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看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暮汉昭唐 > 第95章 雁北见故人

第95章 雁北见故人(1 / 2)

第95章雁北见故人

张虞本以为临近边塞,至雁北戍边,应是见不到故人,不料平城长竟是故人了。

平城长杨赞,乃张虞在雒阳出任郎官所遇见的神人。当时旁听朝议时,杨赞无视身份,不知是为了博取注意力,或是说不懂规矩,竟参与朝议。而后在分配官职时,被刘虞扔到雁门郡的卤城。

时隔两年再见杨赞,或许因经历了边塞环境的磨砺与毒打,杨赞算是褪去了莽撞。

平城的县堂内,杨赞感怀说道:“赞在雁门两年多,不曾见过故人。今在平城苦寒之地,能得遇见济安,是乃赞之幸事。”

杨赞与张虞并无太深厚的交集,但今时可非往日。能在陌生的雁北地区遇见熟悉面孔,难免让人唏嘘。

张虞笑了笑,问道:“我若没记错,公叹初为卤城长,今怎出任平城长?”

杨赞略有幽怨,说道:“去岁冬季,鲜卑忽然南下劫掠,旧平城长不慎中流矢而亡。赞因治卤城尚可,便迁任平城长之职。”

顿了顿,杨赞羡慕说道:“同期郎官中,倒是济安升迁迅速,以县令拜副校尉,今时更是至雁北,都护雁门匈奴。”

“鲜卑入寇,陛下以我为乡人,故有这般任命。”张虞笑道:“今后与君同在雁北任职,你我还需走走往来。”

“这是自然!”

杨赞面露庆幸,说道:“城中兵马不多,赞本忧鲜卑南下劫掠。今有济安八百兵马,平城倒可无忧矣!”

闻言,张虞询问道:“今强阴与长城情况如何?”

杨赞思虑少许,答道:“自熹平大败以来,强阴屡遭劫掠,百姓多有南逃。开边互市以来,因参合坡盐池之故,郡中欲派兵吏北上,但途中遭胡人所威吓,不得北进,遂是南返。强阴或被胡人所据,或已是荒废。”

“至于长城边塞已无汉卒守备,而是以乌桓、匈奴二胡守边。去岁鲜卑入寇,二胡兵败而南迁。岁初之时,平城无令长,二胡作乱者不少。”

熹平之败在历史上并不知名,但其带来的影响效果,堪比大明在辽东的萨尔浒之败。

大明在萨尔浒之败后,丧失在辽东战场的主动权,许多重镇相继失守。而东汉在熹平之败后,丧失了在幽并边疆的主动权,并且因鲜卑常年劫掠,汉民或被掠夺,或是逃离危险的边疆,继而造成了边防体系的瓦解。

云中、五原二郡人口流离,而作为人口最多的雁门郡,其实也不好受,雁北地区缩边至平城。若平城再被放弃,大同盆地将会成为汉胡冲突的前线。

“我上任之初,因恐鲜卑今岁劫掠,故为借胡人之力御边,故只得宽弛治下。今济安带兵至此,或能威慑胡部,令胡人不敢侵犯汉民。”杨赞庆幸地说道。

见杨赞弄错因果关系,张虞纠正说道:“胡部自恃护塞,无视律法,欲令胡人敬畏,公叹需用严法治,非我部兵马至平城,便能令胡部敬畏。”

杨赞若有所思,说道:“济安言之有理,今后若是治胡,或许济安帮衬。”

“我都护匈奴,当会配合公叹治胡。”张虞说道。

“有劳济安了!”

“不敢!”

张虞迟疑几下,说道:“虞本校兵吏虽为骑卒,但军中颇缺马匹。”

杨赞瞬间明白张虞之意,笑道:“平城临近边塞,应有不少马匹,容赞清点治下马匹。”

“多谢公叹!”

张虞至雁北地区屯兵,本担心地方官吏会与自己不和。今见是故人任职,让张虞稍微安心许多。

与杨赞会面之后,张虞未在平城内扎营,而是率兵至离平城七里远的白登山筑寨。

而之所以至白登山立寨,倒不是张虞有意追寻古人痕迹,而是占据白登山,便能俯瞰平城周围,具有居高临下之势。且山上有泉、池、溪流,便于张虞本部兵马获取资源。

在白登山立寨之时,杨赞没有食言,让县吏送来六十余匹马,虽说其中大半是驼马,但总归是马。从另一角度来看,算是杨赞向张虞的示好。

“校尉来了!”

修筑营垒时,张虞亲自检查营地的修建工作。

郝昭眼尖,看到张虞头上的鹖毛,立刻指挥军士散开,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

“伯道!”张虞喊道。

“末将在!”

郝昭从人群中而出,应道。

“鹿角弄得如何?”张虞问道。

郝昭领着张虞而行,指着差点便能完工的鹿角,说道:“校尉,鹿角制作十之八九,请校尉检验。”

最新小说: 前女友的前男友包养了我 师兄的困惑[古穿今] 自我中心(H) 这和我想的不一样(H) 现代镖师实录 两小无嫌猜 男主你崩了 拾荒 重生之夏泉 魔鬼的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