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进城
多铎与汉岱率领着剩余的两千余八旗兵仓促突围,他们乘坐着大小两百多艘舟船,刚刚驶离运河岸边,江面上波光粼粼,船只在水中轻轻晃动,似乎还未脱离危险。
耳边是紧张的呼吸与战马的嘶鸣声,空气中弥漫着血腥气息和战争的余温。
然而,就在他们以为成功逃脱之时,背后的沧州城传来了一阵喧哗呼喊声,打破了短暂的平静。
多铎心中一紧,立刻回头望去。
城墙之上,无数火把被高高举起,火光在夜空中跳动,如同一条长长的火龙沿着沧州城外郭城的城墙蜿蜒,向四周蔓延。
那火龙如猛兽一般,贪婪地吞噬着这座高大而悠久的城池。
喧闹声不断回荡在黑夜中,清晰可闻,明军的士兵们高呼着,声音震天动地。
火光映照着士兵们的脸庞,显得他们无比坚定。
朱慈烺的麾下士兵,正是在城墙上狂呼怒吼,宣告清军的败退。
多铎的眼神闪过一丝不安,但随即强行压下。
他刚刚率兵突围而出,眼见已经脱离了城池的控制,心中稍有庆幸。
但还未等他松一口气,突然,从沧州城西面的战场上传来了更加震撼的呼喊声。
那声音更为急促、猛烈,似乎是新的战斗爆发了。
多铎的耳朵微微抖动,他心中有一丝不祥的预感。多年征战的经验告诉他,西面战场的动静绝不寻常。
朱慈烺一定是出动了主力部队,正在横扫西面负责阻击的八旗兵。
多铎的脸色微微变了,他意识到自己虽然率兵突围成功,但西面八旗兵的防线可能即将崩溃。
如果西线被攻破,后续追击的明军很可能从背后包抄,形成两面夹击的态势。
他低头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恼怒和不甘:
“朱慈烺,你终究还是迟了一步。若是你能再早些调来主力部队横扫纳塔克的阻击兵,我可能就不会如此果断地下令突围了。
若你的计划提前一步,或许我的尾巴已经被你咬住,我进退两难,被困在这座城池里动弹不得。”
多铎眼中闪过一抹嘲讽的神色,继续自言自语道:
“那样的话,你再派水师封锁出江口,彻底堵死我的退路。”
说到这里,多铎的嘴角微微扬起,露出了些许得意的笑容。
这场突围虽然狼狈,但终究是成功了。
而且,他终于在与朱慈烺的较量中赢得了一场胜利,哪怕这只是一次并不完全的胜利,甚至算不上辉煌,但对他而言,意义非凡。
他仰望天空,轻声叹道:
“可惜你终究还是慢了一步,朱慈烺。”
这声感慨中带着一丝深深的遗憾与无奈,他知道,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和朱慈烺对决。
作为满清宗室亲王,多铎曾经有无数的机会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可惜在过去的三四年里,他的光辉时刻却一次次被朱慈烺的铁蹄碾碎。
多铎曾无比自信,满清鼎盛之时,他年轻力壮,雄心勃勃,认为自己有机会将大清带向更高的辉煌。
然而,短短几年间,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曾经志得意满的将领,到如今的大清节节败退,多铎的心中充满了压抑和愤怒。
每一次战败,每一次撤退,都是他心中的一道伤痕,而这些伤痕的背后,都有朱慈烺的身影。
这一次,他终于赢了。
虽然只是“小赢”,但对多铎来说,这场胜利来之不易,甚至是弥足珍贵的。
因为他心里明白,大清的命运已经注定,这一次的突围,可能只是延缓了不可避免的灭亡。
多铎的得意和激动并没有持续太久,他猛然回过神来,脸色重新变得阴沉。
他深知,即便此刻他成功逃脱了,但未来依旧艰难。
他不敢再过多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毕竟朱慈烺的军队依旧在背后紧追不舍,而辽东也早已不再是清军的坚固堡垒。
退守辽东之后,他面对的必定不是朱慈烺本人,而是那些不知名的将领。
他能想象到,未来的日子里,他将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不断地逃亡,被明军的攻势一次次击退。
想到这里,多铎不禁握紧了拳头,心中的怒火终于无法抑制地爆发出来。
他再也无法保持冷静,情绪的洪流彻底淹没了他的理智。
“该死的朱慈烺!该死的尼堪!”
多铎的声音骤然提高,几乎是咆哮出来。他挥舞着拳头,面色狰狞,双目中闪烁着仇恨的火焰。
“什么狗屁的水师,什么尼堪水师天下无敌!一群废物,不堪一击!”
他恶狠狠地说道,心中的愤怒无处发泄,仿佛要将这些年积压的屈辱尽数释放出来。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河面上回荡,八旗兵们闻声纷纷转头看向自己的主帅,眼中充满敬畏和不解。
多铎站在船头,目光犀利地扫过自己的士兵们,似乎在这一刻,他重新找回了昔日的威严。
“走!继续前进!”
多铎猛然挥手,命令舟船加快速度,驶向河流的深处。尽管身后明军的火光还在不断蔓延,但他已无暇回顾。
面对当前的局势,他清楚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大清,真的已经走到了尽头!
然而,他还未来得及完全被这种激动情绪淹没,清军船队在全速横渡运河的过程中,突遇变故。
刚一离岸,无数明军战舰就如同从黑暗中诡异冒出的幽灵般,骤然现身江面。
那一刻,江上的景象仿佛被巨大的黑幕揭开,隐约可见的战船以令人胆寒的速度逼近。
最先察觉异动的是外围的清军船只,船上士兵的惊呼声此起彼伏。
然而,当这紧急消息传到多铎耳边时,已经为时过晚。
整个清军船队两千余八旗兵瞬间陷入了一片混乱,躁动不安的情绪像瘟疫一样在江面蔓延。
他们眼中满是恐慌与无助,乱作一团,完全失去了方向感和控制力。
水面上,他们完全无法与明军匹敌。
更糟糕的是,清军所乘的这些船只大多简陋,根本没有装备火炮等远程武器。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明军战舰虽然也不大,但甲板上赫然排列着数门火炮,这使得他们在江上的攻势更加无可抵挡。
“轰!轰!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