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战场如棋
随着炮火的持续轰炸,明军的战兵逐步向前推进,借助火炮的掩护,前锋队伍已经接近荒村外围。
明军的炮火并未停歇,而是持续覆盖,甚至开始对清军可能的隐蔽位置展开了精准打击。
随着明军步兵的推进,逐渐接近了村边的土墙,清军的火枪兵所在位置已经被暴露在明军视线之内。
“打!”
明军的指挥官命令道,步兵们立刻集中火力,朝着土墙后方的清军阵地猛烈开火。火枪的声音接连不断,仿佛一阵阵雷鸣般打破了死寂的空气。
然而,尽管炮火声震耳欲聋,火枪的射击却并未能带来预期中的威慑效果,清军的阵地似乎并未受到太大冲击,反而依旧坚如磐石。
实际上,清军的汉八旗火枪兵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精锐部队,在面对这样的炮火攻击时,他们早已习惯了战场上的惊涛骇浪。
尽管炮火如雨点般落下,汉八旗的士兵依然稳如泰山,维持着阵地的稳定,没有急于反击,也没有急于撤退。
站在指挥台上的汉八旗军官一边观察着前方明军的动作,一边在心中揣摩着敌军的意图。虽然炮火猛烈,但这些经验丰富的汉八旗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反而显得更加镇定自若。
甚至有些火枪兵低头查看枪膛,检查自己手中的火器,似乎完全没有被前方明军的炮火所干扰。
不过,随着明军步兵的逼近,汉八旗的军官们开始感到一丝不安。
随着距离缩短,敌人的步兵逐渐进入了火枪射程,尽管炮火持续不止,明军的步兵终究还是渐渐接近了阵地。对于负责指挥火枪射击的汉八旗军官来说,这正是关键时刻。
然而,看着对面的明军推进到一百步左右又停了下来,负责指挥火枪射击的汉八旗军官一时间疑惑不已,不清楚对方又在耍什么招。
爆炸声与炮火的轰鸣如同破晓的雷鸣,震得整个村庄都在颤抖,近四刻钟的炮击已经让战场上硝烟弥漫,整个空中仿佛都被浓重的黑色雾霭笼罩。
明军的火炮连续不断地轰炸,炮弹在土墙上爆炸,溅起大块碎石,撕裂了周围的清军阵地。
这猛烈的轰炸,使得清军的士气不断崩溃,特别是那些低级的包衣兵,眼看着四周死伤惨重,心中恐惧已然逼近极限。
每当炮声响起,那种巨大的震动就会把士兵的心脏狠狠地震动一番,甚至连旁边的土墙都在炮火中摇摇欲坠,伴随着土块的崩落与惨叫的回荡,清军的士气逐渐瓦解。
许多士兵面色苍白,双眼呆滞,仿佛已经失去了战斗的意志。特别是包衣兵,他们的恐惧情绪几乎已经蔓延到每一个角落,这支由普通农民和被征召的平民组成的部队,面对如此恐怖的战场,早已接近崩溃的边缘。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阵地上依然有人大声指挥,清军士兵仍然继续勉力抵抗,但他们的心神早已丧失。
就在炮声突然暂停,碎石落地的声音还在耳边回荡之时,明军的阵地忽然爆发出一阵猛烈的火光。
上千支火枪同时发射,弹头如暴雨般从浓烟中穿透而出,密集的火力瞬间覆盖了整个清军阵地。
清军的阵地一时硝烟弥漫,空气中充斥着焦土与血腥味,士兵们发出阵阵惨叫,躲避的动作乱作一团。
这时,浓烟中无法看清敌人具体位置的清军,也意识到明军已经在烟雾中悄然推进,意识到眼前的形势已非他们所能掌控。
清军的指挥官们急忙下令还击,但由于他们使用的火枪一直在改进过程中,火药的配方尚不成熟,因此他们的火力远远不及明军的精准与迅猛。
明军的火枪兵在火力上的优势,不仅表现为精准的射击,更体现在他们的士兵对于武器的熟练操作和协同作战的能力上。
然而,尽管如此,清军的火力仍旧不敢轻视,尤其是当第一轮射击结束后,清军阵地中的一些火枪兵急忙调整阵形,重新举枪瞄准。
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明军的火枪兵已经悄然突破了原本的距离,距离已经接近了五十到六十步。
“这些该死的明军!”
眼见火力被压制,清军的士兵们纷纷慌乱起来,甚至有些指挥官情急之下命令再度发射,试图凭借数量弥补他们火器的劣势。
然而,明军的方阵已经压到了村庄边缘,枪声与火光的交织,让清军的防线逐渐摇摇欲坠。
在这时,张煌言的精锐步兵部队已经没有任何犹豫。
随着一声令下,明军前锋队伍迅速起身,朝着村庄的方向猛扑而去。
身后火枪兵的阵地紧随其后,步兵队伍的前锋已经开始冲锋,趁着清军还未完全完成第二轮射击的空档,迅速突破了清军的防线。
然而,这一切并非全然顺利。
在村庄废墟附近,清军依然有一部分士兵顽强抵抗,尤其是一些有经验的火枪兵,他们试图通过精准的射击来阻挡明军的推进。
但明军早有准备,张煌言在战前就已经部署了大量骑兵,牵制西面两座荒村背后的清军骑兵。
这样一来,明军的步兵不必过多担心清军骑兵的突然袭击,能够更专注于与清军步兵的正面交锋。
明军步兵继续猛冲,随着冲锋的号角响起,前锋士兵不断高喊口号,士气高昂。
虽然有数十名士兵在推进过程中受伤,但他们并没有停下脚步,反而激励了后续部队的勇气。
在这种情况下,清军的火枪兵阵地被越来越多的明军压制,原本有序的防线已经逐渐变得混乱不堪,士兵们的反击越来越无力。
不久之后,双方的火炮因为持续的高强度射击而逐渐哑火,热烫的炮管让人无法再继续精准射击。
而此时,明军的步兵已经冲到了村庄的边缘,废墟中的近战随即打响。
士兵们不再依赖远程火力,而是将矛头指向敌人,双方的战斗逐渐进入白刃格斗阶段。
巴明站在村庄的屋顶上,望着眼前爆发的近战,心中一时惊慌失措。
几日前,明军的火器在外的打击下,尚且难以突破清军的防线,可今天,为什么明军的攻势竟然如此猛烈?
不到一个时辰,战斗就已经发展到了如此近距离的白刃战阶段。
明军到底是如何突破清军的防线,取得如此迅猛的进展的?
巴明的心中充满了疑虑与惊慌,他知道,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清军的防线将不堪一击,胜负的天平很快就会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