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着急的多尔衮
要知道,撤退本就是战争中最为艰难的行动之一,比进攻更考验军队的纪律和指挥能力。
明军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阵型撤退,足以彰显其训练的严密和素质的过硬,这种表现,已然是精锐之师的体现。
然而,赛格并不打算让明军轻松撤退。
他站在战马上,眺望着眼前背对自己仓皇逃窜的明军士兵,眼中闪过得意的光芒。
“这些尼堪逃兵,正是咱们的猎物!”赛格振臂高呼,下令全军追击。
清军骑兵本就拥有速度和冲击力上的天然优势,而明军步兵在撤退中已然疲惫不堪,哪里能够抵挡得住清军的追击?
这一追一逃之间,明军的士兵完全成了清军骑兵的靶子。
在清军骑兵的箭矢和长枪之下,他们一个接一个倒下,鲜血洒满了沿途的草地。
此役,赛格的骑兵以迅猛的攻势击溃了明军的部分步兵主力,斩杀数百人,俘获战马三百余匹,他不免得意忘形。
“前军留下接应主力,其余部队随我追击!”赛格下达了追击命令。
他的眼中,溃败的明军已经不堪一击,只要再加一把力,便可彻底瓦解对手,当即率领三千精锐骑兵,离开主力追击逃向南方的明军。
然而,脱离主力三十余里后,当赛格的军队追至大片岭关外围时,迎接他的却是一面高高飘扬的明军帅旗,那是常登贵的营地。
赛格心头一震,但随即又笑道:“再来一战,破了他们的帅旗便是!”
他命令部队迅速展开攻击,派出五百护军前锋对常登贵的座营发起冲击。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这一次却迎头撞上了常登贵的“铁壁”。
常登贵早已做好了迎敌准备。他亲率一千骑兵作为前锋部队,带着雷霆般的气势迎面而上。
骑兵刀刃在月光下反射出森然的寒光,战马嘶鸣声此起彼伏。
“杀!”常登贵一声怒吼,亲自冲入敌阵。
他的长刀舞动如风,寒光闪闪,连斩五名清军士兵,毫不留情。
战场上的明军士气被彻底点燃,士兵们紧随其后,三进三出,杀声震天。
这支敢以五百人对四千的清军前锋部队,在常登贵与明军的强大反击下,节节败退,仅用了短短两刻钟便被击溃,余部仓皇而逃。
赛格原以为能够乘胜追击,一举歼灭明军,却低估了常登贵的战场智慧和明军的战斗力。
而他孤军深入、轻敌冒进的策略,也为清军的全局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王爷,西面四个荒村的防守该如何部署?”
巴哈思的声音打破了营帐中的沉寂,他的目光带着一丝凝重,看着多尔衮,等待指示道:
“明军已在东侧山麓边上的两个荒村加强了侦察,每日都有明军的哨马逼近。
这若继续下去,必会加大我军侧翼的压力。”
多尔衮微微皱眉,眼神略带沉思,若明军能够控制这些荒村,便能有效地切断他军的退路,甚至会使得西面的防线彻底暴露。明军占据了山岗,这已经对他军的侧翼构成了威胁,而若失去了西面两个荒村,局势会变得更加危险,整个左翼防线将变得岌岌可危。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暂时没有立刻做出决断,似乎在思考更为周全的战略。
随后,他转向了旁边的察尔富,沉声问道:
“察尔富,这事你怎么看?”
察尔富略微停顿,抿了抿嘴,咽了咽口水,显得有些紧张。他是多尔衮身边的年轻将领,虽然家族显赫,但无论是从作战经验还是战略眼光上,都与他的父辈们相差甚远。
察尔富眼珠一转,快速理清思绪后,才开口道:
“王爷,西面四座荒村对于我军而言极其重要,特别是东侧那两个村,若明军控制了它们,我军的左翼防线便会遭到突破。
为此,我们必须加紧部署,适当增派兵力,并加强防范工作,以防不测。”
察尔富的回答虽然谨慎,但却显得有些简单直接,缺乏一些深刻的军事谋略。
他并未考虑到明军可能的反扑或是敌军的其他战略意图,只是从防御角度提出了应对方案。
营中的其他将领闻言,纷纷低下了头,心中却有些不以为然。
若不是目前满清军中缺乏有经验的将领,察尔富根本不可能出现在这种位置上。
甚至可以说,他此刻的指挥能力,尚未达到父辈的水准,实则缺乏成熟的战争眼光。
然而,多尔衮听了察尔富的提议,却并未露出任何不悦的表情,他依旧沉着应对,点了点头:
“嗯,照此行事,察尔富,你亲自带领一千甲兵,一千包衣,前往西面两座荒村加强防守。”
说完,他随即转向了另一位将领,命令道:
“洛尔,你亲自带领一千甲兵和两千火枪兵,前往北面驻守,务必确保两座荒村不落入敌手。”
多尔衮做出这一决策迅速而果断,仿佛早已胸有成竹,察尔富和阿尔津等人见状,只能拱手称是。
然而,心中却各有心思:察尔富心里也知道,自己的提议或许有些单薄,但此时的他无从辩驳,只得硬着头皮接受任务;阿尔津则是心怀不满,他认为这样的防守部署并不周全,可能会给敌军留下可乘之机。
这时,多尔衮却忽然叹了口气,沉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