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意料之外的反转
德勒克浑听罢,自以为尚可喜已经被他鼓动,当即点头赞许道:
“尚可喜,本贝勒果然没看错你,若是此战得胜,将来整个湖广,都是你的封地。”
“贝勒.”尚可喜听罢,心头一颤。“奴才谢过贝勒,贝勒的提拔之恩,奴才绝不敢忘。”
他原本还对德勒克浑说的那些话,抱有一丝信任,还在明清之前犹豫。毕竟,他想要弃暗投明,也不知道明帝的态度如何,此前他根本没有机会联系对方,也不敢贸然联系。
可现在,德勒克浑居然对他做出了这样毫无可能的保证,根本就是那他当作三岁小孩来哄,或者就是这一战,压根没觉得他能活着回来。
要知道,满清的制汉之策,可从来没有松懈过,根本不可能让他一家独大,即便是如今这种危急时刻,也绝无不可能。
这就是德勒克浑言多必失了,他若是不说这些话,尚可喜恐怕还对满清,有一丝留恋,可这些话一说出口,就完全不同了。
如果满清现在势头正盛,而且不提防汉人,那整个湖广封地作为价码,足以让尚可喜亲自领兵,往朱慈烺的中军大帐里冲杀十次,甚至百次。
但现在的局势,根本不是如此!
“尚可喜,我就知道你心怀大志,我果然没看错人啊!今夜一战若胜,明军的势头必定就此打住,甚至一溃千里,到时候距离明帝撤兵,就不远了。”德勒克浑说着说着,又开始夸大其词了。
“贝勒放心,我尚可喜打了一辈子仗,手中的刀可不是吹出来的,今晚必要明军好看!”尚可喜闻言,当即又拱手抱拳,信誓旦旦道。
尚可喜自然不是傻子,气氛都到这里来,他必须要这么说,否则德勒克浑就得把他扣在城内了,现在出城指挥作战,才是他翻身的绝佳机会。
很快,随着尚可喜从城头下去,亲自部署,许尔显侦察军情返回,清军的出击进一步调整,襄阳城内的清军兵马,迅速分成了三部。
许尔显和德勒克浑麾下的参领扎尔喀纳各率一千余精锐兵马,借着城外羊马墙的掩护,从襄阳城西面和南面土墙的小门悄悄潜出。而尚可喜很快也以同样的方式,率领麾下兵马潜出城外。
不过,尚可喜的速度要慢很多,等道那两支部队悄悄摸过了护城河之后,他才率领自己麾下的真正夜袭主力,从南面的小门出城。
其实,德勒克浑还领着城内最后的八旗军主力在候战,一旦尚可喜得手,他将会迅速领兵出击,扩大战果。
明军占尽优势后,朱慈烺直接下令大军把营盘扎在了距离襄阳城南面城墙七里左右的地方,已经相当之近,为的就是挑衅城内的清军。
许尔显,扎尔喀纳率领的东西两部清军分别从外围绕了一圈,企图躲开殿前军部署在大营外围的哨卡,将部队带到距离殿前军营盘更近一些的位置。
其实,在经过十几日的相互试探和侦察之后,殿前军在大营外部署的哨卡,基本上已经被清军摸清楚。
不过,殿前军早已经是一支建制成熟的军队,对此早就有了应对之策,大军的部署但就算基本被摸清楚,清军也完全不可能避免突袭被发现,更几乎不可能直接摸到营中。
要知道,殿前军外围的哨卡,每日都是不一样的部署,各种可能随机组合,而且没有不能重复的说法,清军根本不可能完全摸透。
而结果也不出许尔显,扎尔喀纳等人所料,他们的前锋还未靠近殿前军的营盘,便被躲在暗处的哨卡给发现了。后者反应十分迅速,随即射出一支响箭报信,部署在大营外的壕沟中阻击的那个局殿前军将士,也立即行动了起来。
眨眼间,两军随即展开了激烈的交锋,殿前军西面大营内,随即按照防夜袭的预案,派出了数百兵马前来助战。
“这点兵马,看来明军没察觉到咱们出城夜袭。”许尔显扭头看向身侧的扎尔喀纳低声道。
“等明军的援兵一到,你立即率本部兵马从外侧突入明军大营,这里的明军交给我。”扎尔喀纳点了点头,当即下令道。
清军在确定自己无论如何都会被戒备森严的明军察觉之后,干脆将计就计,先派出小股部队偷袭,给哨卡里的殿前军哨兵传递出错误的军情,等大营内的殿前军松懈之后,再突然袭击,以此来占据先机。
而城南一侧的清军也大抵如此,不过他们要等到了西面大营的殿前军基本动起来之后,再展开行动。
殿前军从扎营以来,便一直都是内紧外松的状态,而且各部的战斗力依旧强大,兵力充足,反应也十分迅速。他们虽然暂时被借着夜色掩护的清军蒙蔽了,但这其实并不影响整个防御部署。
这就是绝对的兵力优势,尚可喜和德勒克浑用兵需要小心翼翼,辗转腾挪,但朱慈烺完全不需要。
他在听到动静之后,心中甚至有点窃喜,随即掀开被子,起身便要亲卫披甲。作为一军统帅,这个时候披甲出营巡视,提醒将士们提高警惕,不松懈,可是激励士气的好手段。
“陛下!”
朱慈烺闻言,对着身边伺候的亲卫点了点头,随即道:“立刻披甲!”
“是,陛下!”那贴身亲卫闻言,当即熟练地给朱慈烺披上甲胄,原本在营外的另外几人,也迅速进入大帐之内。
朱慈烺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有些着急,清军一直没有行动,直接强攻将会产生不小的伤亡,但许多将领已经忍耐不住,纷纷要求挖沟筑壕,截断清军突围通路,困死城内的清军。
他们知道朱慈烺不肯松口,自然退而求其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