请示了用这些废弃燧发机,制造地雷,并获得了同意。

这些事情在以前,可是完全不敢想象的,但如今已然都成为了常态。

于是乎,原本作为燧发枪的引火装置,因为点火率不高,可靠性和耐用性都无法保证,准备废弃的燧发机被大批量造了出来,甚至因为性能上要求不高,成本也十分低廉,瞬间成为了地雷引火的利器。

要知道,比起钢轮和盘香,燧发机作为一次性消耗品的地雷引火装置,固然昂贵了不少,但却有着出其不意的效果。

而第一批造出来的地雷弹,使用的还是原本的废弃燧发机,也算得上是废物利用了。

襄阳和南阳之间的广阔平野上,虽然水网密布,骑兵行军颇为困难,但从襄阳城出发,也不到两百里的距离,他们一路上其实并没有什么危险。

多尔衮和阿济格甚至还做好了预备方案,必要的时候倚仗新野等城池,引诱明军北上,然后围而歼之,以此断了明帝趁虚袭扰的念头。

明帝是不是真的集结兵马追击,还是暂时无法集中兵马追上,多尔衮不敢完全确定,他只能带着亲兵留在最后,亲自指挥起了殿后的兵马。

到这个时候,阿济格他都已经信不过了,对方在鹿门山北面的表现,也让他觉得这个军中最大的希望,不一定能独当一面。

但多尔衮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最终竟然失算在了小小的地雷弹之上,不仅撤退进展不顺,依靠民夫扫雷的速度也十分缓慢,效果还堪忧,即便是多次催促,也根本无济于事。

与此同时,明军主力在得到清军北撤的军情之后,很快齐聚襄阳,朱慈烺还需要借着胜仗的余威,完成在鄂北和豫南的战略部署,以确保北伐的时候,后方无虞。

而明廷体系的高效,在这个时候,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随军而来的殿前军军务司和后勤司官员迅速开始行动,围攻襄阳的工事,以及北面的防范清军杀个回马枪的防御部署,包括收拢民夫,救助百姓的各项事宜,都迅速展开。

这些顺利逃亡的民夫足足有三四万人,他们虽然刚刚逃离清军的魔爪,但在殿前军的安置下,都获得了饱腹的食物,甚至是军中的医药治疗。

要知道,他们可都是乱世之中,艰难求生,才苟活到现在的,这些苦难锻造出来的顽强生命力和坚韧性情,使得他们大部分人,几乎不需要休息,便迅速被军务司和后勤司组织了起来。

襄阳城外围,几乎只是一天一夜之间,就有近六千得到救助的民夫完成了重新编组,进入城外的各个工事阵地之中,看得城内的尚可喜,德勒克浑等人,目瞪口呆。

殿前军原本就带着数万民夫北上,在成千上万民夫的共同行动下,襄阳城外的工事,很快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在原本的清军破坏的废墟上,拔地而起。

而有了此前“武昌之战”的胜利,明军上下对于攻城,都充满了信心,大胜之后的强攻,或许不需要数万兵马,夜以继日的进攻,城内很快就会不攻自破。

(本章完)

最新小说: 洛阳锦 又怎么了我的大小姐 隆万盛世 偏执竹马真香了 宿主今天崩人设了吗 强制娇宠金丝雀 炮灰觉醒以后[快穿] 下等关系 摆烂后,社恐真少爷被宠坏了 鬼夫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