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都护恩威降柯比
与便宜丈人呼衍贺寒暄几句,张虞便提出让郝昭率五十骑护送呼衍贺归部。
呼衍贺怎不知五十骑属于是看守他之人,但碍于今下形势,呼衍贺不得不答应下来。
且不言呼衍贺在郝昭所率五十骑的护送下回到部落,整理部落中的名册,准备与女儿一同献于张虞。
待呼衍贺离开,杨赞做了个男人都懂的眼神,说道:“呼衍贺之女呼衍玉于雁北素有美名,不知多少人窥视。今济安不仅得胜而归,更得美人服侍,当谓双喜临门啊!”
张虞微微挑眉,笑道:“望公叹莫要上报此事!”
杨赞神情了然,会意道:“雁北形势错综复杂,校尉不纳呼衍氏,恐难假匈奴之力以威慑诸胡。”
汉代律法中,虽无阻止边将与胡人结亲,但却有严禁地方官与本地势力结亲,若杨赞上报州郡,疏中言语挑拨,张虞轻则遭到呵斥,重则免官改任。毕竟虽说东汉衰弱,但其王朝从下至上的秩序依在。
“多谢公叹!”张虞看向杨赞,拱手道。
杨赞拱手回礼而笑,说道:“今雁北遍地虎狼,赞能否打算大治平城,还需仰仗济安!”
“我与公叹有同窗之谊,又远在边塞,自当互相扶持。”张虞神情谦虚,说道:“今我大胜而过,足以威吓诸胡。公叹或可派人向无臣氐要胡寇,若是无臣氐拒不交人,君只需知会一声,云中义从至矣!”
“好!”
“好!”
杨赞连笑几下,说道:“容赞假济安之威,严肃平城诸胡行迹。”
两人又说了会话,杨赞因城中有事需他料理,便主动告辞离去。
“济安,胡酋如何处置?”郦嵩看了眼轲比能,问道。
张虞顺眼望去,只见轲比能今下神情憔悴,精神萎靡,因听不懂汉语,独自坐在席上,一直看着张虞。
“伯松有何意见?”张虞问道。
郦嵩思虑片刻,说道:“轲比能在雁北近塞名声显著,今不如将其杀之,以扬济安声威;或是说将其献虏至雒阳,以令陛下褒奖功绩。”
“杀之吗?”
张虞蹙眉而思,思考如何处置轲比能。
见张虞久久不语,郦嵩问道:“莫非济安另有别策?”
点了下头,张虞大胆说道:“将轲比能留下如何?”
“留下?”
郦嵩神情诧异了下,思索说道:“轲比能以勇健而闻名,又因信义公正而令鲜卑胡信服,故众鲜卑投效于其部。仅以才能观之,轲比能可为助力,但观轲比能心性,如野马而难制之。”
郦嵩虽不知未来走向,但他可以看出轲比能绝非凡人,一旦控制不好,轲比能很容易出问题。
其实按正常逻辑来说,轲比能作为未来的草原霸主,为杜绝隐患,张虞应当将轲比能处死,而不应留下轲比能,毕竟实在是太大胆了。
而张虞欲留下轲比能,其中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想法。
你问轲比能今时有当单于的念头吗?或是说有统一草原的念头?
鲜卑单于归属于檀石槐一脉,当下鲜卑因二国并立,稍微出现了乱世的影子,轲比能除非是疯了,或是类似张虞这般的穿越者,否则很难有这种念头。
既非天生的野心家,故并非不能用。但为防止轲比能因被擒而生怨,倒不如视情况而安置。
尤其平城以北有参合陂(今岱海)盐池,两汉在参合陂设有盐官,将产出的盐流通于边塞、大漠,赚取了大量的利润。
张虞欲在雁北有所作为,不可能仅靠马匹贸易,他若能控制参合陂,所得利益岂不丰厚?
拥有了盐池收入,意味着张虞将拥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不仅能供养自己的军队,更能用钱财笼络边胡。
至于为何留下轲比能,则因轲比能在雁北有威名,不仅在鲜卑人中享有名声,还在雁北诸胡中都拥有名声。
利用轲比能的名声,维持雁北的安稳,让他成为自己的代理人,为自己打通与鲜卑的商道,这不比直接处决轲比能更具有价值?
除此之外,张虞不是没有其他念头,张虞想看自己能否收服轲比能。
这种看似疯狂的想法,但暗藏了张虞心中的野望!
既然参与争霸,那就轰轰烈烈争霸一番,若连眼前的轲比能都收服不了,何谈控制草原?何谈建立起大一统的王朝?
人生总要尝试,若控制不了轲比能,今后再找由头杀了便是。即便轲比能反叛了,张虞都有信心再将其击败。
而轲比能神情复杂的看着张虞与郦嵩二人,自他被带到帐中,途中张虞先后与呼衍贺、杨赞聊天,他就这样被忽视了一个多时辰,也不知张虞会如何惩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