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硕果累累
朱慈烺根本没想到,多尔衮会病急乱投医,想着袭扰江北,并打算以此扰乱定武朝廷的财政,甚至把这一行动放到了战略优先级的位置。
只能说,多尔衮此时面对大明,已经无计可施,濒临绝望,但又保留着某种战略洞察力,精准找到了大明当前防御上的唯一漏洞。
但对于整个局势来说,这样的进攻,显然不会有什么扭转的效果。
而朱慈烺此时,正准备着整训大军,在接下来一年的时间内,他将会完成骁骑军满编,天骑军扩编两件最主要的事务,以备北伐之需。
明清之间的最终大决战,已经不可避免!
而且,对于清廷而言,这场战争,绝对已经是直接决定命运的大战了。
否则,多尔衮也不会急得乱来,多铎更不会想着直接出关,能多活几年是几年。
毕竟,八旗可是清廷的根基,下一次决战,必定要派出全部力量。
这要失败了,大清必定也将彻底没了。
朱慈烺的实力,他们已经见过了,这是一个可以连续击败满清三大王的汉人皇帝。
否则,局势又如何会到如今的地步?
但对于大明来说,这场大战就不足以决定了数百年的国运了。
朱慈烺现在可不是在一省之地,小打小闹,如今治下乃是整个南方,包括了淮河,汉江,以及整个四川,还有马上就要收复的陕西。
这对于此时的满清朝廷来说,完全可以说是庞然大物。
如果明年的第二次北伐不利,那大明完全可以发动第三第四次北伐,就如同此前数次出关一样。
要知道,经过朱慈烺四年多的改造,大明治下的各州府,如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殿前军各部即使因为某一次大战,兵马折损大半,朱慈烺也能倚靠这一整套先进的体系,迅速恢复。
如今江北,襄阳等地都在构筑堡垒,届时清军就算能胜,也很难长驱直入。
而清军只要一败,恐怕免不了精锐尽失,亡国灭种了。
但现在,谁都知道,明清之间第二年必有一场生死大战,这是局势使然。
汉阳城东南方向,汉江入江口附近的码头上,朱慈烺,周世显和张煌言几人在一大群御营侍卫的簇拥依次下船。
这里是朱慈烺返京途中巡查考核各地建设成果的第二站,也是湖广建设成果的关键站点。
如今,驻守汉阳的是左镇营官马进忠,但提督马士秀也带着手下的一众军官从武昌赶来迎接了。
而跟着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堵胤锡部署在汉阳的民政和工商主官,这两块都是朱慈烺要巡查的重点。
朱慈烺等人上岸之后,在堵胤锡,马士秀,马进忠的陪同,打马疾驰,很快就进入了城中。
汉阳城原本残破的城墙,现在已经基本修缮,城外还建起了一座座坚固的堡垒。
若是将来局势恶化,清军南下,进攻汉阳,这座堡垒将能有效地掩护港口方向的兵马撤退和物资的转移,成为阻击清军的桥头堡。
当然,大明在汉阳附近建设的堡垒群,并不多。
毕竟,现在的局势,谁都能看得清楚。
换言之,朱慈烺早就做最坏的打算,即使北伐战事失利,他也能稳住基本局势,重新再来。
这就是他一步步建设起来的,一整套强大的体系。
朱慈烺策马绕到了汉阳城北面城墙段,上面此时足足有近千民夫在忙碌。
而他们所用的泥土沙袋,则是护城河疏通后,挖出来的泥土,直接废物利用成为了修缮土墙的材料。
经过这一系列的改造之后,朱慈烺毫不怀疑,清军就算能来到汉阳,最终也必然是撞得头破血流,和此前在江北一样,灰头土脸地退回去。
汉阳城的四面城墙同样进行了改造,增加了马面和土墙。
这座城池虽然不大,但因为供养的兵马过多,迁走了部分百姓,能够征集的民夫并不多,为此还使用了上千名俘虏。
不过,按照军务司和建设司共同制定的建设计划,汉阳城的修缮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各处的工事距离最终竣工,已经不远。
由于周围人口损失过大,地理位置重要,经过改造的汉阳城不仅比原本更加坚固,整个城池实际上也已经成为了一座大兵营。
城中的街巷重新进行了划分,大半成为了士兵们的营房,剩下的那些,也基本都是屯田的百姓,武器工坊的工匠建设防御工事的民夫和俘虏,以及物资供应的民政和工商吏员。
换言之,如今汉阳城中的所有人,不是属于军队的军官和士兵,就是为军队而服务的。
他们将来还会是支撑起了湖广数万野战军和天骑军麾下的基础。
在朱慈烺物尽其用的思想指导下,大明对于俘虏和降兵,也是充分利用的。
当然,如果是满洲真鞑子,除非供出核心军情,否则基本上不会有活路。
但如果是绿营军,只要经过审核,不是作奸犯科,罪大恶极之辈,经过劳动改造之后,大部分都能成为大明治下拥有一份土地的屯户,甚至表现良好的还能加入军队。
而那些从军作战,最终被俘虏的包衣兵,就需要仔细甄别了。
这次南征,八旗军几乎是家家带包衣,其中一些包衣的兵甲装备甚至都要比绿营军好,这些基本上都是清军入关之前便已经剃发投降的老奴才。
他们如今成为了旗人管理包衣的主管,靠着八旗跑马圈地,获得了巨大的利益,相当一部分作战意志不比八旗兵弱,战斗力更是堪比藩兵。
而另外一些,则是随军充当肉盾和苦力的包衣,这部分也是苦命人,基本上都是满清入关之后跑马圈地,被掠夺去的百姓。
他们对满清的仇恨不比任何人少,只是因为没有组织,无法反抗,苟且偷生罢了。
对于前者,处理的结果自然是杀!而后者,同样要甄别,有亲人还在北面的,要严加看管,劳动改造。而那些全家死绝的光棍汉,则可以吸收进军队和新建的村堡,他们和满清有着血海深仇,一旦被组织了起来,战斗力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