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一次的遭遇战却与以往大不相同,他们撞上的,赫然是常登贵率领的明军主力。
清军前锋刚刚抵达,疲惫的将士还未来得及布阵,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得瞠目结舌。
只见浩浩荡荡的明军出现在前方,他们兵力雄厚,人数足有上万,明军显然早已埋伏于此,而清军对敌方的行踪竟一无所知。
赛格骑在马背上,眼中满是惊愕,却转瞬被不屑的冷笑所取代。
在他看来,明军摆出这样的阵势,非但不是精心布局,反倒是暴露了他们的粗疏与无知。他冷冷一笑,自言自语般说道:
“这所谓的明军,果然不过是徒有虚名之辈。即使算不到我军行军如神,出其不意,也不该如此草率!
上万大军竟然没有派遣足够的塘马监视十里开外,简直就是笑话。这不是大意,而是缺乏最基本的军事素养!”
赛格的心态依旧轻敌,他认为,眼前的明军虽然兵力占优,却明显毫无准备,面对突如其来的清军精骑,根本无法组织有效反击。
这样的念头令他兴奋不已,他不但没有选择谨慎后撤,反而扬起马鞭,高声下令:
“全军听令,加速前进!今日之战,本将便要让这支所谓的明军主力顷刻瓦解!”
然而,赛格并未意识到,眼前的明军并非他口中所谓的“无知之辈”,而是常登贵手下的精锐之师。
常登贵深谙清军的行军特点与赛格急功冒进的性格,早已在此布下伏兵,等的就是赛格一头撞进来。
清军阵中虽然也有老练的将领试图劝阻赛格,让其冷静观察局势,但在这位年轻宗室面前,他们的话语显得苍白无力。
赛格完全沉浸在即将击溃明军的幻想中,他坚信,只要全军冲击得当,这场战斗的胜利必然属于满洲。
他更坚信,此战过后,多尔衮会因他的骁勇和果断,对他另眼相看。
赛格作为满清的大贝勒,自恃军事才华出众,自信满满地认为无需等待后方主力部队抵达即可大展拳脚。
因此,他果断决定率领前军与亲卫部队,主动发起突袭,一举击溃明军。
“举旗!”
赛格全身披挂银甲,手持长枪,威风凛凛地骑在战马上,声如洪钟,震慑全军。
随着他一声令下,身旁的亲卫迅速高高举起代表他的认旗,那面旗帜迎风展开,猎猎作响,成为清军骑兵眼中的战斗信号。
“冲!”赛格猛然挥枪向前,战马嘶鸣,前蹄腾空。
看到认旗挥动,尚在犹豫的清军大队骑兵立刻策马追随,马蹄声响成一片,宛如雷鸣。
顷刻之间,赛格已率领亲卫部队与数千骑兵化作一股钢铁洪流,自北面直冲明军阵营。
这支队伍不仅是前锋,更是清军的精锐,身经百战,纪律严明,犹如一柄锋利的长矛,直刺敌阵。
此时的明军正处于短暂的休整阶段,阵地上显得松散,上万明军士兵尚未反应过来,便听见地动山摇的轰鸣声。
远方尘土飞扬,那是清军骑兵疾驰而来的信号。
霎时间,明军中弥漫着一股慌乱气息——大部分士兵甚至来不及辨别敌情,便被这突如其来的强大冲击力撕裂阵线。
赛格一马当先,长枪横扫,马蹄下尘土飞扬,清军骑兵如旋风般掠过,将毫无准备的明军撕开一道宽大的裂口。
眼前的一切尽显狼藉:被抛弃的军需物资散落一地,士兵们仓皇四散,甚至来不及拿起武器便奔逃而去。
那些试图抵抗的士兵,未等摆好防线,就被如洪水般倾泻而来的骑兵吞没,尸横遍地。
“若不是地势险峻,山高林密,道路狭窄,恐怕这一战,我们的骑兵会取得更大的战果!”赛格心中暗道。
清军的骑兵本是为平原作战而生,眼下却在这片山地艰难推进,速度和杀伤力都被严重削弱。
即便如此,这次突袭仍然让明军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事实上,明军在清军骑兵发动袭击时便开始撤退,但赛格的行动过于突然,让明军的撤退显得仓皇不堪。
那些士兵一边狼狈地试图穿过林地,一边承受清军骑兵的追击与压迫。
纵然地势对骑兵有所限制,但以步对骑,明军的伤亡仍在节节攀升。
山路间,数百名明军在突袭中丧命,更多的士兵负伤倒地,被战友抛在身后,成为清军刀下的亡魂。
而清军骑兵虽然追击激烈,但因山路狭窄和障碍密布,始终无法展开全面追杀,许多明军得以钻入山林,暂时逃离追兵。
“慈不掌兵。”此刻,明军主帅常登贵心中涌现出复杂的感慨。
他早已预料到敌军可能会发动突袭,因此将数万士兵作为诱饵布置在此。
虽然这些人需要承受最初的冲击,但他们的任务并不是坚守阵地,而是拖住敌军的步伐,削弱敌人的锐气,为后续主力部队的反击争取时间。
这些士兵的死伤与困境,并没有动摇他的决心,最终的胜利才是唯一重要的目标。
一旦清军深入此地,便会陷入更大的包围圈中。
眼下赛格的精锐骑兵已经耗费了大量体力,而他们的后方部队尚未抵达,这种孤军深入的冒险无异于为明军主力提供了绝佳的反击机会。
赛格虽身先士卒,但心中并非全然轻松,他同样意识到,这片山地对于骑兵的掣肘。
虽然他成功撕开了明军的防线,但却无法将战果扩大到他所期待的程度。
更让他忧虑的是,前方山林间似乎隐藏着更多的明军部队,他的精锐骑兵能否从容脱身,仍然是个未知数。
随着夜幕降临,清军的攻势逐渐放缓,明军在林间布置的阻击力量开始发挥作用,清军的推进愈发艰难。
赛格挥舞着长枪,催促部下保持队形,但却发现战马的嘶鸣声逐渐变得杂乱,队伍的前锋与后方渐渐脱节。
他的眉头紧锁,心中隐隐感到不安。
“难道明军早有准备?”他回头望向后方,希望能看到主力部队的旗帜,却发现远方的山路上仍是一片空寂。
战场的形势开始逆转,赛格不由得握紧了手中的长枪,若不能迅速摆脱眼下的困局,他和他的亲卫巴牙喇,很可能会陷入明军的包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