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兵力远胜清军,士气更是居高不下,单凭夜袭,想要重创明军,绝非轻而易举。
这正是范文程心中始终忐忑不安的原因。
然而,若将目标从“击溃敌军”调整为“击退朱慈烺”,事情或许会简单得多。
范文程在脑海中迅速梳理了一遍计划,他意识到,只需要在行动中稍作调整,或许便能让清军占据心理上的优势。
“若能借夜袭的混乱,直接威胁到朱慈烺本人,局面将大不相同。”范文程沉思着。
他设想了一种极具冒险性的策略:派遣杨高这样的猛将,率领几十名精锐悍卒,穿插于敌阵,发动一次“斩首行动”。
并非一定要杀死朱慈烺,只需造成足够的威胁,迫使其撤退即可。
一旦朱慈烺撤出战场,明军群龙无首,士气必然大跌。
即便清军未能大胜,这一行动也足以稳住局势,甚至反败为胜。
“此计可行。”范文程暗自思量。
他抬头看向杨名高,语气缓和了些许:
“今夜之战,胜负关键或许不在兵多将广,而在于能否给敌军主将以致命一击。杨高,这一任务非你莫属。”
杨高闻言,双拳紧握,声音洪亮地应道:
“末将定不负国士所托!”
范文程点头,继续叮嘱道:
“你带领的这支队伍,人数不宜过多,必须挑选身手最敏捷、最沉稳的勇士。记住,不要恋战,目标只有一个——朱慈烺。
务必做到速战速决,冲杀后迅速撤回。”
杨高重重点头,心中却依旧难以平静,这一战无论成败,都将成为南线战场的关键节点。
身居高位之人,享受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与荣华富贵,最珍惜的莫过于自己的性命。
范文程深谙人性,笃定朱慈烺即使拥有过人胆识,也难以违背这条规律。权谋之下,性命才是所有抉择的底线。
“杨高啊,老夫不是说这些。”范文程轻轻叹了一口气,神色间隐隐透着忧虑:
“老夫是担心你啊。”
这突如其来的话语让杨高一时摸不着头脑,他低头斟酌片刻,依然不敢贸然揣测其中深意,便小心翼翼地问道:
“国士,小的愚钝,不知您所言何意,还请赐教……”
“也罢,也罢。”范文程微微摇头,眼神复杂。
他转过身,冲随行的将领与护卫摆了摆手,示意他们退下,等到四下无人,他方才再度开口:
“老夫担心你最后会成了济哈朗将功赎罪的工具。若你豁出性命突袭朱慈烺的大营,赢来的功绩却可能最终落入济哈朗的手中。”
此言一出,杨高面色顿时僵住,双眼里掠过一丝惶恐。
“国士……您的意思是……济哈朗背地里对您说了什么?”他试探着问道,声音不觉拔高了些。
范文程缓缓点头,脸上透着一抹无奈与倦意:
“不错,他的确威胁了老夫。话虽未明说,但大意便是如此。若局势不利,他需要有人去填补这个窟窿,而最合适的人,便是你。”
杨高闻言如遭雷击,脚下不由自主地踉跄一步。他虽不是心机深沉之人,但也明白一旦济哈朗有意算计他,他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若功劳被抢,甚至性命难保,他能如何抗争?他不过是个靠战功得以立足的将领,哪有与满人亲贵抗衡的资本?
范文程见他脸色骤变,沉默片刻后语气低沉地说道:
“你可知道,为何济哈朗执意要让你与他的心腹侄子一同突袭朱慈烺的大营?”
杨高愣住了,回过神后却不敢作答,眼中充满疑虑与不安。
范文程没有等待他的回应,继续说道:
“他的侄子固然贵为宗室,但论资历、能力,甚至人心都不足以独当一面。让你与他同行,既是给他一个夺取功劳的机会,更是让你成为背锅的人。
若是事成,荣耀归他;若是事败,性命却归你。”
范文程一边说,一边缓缓摇头,语气中带着无法掩饰的疲惫与愤懑:
“老夫不忍见你为人利用,更不愿看到你白白送命。
如今,这件事我只能告诉你,你该如何应对,还得自己做决定。”
杨高的额角渗出冷汗,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却发现大脑一片混乱。
范文程的话像是一把刀,将事实赤裸裸地揭开,他忍不住低声喃喃道:
“可是……若真是如此,我该如何自处?国士,您可有良策?”
范文程注视着杨高,眼神复杂,他微微叹息:
“杨高,战场之上,尔虞我诈并非少见,但老夫既然与你说了这些,便是希望你能慎重考虑,保全自身。”
杨高沉默良久,终于低声问道:
“国士,若我不愿随济哈朗之意,是否还有退路?”
范文程神色凝重,缓缓说道:
“退路……未必没有,但却步步凶险。济哈朗既已动了这心思,你便很难全身而退。
但若你能在突袭中掌控局势,不让他的心腹侄子完全夺得主导权,或许能留有一线生机。”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沉痛:
“不过,这也需看你的胆略与运气。”
杨高咬紧牙关,双拳握得发白,他从未觉得命运如此压迫,他不过是清军中的一员,何时敢想过竟要面对如此复杂的权谋?
然而,他也明白,事到如今,除了迎难而上,已无他法。
范文程见他表情变幻,语气缓和了一些:
“杨高,你素来机敏,老夫信你能做出最明智的选择。但切记,凡事先保命要紧。
毕竟,活着才有翻盘的机会,若轻易送命,那便是再大的功劳也与你无缘。”
夜风吹过,帐中烛火微微摇曳,杨高忽然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寒意,不只是夜晚的凉意,更是来自战场上人心难测的险恶。
“国士放心,小的必定谨慎行事。”他低声答道,语气中带着复杂的情绪,夹杂着一丝不甘与决绝。
范文程点点头,仿佛想再说些什么,却最终只是摆了摆手:
“去吧,做好准备,天亮之后,胜负便见分晓。”
杨高深深地鞠了一躬,转身走出了营帐,他的步伐虽然稳重,但内心却如翻江倒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