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复州
北风呼啸,登州城以北的民夫第五营驻地内,五百多名民夫刚刚返回营地。
随着大军加速调动,这几天他们的任务变得格外繁重,刚刚卸下今日最后一车粮食的他们,一个个都已疲惫不堪。
众人一回到营地,原本打算立刻回营房好好休息。
可就在这时,军需官忽然高声喊道:
“发衣了!”
此时正值十二月底,登州的气温日渐下降,再过几天,寒冬的冰冷只会愈发刺骨。
若是身上还穿着单薄的衣,一旦上了战场,怕是冻也得冻死。
王大福和王天福这对兄弟,缩着身子在营地小路上走着,疲惫地拖着脚步。
突然听到军需官的喊声,虽然没听清具体是什么东西可以领,却仿佛瞬间有了力气,立刻飞奔过去排队。
“哥,我听说大军过几天就要开拔了。陛下要亲自领兵和鞑子打仗呢!”王天福脸上满是兴奋,眼睛放光,神情激动。
王大福皱了皱眉,有些不以为然地看了弟弟一眼:
“你瞎激动个什么劲儿,又不是你要上战场杀敌。我们只是过来干活的,领点粮食混口饭吃罢了。
要是真被拉去战场,情况不对,我告诉你,得趁早溜。被鞑子抓住,那可是要丢命的!”
他一边说着,一边压低了声音,生怕被旁边的人听了去打小报告。
两兄弟是山东的乡下农民,如今冬天已至,地里无活可干。
年初这一带的战事频繁,不论清军还是明军,都把田地踩得稀烂,很多地方的粮食早已收成无望。
不少村子饿殍遍野,再不找点活干挣些粮食回去,一家老小都得挨冻受饿,很难熬过这个冬天。
“哥,你怎么敢说这种话?这可是掉脑袋的事!”
王天福吓得脸色煞白,四下瞟了一眼,见周围还有人在排队,赶紧压低声音说道:
“朝廷可是发了话,谁要是敢逃跑,第一次就扣光所有工分,还要打二十板子,那样连分地的资格都没了。要是再跑,直接就得砍头!
你知道吗?城里那些私藏粮食的地主已经被杀了十几个,我们这些平头百姓,又怎么能逃得掉?”
王天福边说边抬头,看着军需官那边的发放队伍,眼里闪着希冀的光芒:
“再说,我觉得陛下说话算数。承诺大家能吃饱饭,就真的让我们吃饱。
现在不仅有饭吃,还发了衣,比那些只会逼我们干活的老爷们强多了!”
王大福冷哼了一声,眼神里依然带着不屑:
“你懂个屁!等真上了战场,要是形势不妙,你跟紧我,别傻乎乎往前冲。
命可是自己的,没必要为了那点工分和地去拼命。”
这时,营地里的发放队伍逐渐长了起来,原本寂静的营地渐渐喧闹起来。
每个排队领衣的人,脸上都洋溢着一丝久违的喜悦,对于这些来自寒苦乡村的民夫来说,冬天能有一件厚实的衣,是多么宝贵的安慰。
“哥,你可别太过分了!”王天福有些急了,低声反驳道:
“你总是这样,总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可我不这么想!
陛下是为了我们这些普通百姓才会这样做。他不仅要对付鞑子,还得管我们这些民夫的死活,发衣,发粮食,那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哼,”王大福依旧不以为然:
“你就别被这些小恩小惠给骗了。等到真刀真枪上阵的时候,你就知道谁聪明了。”
他看了看那长长的队伍,又悄声道:
“不管怎么说,衣还是要领的,总不能让自己冻死在这鬼地方。”
营地中央,军需官站在一辆马车旁,手中拿着一份名单,一个个点着名字发放衣。
衣堆在车上,散发出一股浓厚的味道,领到的人立刻把衣披在身上,那种舒适和暖意瞬间驱散了冬日的寒冷。
王大福和王天福站在队伍的末尾,等待着他们的名字被喊到,兄弟俩不再争论,冷风中静静站立,忍受着寒冷的侵袭。
很快,队伍前移,他们终于接过了属于自己的衣。
王大福把衣抖了抖,披在肩上,重重地叹了口气:
“唉,希望这些东西能帮我们熬过这个冬天吧。”
王天福却显得格外兴奋,咧嘴笑道:
“哥,你看,我们不光能熬过这个冬天,说不定还能在战后分到一块地,到时候就能好好过日子了!”
“你倒是想得美。”王大福嘴角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
“还是老老实实过好每一天吧,天知道战争还要打多久呢。”
王大福对官府和军队的印象从来都不太好,尤其是那些过来征收粮食的官兵,总是让他提不起半点好感。
但这一次,来的队伍却有些不同。
他们不仅没有强行掠夺,还发放了些粮食救济,这样的举动让王大福感到惊讶。
然而,即便如此,他仍然心生忌惮,害怕被抓去当兵。
这天下,哪有掉馅饼的事情?
而更让他困惑的是,这次官府招募民夫竟然要登记工分,并承诺打完仗后会按照工分来分配土地。
虽然这些话听上去不错,但以王大福的性格,若不是这样的具体承诺,他恐怕会忍不住抱怨个没完。
然而,这次他选择了沉默。毕竟,作为一个熟悉本地情况的农夫,他心里清楚登州府的无主荒地质量有多好。
那些地原本都是熟地,水利设施也完善,只需要稍作疏通即可灌溉。
每年可以种两季作物,一季麦一季豆,产量极高,每亩地能收一石多粮。
如果按照军中传言的标准,每人能够分得五十亩,再加上政府提供的耕牛和种子,即便需要上交四五成的公粮,年收入也足以过上好日子,这一念头让王大福内心忍不住一阵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