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埋伏(1 / 2)

第274章埋伏

马蹄声如雷贯耳,震撼着夜幕下的战场,随着轰鸣声的临近,赵正东的精神陡然振奋起来。

此刻,他守卫的区域位于南面,紧邻大军主力营地,是清军进攻的关键突破口之一。

相比北面的两处城门,那里山坡稀疏,地势平坦,虽有护城河外的废墟阻隔,但清军骑兵仍旧可以在那片开阔的地形上展开行动。

正因如此,朱慈烺在北面加派了大量兵力,以防清军突破防线后从后方包抄,进行毁灭性打击。

东面的伏击战则更为紧迫,时机的把握至关重要。

明军必须在清军突围之际果断出手,绝不能让他们有退回城中的机会。

若清军知难而退,选择死守城内,明军则将陷入一场耗时费力的攻城战。

朱慈烺深知此点,他宁愿在城外与清军血战,也不愿意投入兵力与资源进行漫长的攻城。

因此,除了在城外设伏阻击清军突围外,他还计划趁城内防守空虚之际,从南面发起攻城,以免被残存的清军退回沧州,死守到底。

战况愈加紧张,东面的清军已经悄悄从两处城门溜出,与明军在平原、山岭和废弃村庄中展开了混乱的交战。

夜色浓重,视野受限,两军的行动愈加混乱,各级军官只能依靠声音指挥战斗。

随着交战的加剧,双方的伤亡逐渐增加。

绿营兵被八旗兵驱使,成了冲锋的先锋。

他们的后方是包衣兵,八旗兵则居高临下,骑在马上,居中指挥。

包衣兵与八旗兵虽同属清军,但彼此间并无信任,而绿营兵则心存反正之意,使得整个清军阵营内部变得错综复杂。

而包衣兵则是处于夹缝之中,既要应付明军的进攻,又要提防八旗兵的监视,进退两难。

那些绿营军将领们尽管早有反正之心,并制订了周密计划,但八旗兵并非易与之辈。

他们在战场上布置缜密,故意将包衣兵与绿营兵推向最前线,形成两道肉盾,而自己则在后方策应。

包衣兵的立场尚未明确,迟迟无法行动,而绿营兵一旦接近战场,尤其是在荒村与山岭地带,便会伺机溃散。

绿营兵的溃败为八旗兵制造了机会,借助这片混乱的掩护,八旗兵趁势逼近了明军的伏击位置,避免了被突然袭击的风险。

更有甚者,那些溃散的包衣兵和绿营兵在无意中扰乱了明军的部署,使得明军的进攻一度受挫。

山岭之中,喊杀声与火枪声交织,清军甲兵在夜幕的掩护下,下马作战,火光不断闪烁。

清军进攻的猛烈程度远超赵正东的预料,但他并未贸然调动更多兵力参战。

山道的崎岖地形虽然极大削弱了清军骑兵的机动优势和冲击力,但这些甲兵拼死一搏,战斗力仍不可小觑。

赵正东深知,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利用地形优势,将清军压缩在狭窄的山道中,而非让他们在山间散开。

这样明军才能集中火力,对敌军进行毁灭性的打击,最大限度减少己方的伤亡。

因此,他暂时按兵不动,等待清军进一步进入包围圈。

就在此时,远处的马蹄声更加密集,清军的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涌入战场。

赵正东静静地观察着敌人的动向,等待着最佳的出击时机。

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在确保成功阻击清军突围的前提下,以最小的代价赢得这场战斗。

随着时间推移,清军的先头部队终于全部进入了山道的狭窄区域。

赵正东眼中精光一闪,果断挥下手中的旗帜。

一时间,埋伏在山岭两侧的明军火力全开,密集的火枪声如同惊雷般响彻夜空。

火光闪烁之间,清军前锋顷刻间陷入混乱,许多甲兵应声倒地,后续部队的骑兵被迫停下,被困在狭窄的山道中动弹不得。

趁此良机,赵正东下令第二梯队出击。

山岭两侧的伏兵蜂拥而出,手持火枪与长矛,从四面八方围向清军。

清军虽装备精良,但在狭小的山道中失去了优势,前有明军的猛烈火力,后有溃散的绿营兵与包衣兵,顿时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困境。

在此情况下,清军甲兵虽拼死抵抗,但奈何地形狭窄、兵力被压缩,完全无法施展出应有的战斗力。

战局逐渐倾斜,明军的伏击愈加奏效。

赵正东心中谨慎,虽然局势已向明军倾斜,但他明白清军尚未完全崩溃。

为了确保全歼敌军,他命令士兵继续保持包围态势,不给清军任何逃脱的机会。

古德富耳边传来北面不远处的枪声,伴随着微弱的回音在夜色中逐渐消散。

他抬头向北方望去,除了茫茫的黑暗和偶尔闪烁的火光,什么也看不清。

枪声断断续续,激烈却并未持续太久。

古德富心里有数,赵正东早已交代过,这一场阻击战不过是佯攻,为的是麻痹清军,防止他们产生怀疑。

真正的厮杀,还在后头。

他轻叹一声,重新将目光投向身边的士兵。

这些年轻的面孔,有的脸上还挂着稚气,但此刻都带着一股沉默的坚毅。

回想起之前主动请缨时的场景,古德富的心里也不禁感慨。

当他宣布将带领他们执行这个最危险、也是最有机会立功的任务时,几乎所有士兵都毫不犹豫地举手支持。

那些年轻的手臂在月光下高高举起,似乎满怀着对战斗的渴望与坚定的决心。

这群士兵,尽管平日里各有各的抱怨,不少人总想着打完这一仗就退伍回家务农。

然而,到了真正的战场,他们从未退缩过。

那些在平时喜欢插科打诨、抱怨战事艰苦的兵士,反而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了出乎意料的勇气和毅力。

古德富知道,这不仅仅是为了争取军功和升迁,更是出于一种深植于他们心中的仇恨——对清军的仇恨。

这份仇恨是支撑他们在战场上不畏生死的重要力量。

士兵们低声交谈,有人轻轻擦拭着手中的兵器,有人垂头沉思。

他们尽管疲惫,但眼中没有畏惧,只有凝重的期待。

这种精神在明军的每一位普通士兵身上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不远处,一位年轻士兵突然开口:“百总,您说咱们这次还能轮得到吗?”

古德富没有立刻回答,他看了那士兵一眼,随后语气平静地说道:

“只要咱们按照计划执行,机会很大。鞑子现在是穷途末路,士气低落,不禁打,但胜在还有不少。”

他话音刚落,身边几个老兵也纷纷附和起来:“对,别想太多,打完这仗,咱们一起喝酒吃肉,回家抱娃!”

士兵们被这句话逗笑了几声,仿佛瞬间轻松了许多。

此时此刻,古德富清楚,这些年轻士兵虽然表面上嬉笑打闹,但每个人心里都明白,前方等待他们的是一场生死决战。

最新小说: 又怎么了我的大小姐 隆万盛世 偏执竹马真香了 宿主今天崩人设了吗 强制娇宠金丝雀 炮灰觉醒以后[快穿] 下等关系 摆烂后,社恐真少爷被宠坏了 鬼夫来临 撩遍顶级哨兵后,我被全星际垂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