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看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暮汉昭唐 > 第172章 知政入乡,得遇贤士

第172章 知政入乡,得遇贤士(2 / 2)

张丰恭维说道:“君侯去岁至上党时,田亩多有荒废,百姓聚众方敢上路。今仅半年多,从壶关至子长之间,沿途荒田皆有民众耕作,且因贼患消亡之故,百姓安乐而居,皆赖君侯之功!”张虞瞥了眼张丰,笑道:“茂山倒是长进不少!”

说着,张虞望着无垠的田亩,感慨说道:“上党本是凋敝,今下虽说百姓有田耕作,但依旧难改上党凋敝之貌。若想让上党富庶,需费两年,甚至五、六年时间,方能一改今下之面貌。”

对于上党这个凋敝之地,张虞心中有数。指望上党一两年之内,便改变现状,可以说是不可能之事,然两年不成,那便三、四年。

历史上,曹操都能在民生凋敝的颍川招揽流民,施行军屯,开垦荒地,自己还比不上他不成?

至于已经掌握荆州的袁术,张虞不用多说,志大才疏典型代表。虽能得豪杰之心,但在政治、军事才能上一塌糊涂,对百姓也没有丝毫仁义之心。

历史上,袁术虽没占据荆州,但至少坐拥了人口高达百万的南阳郡。然经他一番折腾,南阳户籍凋敝,南胜不了刘表,北不敌曹操,一路向东逃窜,在寿春割据称帝。

在张虞眼里,袁术今虽取代刘表,占据了荆州,说实话会比刘表好对付,仅可惜荆州的百姓要受袁术折腾了。

在乱世争雄,不仅要会谋略,与军事才能,更要懂得种田。

不会种田,在争霸的路上,注定难以走远!

在张虞览观自己基业时,士人背负行囊上前问路。

“请问诸位郎君,治所壶关城在何方?”士人问道。

张虞循声望去,打量士人,笑道:“君前往壶关,不知所为何事?”

士人拱手说道:“闻度辽将军求贤,今欲前往壶关考课。”

张虞有了兴趣,问道:“在下虞张,太原郡人士。不知君名字如何,学问如何?”

“在下常林,字伯槐,河内郡人,初避难而入上党,暂居于高都。”常林自我介绍道。

张虞问道:“我闻度辽将军有令,凡有意想往壶关考课士人,可告知于县邑。由县邑提供车辆,载士人至壶关。不知常君怎独行于此?”

常林笑了笑,说道:“我闻上党太平,百姓安乐自居,故有意步行至壶关,了解沿途县邑情形,方好为度辽效力!”

张虞指着田亩,说道:“民有所耕,我以为张度辽治政尚可。”

常林点了点头,说道:“上党户籍虽说凋敝,但经张度辽招揽河内流民,降服白波民众,明后岁上党必能大治。待上党大治,张度辽将或有大图尔!”

“哦!”

张虞饶有兴趣,问道:“君何以知之?”

常林将肩上行囊放下,说道:“张度辽暂改税收,以粮代钱收赋,其意不仅避免粮价受兵戈波动,更是在于囤积粮草,以为供给兵马之用。”

“经迁白波民众,招揽河内流民,上党户籍或能高至三万。三万户,每户三石,可有九万石。辅以军屯开垦所得,岁可入十余万石。若张度辽无意图谋大事,为何囤积兵粮乎?”

“且我沿途见诸县以工代赈,令流民修缮道路,开采铁铜,制作兵矢,若无行大事之念,为何练兵铸器乎?”

“哈哈!”

张虞与张丰对视了眼,笑道:“能从税收之事,窥知张度辽之意,常君倒是观察细微。”

“不知君有何才能,今往壶关欲求何职?”张虞问道。

今下常林已是料到张虞身份应是不一般,他倒也没谦虚,说道:“若张度辽能委我治民,我必让治下城邑大治。”

“你以为诸县长不如你?”张虞问道。

常林沉吟少许,说道:“治县在于治吏,吏治不清,百姓何以安乐。我若为县长,当清除县中奸吏,简约省事,令百姓安心耕作,并授百姓耕作之法,增益田亩所出粟、麦。”

“常君倒有志向!”

张虞赞叹了一句,说道:“我今下便要往壶关,不知君愿随行否?”

“多谢于君领路!”

在回壶关城的路上,张虞倒是多有思考。与常林估算大差不差,经钟繇、吕范核算,上党郡岁能屯十余万石粮。折算养兵的话,够一万兵马出征半年。

若他的势力想进一步扩张,仅凭上党郡不够了,需尽快谋划太原郡,今下就不知定襄郡情况如何?

至于董卓册封的河内太守,张虞自然晓得是董卓搞得鬼。然对张虞而言,他可无心搭理,将并州诸郡尽快拿到手,才是今下关键。

(本章完)

最新小说: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琴白 神级召唤师 前女友的前男友包养了我 师兄的困惑[古穿今] 自我中心(H) 这和我想的不一样(H) 现代镖师实录 两小无嫌猜 男主你崩了