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看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明末振兴方略 > 第245章 第二次北伐

第245章 第二次北伐(2 / 2)

朱慈烺甚至早在二月的时候,就想突然出兵,打多尔衮一个措手不及了,但因为他在湖广和陕西两线作战,物资损耗颇大,征集和整训更多兵马,也需要时间,便拖到了现在。

这个时候,济南的守将,又成了多铎,多尔衮的狼狈和失措,在他的部署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多铎,孔有德等人万万没想到朱慈烺会那么快展开行动,但他们心惊胆战了那么久,同样反应迅速,没有给明军任何可乘之机。

济南城如今可谓是固若金汤,朱慈烺并不打算猛攻。

他现在已经做足了准备,打算围到城中粮尽,逼迫多铎出城决战。

在这个过程中,他要做的就是和此前一样,等清廷的援军前来救援,然后围点打援。

这也是他要准备那么久,整训骑兵的原因。

朱慈烺通过锦衣卫的密探,大抵都了解到了清军调动的相当一部分消息。

经过四年多时间的渗透,北伐各地,都已经有了锦衣卫信息来源。

朱慈烺此时虽然还没开始正式出兵北伐,但为了出征所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都已经紧锣密鼓展开,各部大军,都已经在出征大军的队列之中。

各地的局势在朱慈烺的脑中轮番闪过,他思考了许久,思维也慢慢集中。

现在,他唯一需要做的,其实就是北伐这一仗。

明确了这一点,朱慈烺随即把林昌福叫了进来,让他去通知张煌言,常登贵等人,到五军都督府开会。

如今,五军都督府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军队的指挥中心,这是朱慈烺在多次行动和制度改良中,不断赋予和加强的权力。

“这次,天骑军在济南以南的突击行动非常成功,单单是鞑子的脑袋,就砍了一百五十多个,鞑子那些所谓的索伦精锐,现在恐怕已经被咱们打怂了!”

五军都督府的军议室中,朱慈烺面前,殿前军和江北三镇,提督和主要的营官正端坐一处,正聚精会神地听着常登贵的军情分析,他们的眼睛不断跟随着在地图上不断移动的竹枝,以便能跟上思路。

“现在,清廷的援兵已经派援兵进入济南城,同时在东昌府城,也入驻了兵马,兵力在三千上下,都是从山西调来的绿营兵。

此外锦衣卫得到情报,鳌拜和金砺汇聚了山东,山西两省的绿营精锐,训练而成的精锐,很有可能也会从河南战场调到山东,他们的兵甲训练都不差,在战场上恐怕不容易击败。

阿济格领着的八旗南征大军,田见秀此前早就打探清楚了兵力情况。现在停留在南阳附近休整的八旗主力,应当在一万五千左右,其中至少有一半是真满州兵,还要部分是披甲包衣兵,其余的则是蒙汉八旗,其中也有少部分家底厚实的,带了披甲包衣协助作战。

换言之,多尔衮最终能南下决战的兵马,绝对不止三万,张名振,黄蜚在北面,还需要不断出击,牵制他们。多尔衮最终应该还会在山西,抽调数千绿营军南下助战,清军汇合济南的多铎守军之后,最终的能战兵马少则三四万,多则可能超过六万。”

常登贵说着,手中的竹枝从北京转移到了济南:

“不过,现在多铎驻守济南的兵马,还颇为薄弱,但守住济南几个月,问题应当是不大的,咱们不可能一开始就把大军消耗在攻城上。”

常登贵说完之后,屋子里顿时一片安静,清军的兵力他们其实都不意外,甚至就算再多两三万,也不足为惧。

这个时候,已经从陕西回来,此时正坐在第一排的陈福忽然举手问道:

“塞外有什么军情传回来吗?”

他在西安的时候,派出去的哨骑,就传回了不少关于蒙古的消息。

“有的,但大部分都比较模糊,不过最后可以确定的是,蒙古鞑子对于入关,兴趣不大。”

常登贵顿了顿,然后又接着道:

“现在,清廷不仅仅有咱们这个敌人,北面也有不安定的因素在,其在北京,必须留有兵马驻守,确保安全。按照最坏的打算,清廷也就是派出六万大军南下。”

其实,关于清军南下的兵力,朱慈烺和五军都督府的将领们,早就讨论过了。

如今,局势虽然和去年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有很多东西是还没变的,特别是清廷难以挽回的败局和颓势。

而朱慈烺经过之前的战事,对军中那些完成了全部训练考核的新兵,有很大的信心。

而他麾下多出来的三四万兵马,足以在局部战场对清军形成大到难以逆转的优势,对方的骑兵虽然在济南周边,可以很好地发挥机动优势,但他现在也不缺骑兵。

“根据五军都督府的推演,清廷会将大军集中在济南,开封,等待适合的时机,再与咱们决战,阿济格最有可能会在三个月后,领兵离开南阳,寻机和我大军展开决战。

这就得看多铎守城的表现了,咱们大军虽然已经基本完成了集结,但是最终围城,预计要到四月初,顺利的话,攻城取得一定的进展,怕是也得到六七月。”

常登贵说完清军的情况和五军都督府的推测之后,手中的竹枝随之移动到了江南各州府在地图上的区域:

“殿前中军,殿前左军,殿前右军,天骑军,骁骑军,江北三镇,左镇,右镇,西镇,忠贞营各部,加上长江和浙江两部水师主力,当前已经基本集结完毕,最后一批官兵正在返程路上,十日后就能全部归营。

下面,我来说说北伐大战前期,各军的行动计划安排:

这一次,东线是大军主力,殿前中军,殿前左军,江北三镇,由提督常登贵统领,率先由南京,扬州一线开进徐州,往济南外围。

西线和北线是侧翼牵制,在中军行动的同时,提督田见秀,陈福立即统兵,从襄阳,陕北,发起进攻。

而水路的攻势,增派福建水师,大战开始之后,提督张名振全权指挥各部,在辽海牵制清军,并在沿海的岛屿扎营,等待军令。”

(本章完)

最新小说: 洛阳锦 又怎么了我的大小姐 隆万盛世 偏执竹马真香了 宿主今天崩人设了吗 强制娇宠金丝雀 炮灰觉醒以后[快穿] 下等关系 摆烂后,社恐真少爷被宠坏了 鬼夫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