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十面埋伏
“我笑那朱慈烺无谋,张煌言少智!若在此地设下埋伏,布置数尊火炮、一队鸟枪手和一队弓弩手,我等岂能轻松过关?
到那时,就算不至于全军覆没,也必定损失惨重!”赛格的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与得意。
他勒住战马,居高临下地扫视着眼前的地形语气里透着几分得意忘形:
“可惜啊,所谓尼堪皇帝的精锐早已溃退,哪里还有余力布下伏兵?
他们的胆怯与无能,真让我等倍感轻松啊!”
他还未等身旁的梅勒章京开口奉承,便挥舞着手中长枪,大喝道:
“全军听令,随本贝勒冲杀!活捉那汉将,直捣明国皇帝的老营!”
然而,赛格的豪言壮语尚未落下,大军两侧山坡之间,骤然响起震天的战鼓声。
旌旗招展,人喊马嘶,声势惊人,犹如从天而降一般。
一片黑压压的明军,赫然出现在两侧山岭,犹如浪潮般将整个战场笼罩。
赛格的笑容僵在了脸上,他眼中闪过一抹不安,但很快被强作镇定掩盖。
“虚张声势罢了!”他低声说道,然而话语中显然多了几分勉强。
此时,山坡上的明军已然列阵完毕,常登贵早有准备,在此地埋伏了十余尊红夷大炮。
更不用说,两侧山坡之上,还隐藏着一个营的火铳兵,一个营的强弩手,甚至还有一个骑兵营埋伏在阵后。
这一切,正如赛格先前自嘲的话语:若要伏兵,便是如此!
随着常登贵一声令下,帅旗挥舞,战鼓雷鸣,明军的炮手早已准备多时,点燃了炮捻。
“轰!轰轰轰!”
连绵的爆炸声划破天际,震彻山谷。
十余尊红夷大炮齐齐发威,橘红色的火焰喷薄而出,十几斤重的铁弹呼啸着穿过空气,直扑赛格的骑兵阵。
铁弹砸下,地动山摇,清军骑兵阵中瞬间陷入混乱。
“啊——!”清军士兵的惨叫声此起彼伏。
那些铁甲战马,哪怕训练有素,此刻也被炮弹的威力吓得嘶鸣狂奔,甚至有的惊恐至极,将背上的骑兵甩落马下,战场上顿时乱作一团。
而那些被铁弹直接命中的战马和士兵,更是下场凄惨。
一匹战马被炮弹击中,连带着背上的骑兵猛然腾空,被砸飞十余米远,落地后早已血肉模糊。
另有几匹战马因彼此挤撞而倒地,践踏间掀起一片血腥风暴,而那些被砸中要害的马匹,断腿断头,鲜血喷涌,触目惊心。
赛格的亲卫护军首当其冲,他们的铠甲和战马在这猛烈的炮火面前变得不堪一击,强烈的爆炸震耳欲聋,浓烟弥漫。
“稳住!稳住!”赛格声嘶力竭地吼道,但他的命令在炮火与混乱中显得苍白无力。
那些原本骁勇善战的清军骑兵,在此刻彻底暴露了他们的脆弱,战马受惊,士兵四散奔逃,昔日的精锐,如今只剩下狼狈与无助。
赛格心中泛起一阵恐惧,他终于明白了,自己过于轻敌,低估了常登贵的谋略。
他的骄横与冒进,将三千精锐护军送入了绝境。
炮火仍在持续。每一次轰鸣,都伴随着清军的惨叫和战马的嘶鸣。
那些铁甲战士,曾经在无数战场上威风八面,如今在十几斤重的铁弹面前,毫无还手之力。
常登贵站在山坡的高地上,冷眼注视着这一切。
随着火炮轰击的节奏,他挥手下令道:
“火铳兵,准备射击!强弩手,给我压住敌军两翼!”
一排排火铳兵迅速举枪,对准下方已经陷入混乱的清军骑兵。
随着点火,铳声如雨,子弹在空中划出一道道死亡的轨迹,精准地击中目标。
紧接着,强弩兵放出密集的箭雨,箭矢铺天盖地而下,将清军的逃散之路完全封死。
“杀!”山坡后方的骑兵营如猛虎下山一般冲杀而出,直扑陷入包围的清军阵地。
赛格握紧手中的长枪,试图重振士气,他大声喊道:
“不许后退!给我顶住!”
然而,他的声音淹没在了爆炸、嘶鸣和惨叫之中。
在这个时代,重型火炮虽然威力惊人,但仍有其局限性。
由于使用的多是实心弹,主要杀伤力集中在攻城中砸毁城墙或摧毁障碍物上,在野战中的实际杀伤并不突出。
然而,它的恐吓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
战场上的火炮巨响,足以打乱敌军阵型。
在这个依靠军阵协作形成战斗力的时代,一旦阵型被打散,士兵们便很难迅速恢复战斗力。
这种心理和战术上的影响,足以让局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明军炮兵深谙这一点,第一轮齐射结束后,各门火炮因后坐力偏离了原位,但炮手们立刻投入调整。
熟练的炮兵团队分工明确:有人用裹湿布的长棍清理炮膛,棍子深入火烫的炮管,碰触内壁时发出“滋滋”的水汽声;另一人则精准地装填火药,确保剂量恒定。
随后,铁弹被压入炮管,最后一道工序由压实手完成,将炮弹牢牢塞进膛内。
每个步骤都严谨有序,无丝毫拖沓。
这些士兵不仅是炮兵,更是经验丰富的老兵,他们从明清战争的多次战役中锤炼出来,动作娴熟得如同机械,每一轮发射的准备都如流水般流畅。
与此同时,赛格骑在战马上,目睹着这一切,整个人都陷入了茫然和震惊中,他一时竟无法理解眼前的景象。
“明军不是早就溃败了吗?明廷不是已经无兵可战了吗?怎么会突然冒出这样一支规模庞大的大军?”
他心头惊疑不定,却又不愿轻易相信,作为清廷的贝勒,他无法接受自己引以为豪的三千护军竟然陷入这样被动的境地。
而就在他愣神之际,他的将官们已经意识到危机,开始迅速调整部队,试图从混乱中恢复阵型,并酝酿发起新的攻势。
然而,赛格的士兵还未完全重整旗鼓,明军的第二轮炮击便接踵而至。
随着一声接一声的巨响,明军炮兵阵地再次被白色的硝烟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火药味。
炮弹在空中划出恐怖的弧线,发出尖锐刺耳的呼啸声,伴随重重落地的轰鸣,像是一柄柄巨锤砸进了清军的队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