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看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明末振兴方略 > 第383章 骑兵出现

第383章 骑兵出现(1 / 2)

第383章骑兵出现

而且,由于洪旭大军采取的是骑兵主攻战术,一旦骑兵突破了防线,后果将不堪设想。为了避免正面交锋的直接损失,郑鸿逵决定不在此地硬抗,而是选择拖延战机,争取更多的拖延,等待李霄林的增援部队赶到。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郑鸿逵迅速指挥前锋迎敌而上,依靠先锋骑兵的机动性,牵制住洪军的前锋。与此同时,他命令部将领百余名骑兵上前助战,进一步阻碍洪军的推进。

郑鸿逵明白,这一战虽然艰难,但并非无法逆转的局面,只要能够为即将赶来的李霄林的援军争取足够的时间,局势便能迎来转机。为了进一步拖延时间,他甚至将身边的三十多个家丁骑兵也派出,指挥他们分散向洪军两翼发起袭扰。

如此一来,洪军的兵力分散,进攻的速度自然会受到制约。

与此同时,郑鸿逵亲自率领主力部队,一面维持阵型,一面缓缓向东撤退,诱使洪旭派出兵力进行截击。若能够成功引诱洪军的主力出击,他就能以更加有利的局势迎接李霄林的援军。

然而,这一切并不如郑鸿逵所愿。洪旭的战术同样缜密,他不仅料定郑鸿逵会采取这种撤退策略,而且早已在河谷的东侧布下了迂回包抄的部队,准备在敌人最为薄弱的时刻,一举包围并歼灭其残兵败将。

洪军的兵力虽然不如郑鸿逵的强大,但在这片狭窄的河谷中,洪军的骑兵灵活机动,完全能够利用地形的优势,迫使郑鸿逵陷入被动。即便洪旭麾下的兵力远不如郑军强大,但此地的局势使得郑军的优势并未能完全发挥出来。

不过,郑鸿逵手中还有几千“肉盾”——这些将士大多来自民众,战斗力虽不强,但却足以消耗洪军的兵力,并为真正的主力部队创造机会。

山坡上的喊杀声一浪高过一浪,郑鸿逵的目光始终望向那条通向东面的旷阔河谷地,期望早点看到李霄林的援军抵达,彻底改变这场战争的走向。

与此同时,李霄林的部队也在加速行进。尽管他们已经成功赶走了洪旭的哨骑,但两军之间仍有一定的距离,李霄林的兵马尚未完全接近。

如果此时郑鸿逵的主力无法抵挡洪旭的攻势,整个局面将陷入极为不利的局面。

“若能拖延片刻,便能翻盘。”郑鸿逵额头上的冷汗悄然滑下。

郑鸿逵的家丁兵力素以精锐闻名,这些身经百战的战士不仅装备精良,而且早有准备。在接到军官们的命令时,他们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战斗之中。

此时,前锋的百余战兵已紧紧跟随其后,二者一合力,利用精准的箭矢齐射,迅速打断了洪旭部队原本气吞万里的进攻势头。

洪旭的伏兵尚未完全成型,缺乏铁甲护卫的民兵在箭雨的洗礼下纷纷倒下,惨叫声震耳欲聋。这些地方的民兵,刚开始时还抱有一线希望,显得有些士气。

但一旦遭遇反击,几乎没有任何抵抗能力。当死伤数十人后,他们的阵脚开始松动,士气暴跌。如果不是洪旭亲自压阵,带着他的精锐“老本兵”紧随其后,这群缺乏作战经验的民兵恐怕早已溃败。

这一战再次证明了一个铁的事实——这种临时拉来的、缺乏训练的部队,根本无法在真正的战场上发挥作用,尤其是在敌军精锐的压制下,他们的虚弱和不堪一击暴露无遗。尽管这些民兵充当了洪旭军的“肉盾”,减轻了精锐士兵的损失,但他们根本无法支撑起整个战局的稳定。

洪旭深知,他的“老本兵”,虽说身经百战,装备精良,但并非万能。在面对郑鸿逵那支强大并且训练有素的部队时,老兵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在和郑军对抗的过程中,洪军的阻击兵马渐渐感到疲惫,随着伤亡的增加和兵力的劣势,他们的战斗力逐步下降,局势开始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

最终,尽管双方进行激烈的对抗,洪军的阻击兵马依然无法有效阻挡郑鸿逵的主力,他们只能边战边退,试图保住自己的队形。

此时,洪旭并未急于下定论,他深知,若能够继续打压郑鸿逵的主力,逼迫其退至更为不利的地形,那么自己便能在后续战斗中占据更大优势。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他决定继续观察和等待,试图从这场战斗中找出突破口。

经过了近两刻钟的激烈交战,郑鸿逵的部队终于开始显现出疲态,开始向东面宽阔的河谷平地上撤退。洪旭眼见局势有了转机,心中暗暗庆幸自己的伏击计划似乎要得手。

然而,郑鸿逵的反应也非他所预料的那般迟钝。洪旭带着自己的一支伏击兵马,原本准备在敌人退至不利地形时发起攻击,然而他很快发现,郑鸿逵的主力似乎并不急于撤离,而是刻意在后方调整阵型,似乎在等待某个时机。

洪旭终于意识到,自己或许过早地做出了判断,过于急于出击,导致战局尚未完全明了便轻举妄动。

因此,洪旭决定再次等待,观察郑鸿逵接下来的动作,他命令自己的部队稍作整理,保持警惕,并放缓推进的速度。

正当此时,郑鸿逵的主力已经成功从狭窄的河谷区域撤退,进入了东面更为开阔的平地洪旭目光一凝,如果再继续拖延,自己的伏兵就可能错失最佳时机。就在他准备调动伏兵的同时,另一支洪军的迂回部队悄然从山谷侧后方悄然逼近。

洪旭的陷阱似乎已经具备了成功的条件,但郑鸿逵此时反应也极为迅速,知悉敌人意图后,他果断下令保持阵型不变,一方面防备敌人的突袭,另一方面逐步退向平地,缓解前线的压力。

这一举动让洪旭措手不及,不仅如此,郑鸿逵还刻意挑选了一个能够有效拖延时间的地点,使得洪旭原本的伏击兵力不得不重新调整位置。

当洪旭的伏兵终于准备好发起攻击时,郑鸿逵的撤退已经进入了最后的阶段。在他预设的战术下,洪军的阻击兵马也开始逐渐撤退,试图重新编排阵型,以应对接下来的激烈战斗。

最新小说: 又怎么了我的大小姐 隆万盛世 偏执竹马真香了 宿主今天崩人设了吗 强制娇宠金丝雀 炮灰觉醒以后[快穿] 下等关系 摆烂后,社恐真少爷被宠坏了 鬼夫来临 撩遍顶级哨兵后,我被全星际垂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